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8-456,共19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54
1 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法院民事判决书,(2001)纳溪民初字第561号.
2 泸州市中级法院民事判决书,(2001)泸民一终字第621号.
3 金锦萍.“当赠与(遗赠)遭遇婚外同居的时候:公序良俗与制度协调”.《北大法律评论》(第6卷第1辑),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4 郑永流.道德立场与法律技术——中德情妇遗嘱案的比较和评析[J] .中国法学,2008(4):179-189. 被引量:75
5 J. Coleman, Negative and Positive Positivism, in M. Cohen ( ed. ) , Ronald Dworkin and Contemporary Jurisprudence, Rowman & Allanheld, 1984.
6 K. E. Himma, Inclusive Legal Positivism, in J. Coleman & S. Shapiro (eds.), The Oxford Handbook of Jurisprudence and Philosophy of Law,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7 萧瀚.“被架空的继承法:张学英诉蒋伦芳继承案的程序与实体评述”.载易继明主编.《私法》(第2辑第1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8 何兵.“冥河对岸怨屈的目光:析‘二奶’继承案”.《法制日报》,2002年4月7日.
9 喻敏.文义解释——民法解释的基础与极限——评张学英诉蒋伦芳遗赠纠纷案的一、二审判决[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11):85-88. 被引量:9
10 喻敏.《法官走得太远,管得太宽》,北大法律信息网http://article.chinalawinfo.com/article/user/article_display.asp?ArticleID=1456.
二级参考文献88
1 林立.论“法律原则”的可争议性及为“柔性的法价值秩序”辩护[J] .清华法学,2002(1):76-108. 被引量:11
2 季涛.论疑难案件的界定标准[J] .浙江社会科学,2004(5):54-62. 被引量:31
3 舒国滢.法律原则适用中的难题何在[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0(6):18-20. 被引量:125
4 林来梵,王晖.法律上的“唯一正解”——从德沃金的学说谈起[J] .学术月刊,2004,36(10):43-51. 被引量:22
5 张学英诉蒋伦芳遗赠纠纷案二审判决书 四川省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J] .判例与研究,2002(2):47-50. 被引量:7
6 葛洪义.法律原则在法律推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比较的研究[J] .法学研究,2002,24(6):3-14. 被引量:88
7 林来梵,张卓明.论法律原则的司法适用——从规范性法学方法论角度的一个分析[J] .中国法学,2006(2):122-132. 被引量:126
8 [美]罗纳德·德沃金.《认真对待权利》[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第357页.
9 [德]梅迪库斯 邵建东译.《德国民法总论》[M].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7-169页.
10 [德]拉伦茨 王晓华.《德国民法通论》(上)[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52页.
共引文献1474
1 屠凯.我国《宪法》第三条第四款的程序意蕴[J] .政治与法律,2023(2):31-45. 被引量:8
2 李建伟.论公司决议轻微程序瑕疵的司法认定[J] .政治与法律,2023(1):143-158. 被引量:6
3 张丽珍.我国最密切联系原则兜底条款性质之辨:原则抑或规则[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20(2):51-62. 被引量:3
4 叶惟.解释冲突法中的张力与限制[J] .中国国际私法与比较法年刊,2003,6(1):67-78.
5 姜敏.系统论视角下中国刑法话语体系的现代化路径[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3):33-49. 被引量:2
6 刘崔峰.论刑事诉讼中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动态平衡的经济原理[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0(4).
7 冯曦.交易成本最小化原则及其司法适用[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3):217-236.
8 郑海山.大数据时代建构人工智能辅助量刑系统的路径探讨[J] .湘江青年法学,2018,4(1):68-87. 被引量:5
9 陈洪杰.法治如何实践——关于“法律人之治”的法哲学追问[J] .现代法治研究,2019(3):1-20. 被引量:2
10 蒋都都.社会自治处罚的法治悖反、制度回应与规制路径[J]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8(3):86-95.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798
1 吴至诚.违法无效合同不当得利返还的比例分担 以股权代持为中心[J] .中外法学,2021,33(3):606-625. 被引量:27
2 陈子平.未遂犯的处罚根据 从比较法观点的思考[J] .中外法学,2021(2):522-543. 被引量:7
3 Edward J. Imwinkelried,王进喜,甄秦峰.从过去30年美国使用专家证言的法律经历中应吸取的教训[J] .证据科学,2007(5):181-209. 被引量:16
4 苏力.谨慎,但不是拒绝 对判决书全部上网的一个显然保守的分析[J] .法律适用,2010(1):50-52. 被引量:35
5 吴国平.遗嘱自由及其限制探究[J] .海峡法学,2010,12(3):41-48. 被引量:14
6 卢君,陈立洋.社会调查报告可以作为未成年人犯罪的量刑证据[J] .人民司法,2012(8):78-80. 被引量:5
7 庄加园.教义学视角下私法领域的德国通说[J] .北大法律评论,2011,12(2):319-333. 被引量:12
8 黄卉.论法学通说(又名:法条主义者宣言)[J] .北大法律评论,2011,12(2):334-382. 被引量:70
9 蔡桂生.学术与实务之间——法教义学视野下的司法考试(刑法篇)[J] .北大法律评论,2009,10(1):211-240. 被引量:9
10 金锦萍.当赠与(遗赠)遭遇婚外同居的时候:公序良俗与制度协调[J] .北大法律评论,2004,5(1):287-314. 被引量:28
引证文献57
1 冯曦.交易成本最小化原则及其司法适用[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19(3):217-236.
2 朱瑞.论法律解释的义理——从"道德支持法治"切入[J] .法律方法,2022(4):345-360.
3 黄卉.论法学通说(又名:法条主义者宣言)[J] .北大法律评论,2011,12(2):334-382. 被引量:70
4 陈洪杰.共识难题:法律商谈的经验之维[J] .交大法学,2013(3):112-129. 被引量:4
5 苏力.关于能动司法与大调解[J] .中国法学,2010(1):5-16. 被引量:394
6 姜斌.司法中群体观念的形成机制——司法如何应对民意的前提考量[J] .浙江社会科学,2010(3):45-50. 被引量:12
7 郭睿.由“泸州遗产案”看公序良俗原则的法律适用[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6):151-151.
8 陈洪杰.论法律续造的方法[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28(6):20-28. 被引量:21
9 吴习彧.案件为什么难办?——论司法裁判与道德判断[J] .学习与探索,2011(2):104-107. 被引量:1
10 黄伟文.道德争议案件与司法的合法性——对“泸州遗赠案”的反思[J] .西部法学评论,2011(5):9-1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763
1 邵六益.同质性:卢梭公意思想中的隐匿命题[J]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9,0(6):90-101. 被引量:13
2 蒋晓雨.后果主义裁判方法之审思——以格式条款有效性为例[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2(1):70-97.
3 卫洪光.政策形成诉讼的构造与影响——社会转型期中国司法体制下的对策[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1(1):155-178.
4 韩振文.智能时代法官预判确定性的功用、契机及其困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2):73-85. 被引量:1
5 丰怡凯.基层司法治理实践图景:司法下乡、能动司法与线上司法[J] .中财法律评论,2022(1):179-197. 被引量:1
6 陈银珠.刑事司法中“情理法”融合理念及其实现路径[J] .刑事法评论,2022(1):108-128.
7 范瑞超.司法的道德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 .现代交际,2020(19):245-247. 被引量:2
8 李大勇,陈振其.涉诉信访源头治理机制的构建[J] .信访与治理研究,2022(1):58-75. 被引量:1
9 亓同惠.“规则认同”对中国法治的意义——基于文化背景、价值取向和资源禀赋的评析[J] .现代法学,2020,42(2):17-29. 被引量:5
10 张瑞豪.小额诉讼高调解率的形成机理与制度调适——基于实地调查的分析[J] .商事仲裁与调解,2024(4):103-119.
1 何娜.再探“泸州二奶继承案”——以“二奶”权利保护为视角[J] .商,2014(10):161-161.
2 赵晖,孔维慧.疑难案件中的推理与论证——以“二奶遗嘱案”切入[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28-29. 被引量:1
3 罗弦.请各归各位——从“二奶”继承案看法律规则、原则和道德[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6):115-116. 被引量:2
4 宋寒亮.再看“泸州二奶继承案”——以法社会学为视角的思考[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13(10):35-36. 被引量:1
5 雷建华.论公序良俗原则——由泸州“二奶”继承案引发的思考[J] .商情,2011(42):198-198.
6 王国亮.再议“二奶继承案”——二十年之后的考量[J] .魅力中国,2011(18):298-298.
7 张重阳,徐明哲.“泸州遗赠案”的法律分析[J] .现代妇女(理论前沿),2013(12):30-30.
8 关博华.论我国对遗嘱自由原则的限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10):17-17.
9 刘龙,王丽静.能动司法语境下法律解释的重新定位与思考——以广东“许霆案”和泸州“二奶继承案”谈起[J] .乌蒙论坛,2012,0(6):53-57.
10 林清毅.论司法的应然期待与实然过程——从南京“彭宇案”与泸州“二奶继承案”谈起[J] .研究生法学,2011,26(2):28-35.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