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进城还是返乡?——新形势下进城务工农民回流现象分析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以"推-拉"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南通地区农村进城务工农民回流现象加以分析,认为新形势下城市"推力"和农村"拉力"对进城务工农民的回流产生了重要作用。进城务工农民的回归不仅振兴了乡村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而且与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发展城市圈的方针相一致。
作者
贲成龙
机构地区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农村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86-88,共3页
Rural Economy
关键词
进城务工农民
回流
“推-拉”理论
城市化
分类号
F241.2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作者简介
贲成龙 硕士研究生 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5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441
同被引文献
37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4
参考文献
10
1
黄平.寻求生存的冲动,从微观角度看中国农民非农化活动的根源.二十一世纪(香港),2001,(12).
2
Granovetter,Mark.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85,(11)
3
邹新树.
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J]
.农村经济,2005(10):104-109.
被引量:60
4
徐增阳,黄辉祥.
武汉市农民工政治参与状况调查[J]
.战略与管理,2002(6):110-116.
被引量:126
5
陆云飞.
2006年南通市国民经济运行综述[J]
.江海纵横,2007(1):16-18.
被引量:1
6
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社会学研究,2001,(6).
7
成艾华.
中国农民工回流的动力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0-571.
被引量:12
8
农民工回流与乡村发展——对山东省桓台县10村737名回乡农民工的调查“农民流动与乡村发展”课题组[J]
.中国农村经济,1999(10):63-67.
被引量:42
9
郑功成.科学发展与共享和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0
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M].北京:中华书局,2000.
二级参考文献
8
1
邱海盈.
农村劳动力回流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开发[J]
.人口学刊,2001,23(3):52-55.
被引量:26
2
吴兴陆.
农民工定居性迁移决策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人口与经济,2005(1):5-10.
被引量:92
3
白南生.回乡,还是进城-中国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4
邵文杰.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规模将继续扩大[N].光明日报,2003-08-08.
5
[美]达尔(Dahl,R·A·) 著,王沪宁,陈峰.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6
陈彦光,郭红建.
城市化水平Logistic方程参数性质的初步探讨[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12(1):65-69.
被引量:22
7
邓玲玲.
对“民工潮”回流现象的思考[J]
.湖南社会科学,2000(3):25-26.
被引量:2
8
朱巧玲.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J]
.农业经济问题,2003,24(1):46-50.
被引量:62
共引文献
441
1
杨永,朱春雷.
公民参与视野下的城市农民工——对武汉市农民工的调查与分析[J]
.唯实,2007(6):79-83.
被引量:5
2
许德友.
社会流动与流动渠道:农民城市打工现状的理论解释[J]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3(3):25-29.
被引量:9
3
王久高.
村民流动对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5):72-74.
被引量:3
4
尚九宾.
概念与方法:对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研究中存在问题的反思[J]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6):34-37.
被引量:3
5
朱彬彬,朱文文.
农民工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边缘化及消解[J]
.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6,8(10):26-28.
被引量:3
6
王学栋,梁栋.
我国现阶段农民工政治参与的困境及其对策[J]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8(6):16-19.
被引量:2
7
王玉梅.
农民工的人权保障研究[J]
.现代农业,2009(5):89-91.
被引量:1
8
蔡华杰.
对农民工政治参与意识的透析[J]
.社科纵横,2006,21(4):75-76.
被引量:15
9
海云志.
农民工政治参与缺失的成因与对策分析[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21(8):42-45.
被引量:9
10
魏淑娟.
当前农民社会心理状态及其原因探析——基于湖南溆浦县山河村的实证研究[J]
.魅力中国,2009(35):40-40.
同被引文献
37
1
卢晖临,粟后发.
迈向扎根的城镇化——以浏阳为个案[J]
.开放时代,2021(4):158-177.
被引量:42
2
陈如.
跨世纪的抉择──对当前农民“回流”现象的考察[J]
.社会,1996,16(10):4-6.
被引量:2
3
周泽炯.
试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小城镇发展[J]
.农业经济问题,2004,25(11):56-59.
被引量:29
4
张顺铃,倪飞.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特征与对策[J]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21(11):79-81.
被引量:3
5
于志成.
就地转移: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策[J]
.农业经济问题,1995,16(6):42-43.
被引量:2
6
邹新树.
农民工向城市流动的动因:“推—拉”理论的现实解读[J]
.农村经济,2005(10):104-109.
被引量:60
7
刘铮.
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现实悖论——“农民工回流”的成因及效应分析[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3):125-129.
被引量:80
8
成艾华.
中国农民工回流的动力机制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0-571.
被引量:12
9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重译本)[M].商务印书馆,1999年..
10
李国英.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J]
.甘肃农业,2007(10):41-4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5
1
邹进泰,覃国慈.
农民工回流的经济学分析[J]
.江汉论坛,2009(3):28-31.
被引量:10
2
周大鸣,姬广绪.
回流的主位视角:企业农民工流动研究[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2(3):74-78.
被引量:13
3
高东.
唐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途径探析[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4(3):132-133.
被引量:1
4
高东.
唐山市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的内部空间[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35(2):145-147.
5
王惠云.
回流农民县域城乡两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J]
.重庆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6):78-87.
二级引证文献
24
1
赵潘.
农民工回流的经济学分析研究[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2(4):99-100.
2
孙刚印,刘嗣明.
直面农民工回流问题[J]
.党政干部学刊,2010(2):41-43.
3
姚俊.
“路在何方”:新生代农民工发展取向研究——兼与老一代农民工的比较分析[J]
.青年研究,2010(6):31-38.
被引量:49
4
张学英.
关于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能力的研究[J]
.贵州社会科学,2011(7):79-82.
被引量:27
5
栾会清.
劳动力产权与农民工回流[J]
.消费导刊,2011(12):88-88.
6
李美长.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民工回流决策与回流农民工职业选择的经济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5):3115-3117.
7
唐德祥,黄文芳.
西部地区农民工主动回流的形成原因及对策建议[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26(7):44-48.
被引量:2
8
闫春.
农村嵌入与广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分析与政策建议[J]
.人口与经济,2012(5):32-39.
9
闫春.
农村嵌入与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于广西和贵州1611份调查问卷的实证分析[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2(4):51-60.
被引量:5
10
唐德祥,黄文芳.
西部地区农民工流动路径变迁的内在机理研究[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12-18.
被引量:1
1
长子中.
“伪农民”与“逆城市化”[J]
.人民论坛,2010(17):6-6.
被引量:3
2
王安泽.
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促进和谐社会建设[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5,0(9):17-18.
3
汤敏.
关注进城务工农民的再培训[J]
.经济界,2007(6):48-49.
4
李春根,赖志杰.
论统筹城乡就业的社会保障政策[J]
.广西社会科学,2008(10):63-66.
被引量:5
5
“全国民营企业招聘周”在郑州启动[J]
.职业,2014(19):36-36.
6
柳州市:2016年“民营企业招聘周”促6700人就业[J]
.人事天地,2016,0(6):62-62.
7
刘晋强,景普秋.
推—拉理论在我国乡—城劳动力转移中的应用与启示[J]
.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8(3):72-89.
被引量:1
8
进城务工农民主要集中的行业[J]
.农民科技培训,2004(7):18-18.
9
文锋.
农民工:七大问题凸显“城乡差别”[J]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05,0(9):38-38.
10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J]
.内蒙古政报,2003(5):19-20.
农村经济
2007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