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平等的眼光:民国新派学人的史料观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是中国史学从传统向现代转化的时期。学者们呈现出不同的学术眼光,体现在史料上,新旧学者对史料的态度与认知颇为不同。由于眼光的不同,史料的价值也迥然有别。新派学人具有一种新的史料观,认为一切史料都是平等的,都有其价值,史料的范围大为扩充。而旧式学者则仍保持旧有的史料观,重视文字史料,轻视实物材料。民国新史学的建立和发展,与新派学人的史料观是分不开的。
作者
董恩强
机构地区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63-69,共7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民国
新派学人
史料观
价值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作者简介
董恩强,1968年生,男,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历史学博士,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陈寅恪著],陈美延.金明馆丛稿二编[M]三联书店,2001.
2
[胡适著],曹伯言.胡适日记全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
同被引文献
3
1
徐国利.
中国现代文化保守主义史家对传统史学的新书写——以钱穆前期的传统中国史学研究为例[J]
.河北学刊,2014,34(4):1-7.
被引量:7
2
徐国利,李天星.
陈寅恪历史人物评价的标准、方法和理论特征[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89-97.
被引量:7
3
徐国利.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对“通史家风”的批判继承——以20世纪上半叶吕振羽、范文澜和翦伯赞的中国通史编纂与理论为中心[J]
.史学理论研究,2019,0(2):40-48.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2
1
徐国利.
中国现代史家的传统史学观及其理性特征——兼论中国现代史家的流派划分问题[J]
.安徽史学,2025(4):5-15.
2
徐国利.
中国学术文化精神的现代诠释与陈寅恪的文化保守主义史观及史学[J]
.江淮论坛,2019(1):121-12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程鹏宇.
侯外庐怎样评价陈寅恪?——基于历史观的探讨[J]
.安徽史学,2024(4):146-152.
2
徐国利.
历史解释学和传统学视域下传统史学与中国现代史学建构的新阐释[J]
.江西社会科学,2024,44(9):126-137.
1
平等的眼光:民国新派学人的史料观[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08(6):96-96.
2
李扬,郭娴娴.
民初古物陈列所的创建及社会反响[J]
.经济社会史评论,2017(1):105-114.
被引量:4
3
沈年耀.
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思想述评[J]
.职业时空,2007,3(09X):29-30.
被引量:1
4
董恩强.
顾颉刚学术思想评析:以《一九二六年始刊词》为中心[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6):134-141.
被引量:1
5
杨博.
河北所出战国时期秦国有铭兵器整理与研究[J]
.文物春秋,2012(6):3-7.
被引量:2
6
沈文倬.
对“土丧礼、既夕礼中所纪载的丧葬制度”几点意见[J]
.考古学报,1958(2):29-38.
被引量:17
7
钟祥宇.
朱希祖文史观念的变革——以人际交往为视角[J]
.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社会科学版),2013,34(4):19-32.
被引量:2
8
卢毅.
建立一种“平等的眼光”——论“整理国故运动”与中国现代学术转型[J]
.江西社会科学,2006,26(11):86-92.
9
曾辉.
匠在当代,手工设计的传承与现代转化[J]
.创意世界,2014(9):55-55.
10
邓丽兰.
“国人导师”与“至圣先师”:胡适与孔子[J]
.历史教学(下半月),2010(1):20-25.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