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植物多酚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5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植物多酚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重要次生代谢产物,其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在各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植物多酚的生理功能以及植物多酚在农业、生态环境、食品、医药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为更好地开发利用植物多酚提供参考。
作者
李健
杨昌鹏
李群梅
黄虹心
机构地区
广西大学农学院
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广西轻工业》
2008年第12期1-3,9,共4页
Guangxi Journal of Light Industry
关键词
植物多酚
生理功能
应用
分类号
Q946.8 [生物学—植物学]
作者简介
李健(1978-),女,广东新会人.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果实采后生理等方面的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7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372
同被引文献
654
引证文献
50
二级引证文献
324
参考文献
17
1
朱劼,李尔炀.
苹果酒酿造工艺研究[J]
.江苏工业学院学报,2007,19(4):17-20.
被引量:15
2
陆建良,梁月荣.
茶多酚对酸铝敏感植物的影响[J]
.茶叶科学,1997,17(S1):58-61.
被引量:5
3
周玲.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5,16(4):96-99.
被引量:19
4
李建慧,马会勤,陈尚武.
葡萄多酚抑菌效果的研究[J]
.中国食品学报,2008,8(2):100-107.
被引量:71
5
陈曾三.
第7营养素──植物多酚功能性及其开发利用[J]
.粮食与油脂,2000(3):40-42.
被引量:19
6
孙建霞,孙爱东,白卫滨,张晓伟,李福臣.
苹果多酚的提取工艺及其对油脂的抗氧化作用[J]
.食品与发酵工业,2005,31(3):122-124.
被引量:54
7
崔旭,方允中.
绿多维和茶多酚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11):1378-1380.
被引量:13
8
孙爱东,孙建霞,白卫滨,胡晓丹,孙红男.
苹果多酚抑菌作用的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8,30(4):150-152.
被引量:16
9
黄剑朎,孙达旺,肖守成.
缩合单宁用于微量元素螯合肥料的研究[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23(3):25-28.
被引量:6
10
袁静,余新欣,章复清,宋小鸽,陈全珠,侯正明.
茶多酚调脂及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23(3):37-37.
被引量:33
二级参考文献
97
1
沈生荣,杨贤强.
生物抗氧化剂茶多酚与机体自由基失衡的调控[J]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1992,20(S1):93-97.
被引量:10
2
杜华华,许梓荣.
茶多酚的生物学活性及应用前景[J]
.中国饲料,2004(16):22-24.
被引量:19
3
陈继英,郭嘉林,张存彦,王成港,王春龙.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4,35(10).
被引量:66
4
罗基花,苏畅.
茶多酚抗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学习记忆减退作用的研究[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4,24(10):970-971.
被引量:6
5
陈为钧,万圣勤.
茶多酚药效研究概况[J]
.中草药,1993,24(9):493-499.
被引量:81
6
赵鹭飞,余建平,罗国添,郭国瑞.
茶叶抗氧化剂的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4,15(6):30-33.
被引量:2
7
王新,吴燕玉,梁仁禄,马越强.
各种改性剂对重金属迁移、积累影响的研究[J]
.应用生态学报,1994,5(1):89-94.
被引量:61
8
王华,李华,刘拉平,张莉,王贞强.
菠萝果酒香气成分的GC-MS分析[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4):143-146.
被引量:39
9
陈志周,张子德,牟建楼,倪志广,臧蕊.
苹果酒生产技术研究[J]
.食品科技,2005,30(6):64-66.
被引量:15
10
瞿执谦,唐玉凤.
茶多酚在中国香肠保鲜中的应用[J]
.肉类工业,1995(4):26-27.
被引量:23
共引文献
372
1
王怡,柴晓晗,胡学丰,孔维娜,李捷,马瑞燕.
梨小食心虫不同寄主植物中苦杏仁苷含量的季节性变异[J]
.北方园艺,2022(20):27-34.
2
蒋艳红,马少健.
废水处理用吸附剂材料的研究进展[J]
.有色矿冶,2006,22(S1):116-118.
被引量:4
3
刘传富,孙润仓,张爱萍,任俊莉.
农林废弃物处理工业废水的研究进展[J]
.现代化工,2006,26(z1):84-87.
被引量:21
4
竹剑平,赵斐.
茶多酚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5,22(z2):774-776.
被引量:1
5
郝鹏鹏,倪晋仁,孙卫玲,黄文.
液相色谱/离子阱质谱法检测不同食用植物油中的叔丁基对苯二酚(TBHQ)[J]
.质谱学报,2005,26(4):222-227.
被引量:10
6
汪成东,侍朋宝,张振文.
葡萄器官酚类物质的含量研究[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z1):94-96.
被引量:4
7
李升锋,徐玉娟,廖森泰,张友胜,吴继军,唐道邦,温靖.
不同品种番石榴果实评价及糖酸组分和抗氧化能力的分析[J]
.食品科学,2009,30(1):66-70.
被引量:32
8
张峻,吉伟之,陈晓云,齐欣.
吸附层析法制备低聚原花青素[J]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2,14(4):31-33.
被引量:22
9
吴琼洁,蔡碧琼.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武夷科学,2005,21(1):145-149.
被引量:15
10
黄亮,郑菲,李安平,谢碧霞,朱培,付俊.
橡实壳中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J]
.食品研究与开发,2012,33(6):64-6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654
1
李华彬,将跃,王赤春,程克文,陈丰,李慎新.
中药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性能和总酚含量[J]
.中华文化论坛,2008(S1):256-259.
被引量:3
2
熊双丽,李安林,任飞,金虹.
苦荞和甜荞麦粉及麦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和自由基清除活性[J]
.食品科学,2009,30(3):118-122.
被引量:38
3
徐丽珊,张萍华,张敏欢.
松针提取物的抑菌作用初探[J]
.食品科学,2009,30(1):38-41.
被引量:28
4
余静,陈静霞.
苹果多酚的提取及其在肉制品中的应用[J]
.肉类研究,2008,22(10):31-34.
被引量:2
5
吴琼洁,蔡碧琼.
茶多酚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
.武夷科学,2005,21(1):145-149.
被引量:15
6
许秋雁,欧阳玉祝.
海金沙中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09,20(6):67-71.
被引量:3
7
王晓林,钟方丽,孙威,王慧竹.
东北铁线莲总多酚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J]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12,33(1):32-35.
被引量:5
8
王晓宇,杜国荣,李华.
抗氧化能力的体外测定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2,31(3):247-252.
被引量:109
9
黄晓东,任旷.
五味子木脂素研究进展[J]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31(1):46-49.
被引量:35
10
龙丹,江和源,薛金金,王伟伟,张建勇,王岩.
儿茶素类的保健作用及机制[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3,4(3):774-782.
被引量:7
引证文献
50
1
朱清华,古金银,吴爱群,申利群.
费菜成份含量测定及费菜总黄酮抗氧化研究[J]
.壮瑶药研究,2023(2):86-91.
2
张元静,黎振球,李敬华,吕兴华,刘宝强.
废弃杨梅树皮硫酸盐法制浆造纸的初步研究[J]
.湖北造纸,2010(1):17-19.
3
彭功波,郑先波,冀爱青,孟海军,吴国良.
果树多酚类物质生理功能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11):157-163.
被引量:11
4
朱丹,牛广财,戴凌燕,郑小亮,阮洪生.
沙果多酚提取及其对香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
.食品工业,2010,31(3):18-20.
被引量:7
5
景赞,曾维才,黄毅娜,高鸿.
蓝睡莲多酚类物质抗氧化与降糖作用的研究[J]
.食品科技,2010,35(7):237-241.
被引量:7
6
师超,卞科.
黄心甘薯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工艺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2):19-22.
被引量:8
7
师超,卞科.
黄肉甘薯多酚类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2(3):16-20.
被引量:5
8
李健,杨昌鹏,黄虹心.
蕉类果实发育过程中多酚含量及PPO·POD活性的变化[J]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77-13079.
被引量:1
9
张宽朝,李冬磊.
甘薯废弃物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30(4):565-570.
被引量:5
10
林淼,赵志辉.
黄酒酿制过程中黄酮类和多酚类物质含量变化的研究[J]
.中国酿造,2011,30(10):166-168.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324
1
王君,陈新,张兆英,郑祥泽.
二色补血草生物活性成分提取及抗氧化功能研究[J]
.植物生理学报,2019,55(12):1785-1796.
被引量:1
2
邬家燕,古金银,申利群,吴爱群.
费菜汁和渣中多糖、多酚的含量测定[J]
.壮瑶药研究,2023(1):106-108.
3
李淑芬,朱丹,牛广财,彭方杰,魏文毅.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沙果渣多酚工艺的研究[J]
.中国食品添加剂,2011,22(2):157-161.
被引量:2
4
张宽朝,李冬磊.
甘薯废弃物中多酚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2011,30(4):565-570.
被引量:5
5
曾金红,江涛,焦新萍,郑云峰,李博斌,周牡艳,诸葛庆,夏炜芳,宋海燕.
黄酒品质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
.酿酒科技,2012(5):17-20.
被引量:8
6
兰欣,汪东风,徐莹,张旭鹏.
食品中酚类成分及其与其它成分相互作用研究进展[J]
.食品与机械,2012,28(3):250-254.
被引量:5
7
曹芳,谭辉,邓先扩.
头花蓼化学成分及其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研究进展[J]
.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12,25(2):121-125.
被引量:13
8
赵二劳,史淑美,王迎进,赵强,王爱玲.
黄芩多酚超声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3(5):30-33.
被引量:11
9
李俊江,曹婷婷,潘道东,孔诺.
鹅肉香肠的发酵工艺研究[J]
.食品科学,2012,33(21):196-201.
被引量:2
10
王富林,丁宁,李洪娜,周乐,门永阁,葛顺峰,姜远茂.
喷施不同钙肥对富士苹果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6):2403-2406.
被引量:18
1
耿中华.
植物多酚的研究进展[J]
.广西轻工业,2008,24(5):4-5.
被引量:34
2
尹明安,郭立,崔鸿文,樊代明,刘华伟.
抗冻蛋白应用研究进展[J]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02,10(4):390-396.
被引量:7
3
姬小明,吕全建,赵铭钦.
低聚木糖的特性及应用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088-7089.
被引量:8
4
陈颖,谢寅峰,曹福亮.
稀土在组织及细胞培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福建林学院学报,2003,23(4):380-384.
被引量:7
5
刘丹,姜中珠,陈祥伟.
水分胁迫下脱落酸的产生、作用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J]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3,31(1):34-38.
被引量:19
6
苏育才,陈晓清.
芒萁的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2012,37(2):5-7.
被引量:2
7
李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应用研究进展[J]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7,24(6):9-11.
被引量:22
8
程焉平.
转基因植物的研究与应用[J]
.吉林农业科学,2001,26(5):26-30.
被引量:12
9
陈祥娥,凌沛学,张天民.
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应用[J]
.食品与药品,2013,15(4):283-286.
被引量:11
10
单俊秀,张平,刘丽丽.
小球藻的应用研究进展[J]
.科技风,2010(1).
被引量:10
广西轻工业
2008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