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作为一种底层政治的日常反抗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詹姆斯·C.斯科特是美国耶鲁大学著名的政治学与人类学教授,他以研究农民问题而著称,其有关这方面的代表作有:《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1976年)、《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1986年)、《支配与反抗的艺术:隐藏的文本》(1992年)。
作者
陈鹏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出处
《社会学家茶座》
2009年第1期135-141,共7页
Teahouse for Sociologists
关键词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
政治学
反抗
美国耶鲁大学
农民问题
人类学
斯科特
詹姆斯
分类号
F272.9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G236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92
1
王铭铭.
格尔兹的解释人类学[J]
.教学与研究,1999(4):30-36.
被引量:64
2
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
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J]
.中国社会科学,1994(2):47-62.
被引量:890
3
陈瑞华.
未决羁押制度的理论反思[J]
.法学研究,2002,24(5):60-83.
被引量:176
4
赵鼎新.
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
.社会学研究,2005(1):168-209.
被引量:196
5
查特吉.
关注底层[J]
.读书,2001(8):13-20.
被引量:77
6
李里峰.
底层研究 他者眼光 历史的多种可能性[J]
.读书,2002(1):59-62.
被引量:7
7
郭于华.
“道义经济”还是“理性小农” 重读农民学经典论题[J]
.读书,2002(5):104-110.
被引量:141
8
郭于华.
“弱者的武器”与“隐藏的文本”——研究农民反抗的底层视角[J]
.读书,2002(7):11-18.
被引量:156
9
温铁军.
“三农”问题与和谐社会[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5):18-19.
被引量:16
10
陈永国.
从解构到翻译:斯皮瓦克的属下研究[J]
.外国文学,2005(5):37-43.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8
1
申腾,于小倩.
弱者的政治——斯科特《弱者的武器: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述评[J]
.知识经济,2010(8):179-180.
被引量:3
2
王彦学.
隐性羁押论——所外强制措施适用异化研究[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0(5):56-66.
被引量:3
3
王彦学.
黑恶组织犯罪的初查研判研究[J]
.犯罪研究,2010(4):77-85.
4
王庆明.
底层视角及其知识谱系——印度底层研究的基本进路检讨[J]
.社会学研究,2011(1):220-242.
被引量:27
5
蔡益群.
当代中国农村政治的解释模式及其反思[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11,32(1):7-12.
被引量:1
6
白文静,蔡燕航,cn.
斯科特农民日常反抗研究的独特性[J]
.创新,2014,8(1):56-59.
7
许家涛,余秀兰.
以日常反抗日常:女性应对就业歧视的方式[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4(2):34-41.
8
姜利标,王凌云.
底层叙事反思和本土经验再造——对詹姆斯·斯科特思想的审思[J]
.北京社会科学,2025(7):117-128.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吴晓凯.
两种抗争史的“政治性”考评——基于斯科特和印度底层学派的比较研究[J]
.理论月刊,2020,0(1):59-67.
被引量:1
2
刘莎,刘天旭.
校园杀童惨案背后的社会根源探析[J]
.学理论,2011(12):120-122.
3
赖伟军,吴志明.
底层中国的主体性建构:一个研究评述[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3):19-26.
被引量:6
4
蔡益群.
中国政治学研究学术评论——兼论政治属性的理论功能与研究议程[J]
.理论与改革,2012(1):155-160.
5
张金俊.
论底层研究与结构-制度分析及其在农民环境维权研究中的应用[J]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256-258.
被引量:1
6
刘佳卉.
社会建设主体的多重性:“国家”在场与“底层”在场[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27-32.
被引量:3
7
冯耀云.
斯科特农民抗争理论的国内研究及其启示[J]
.湖北社会科学,2012(11):53-56.
被引量:5
8
樊娟.
《Hello!树先生》:在传统和现代间撕扯的灵魂[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2(12):170-171.
9
杨齐福.
民国时期城市苦力的多维研究——以沪宁杭城市人力车夫为考察中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97-103.
被引量:3
10
卜祯.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废除论[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3,26(7):132-134.
被引量:1
1
(美)詹姆斯.C.斯科特.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J]
.社科新视野,2002(5):47-47.
被引量:2
2
郭于华.
再读斯科特:关于农民反抗的日常形式[J]
.中国图书评论,2007,30(8):53-55.
被引量:16
3
冯禹丁,明叔亮,黄燕,陈亮,张军.
弱者的武器——中国企业国际化进行时[J]
.互联网周刊,2004(5):22-23.
被引量:1
4
黄湘.
新书过眼[J]
.博览群书,2007(5):123-126.
5
常利兵.
生存与秩序——读《农民的道义经济学:东南亚的反叛与生存》[J]
.中国图书评论,2006,29(9):33-38.
被引量:1
6
林贤治.
有一种书用道义书写[J]
.中外书摘,2015,0(11):99-100.
7
王君超.
谣言是“弱者的武器”?[J]
.青年记者,2015,0(21):5-5.
8
何绍辉.
“过日子”:农民日常维权行动的分析框架——以湘中M村移民款事件为例[J]
.中国农村观察,2012(6):53-61.
被引量:9
9
徐小涵.
两种“反抗史”的书写--斯科特和底层研究学派的对比评述[J]
.社会学研究,2010(1):211-227.
被引量:28
10
退房潮:“弱者的武器”PK契约精神[J]
.廉政瞭望,2011(22):31-31.
社会学家茶座
2009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