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防治艾滋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药防治艾滋病研究进展熊南山刘启(中国人民解放军457医院武汉430012)郑有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广州510515)艾滋病(AIDS)是由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感染性强,死亡率高。目前用于临床的叠氮胸苷(A...
作者
熊南山
刘启
郑有顺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出处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28-129,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药疗法
中药
研究进展
分类号
R259.129.1 [医药卫生—中西医结合]
R286.8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3
参考文献
12
共引文献
74
同被引文献
42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40
参考文献
12
1
徐杭民,王绪鳌,谢志慧,郭勇.
中药复方“艾滋Ⅱ号”的免疫药理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4):21-24.
被引量:10
2
关崇芬,吴小闲,卢耀增.
中研Ⅰ号方治疗猴艾滋病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5):42-42.
被引量:21
3
宋小鸽,唐照亮,周楣声.
中药防治AIDS研究近况[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61-63.
被引量:4
4
傅立宁,赵树珍,王绪鳌,钟达锦.
中药治疗3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6年观察报告[J]
.浙江中医杂志,1994,29(9):405-406.
被引量:4
5
郭庆畲.大蒜在艾滋病中的作用(附98例治疗报告)[J]综合临床医学,1994(03).
6
李国勤,吕维柏,周志宽,岳玉和.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J]
.中医杂志,1993,34(11):671-672.
被引量:8
7
关崇芬.
克艾可治疗艾滋病的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3,34(6):365-367.
被引量:16
8
吕维柏.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展望[J]
.中医杂志,1992,33(9):49-51.
被引量:15
9
唐小山,陈鸿珊,张兴权,权可久,孙明.
用艾滋病毒和马传染性贫血病毒逆转录酶筛选抗艾滋病毒中药的研究[J]
.中医杂志,1992,33(3):39-41.
被引量:11
10
吴伯平.
艾滋病中医药研究进展[J]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1,8(3):3-7.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13
1
唐小山,Proc CAMS and PUMC,1990年,5卷,3期,140页
2
Chang R S,Antiviral Res,1988年,9卷,163页
3
关崇芬,1992年
4
吕维柏,1992年
5
关崇芬,1991年
6
王山鸣,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90年,2卷,3期,42页
7
关崇芬,中国实验临床免疫学杂志,1989年,1卷,1/2期,48页
8
Chang R S,Antiviral Res,1988年,9卷,163页
9
徐英含,孙景洲,陈泳莲,陆和屏.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和肺出血-肾炎综合征[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1988(03).
10
冯作化,陈兆聪.用~3H-TdR标记的靶细胞检测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J]中国免疫学杂志,1988(02).
共引文献
74
1
贺金华,买尔旦.
中药防治艾滋病研究概况[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6):454-456.
被引量:24
2
王艳艳,张晓静,王桂英.
中药单体及复方制剂抗艾滋病的研究进展[J]
.中医研究,2004,17(6):59-60.
被引量:14
3
宋小鸽,唐照亮,周楣声.
中药防治AIDS研究近况[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4,13(4):61-63.
被引量:4
4
谢薇西,高贤均.
中西医学互补结合的思想和方法[J]
.成都中医学院学报,1994,17(2):14-17.
被引量:5
5
张苑莉.
中医治疗艾滋病的理论基础和方法的探讨[J]
.天津中医,1994,11(2):46-48.
被引量:19
6
屈景年,莫运春,刘梦琴,李荣.
金银花中绿原酸一步提取法及绿原酸抗菌活性[J]
.化学世界,2005,46(3):167-169.
被引量:41
7
黄学亮,冯曼玲,孙丽静.
艾滋病的治疗现状[J]
.河北医药,2005,27(4):295-296.
被引量:8
8
张强,李凤琴,周玲.
ELISA法检测复方黄芪颗粒体外抗人巨细胞病毒作用[J]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9(1):55-56.
被引量:1
9
田颂九,叶隶.
中药防治艾滋病的研究及其进展[J]
.中国药房,1994,5(3):40-41.
10
毕黎琦,刘继文,宋怡.
中药天花粉对免疫调节T细胞作用的研究[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18-20.
被引量:15
同被引文献
42
1
彭平建,仇有琛.
抗艾滋病中医药的临床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1993,13(9):413-414.
被引量:2
2
关崇芬.
克艾可治疗艾滋病的实验研究[J]
.中医杂志,1993,34(6):365-367.
被引量:16
3
关崇芬,吴小闲,卢耀增.
中研Ⅰ号方治疗猴艾滋病模型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5):42-42.
被引量:21
4
吕维柏.
中国防治艾滋病的战略意义[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5,2(8):41-42.
被引量:4
5
朱丽江.
抗艾滋病毒(HIV)中草药及方剂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3):17-20.
被引量:16
6
陶晓华.
'95中国国际艾滋病研讨会会议简况[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3):44-44.
被引量:1
7
赵晓梅,周志宽.
55例艾滋病带状疱疹的治疗研究[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1996,3(8):36-37.
被引量:5
8
李湘云,罗光胜,陈荣政,黄智慧,高辉,刘淑贞,金建忠.
苦瓜“阴速康”(M.C—93) 抗艾滋病毒的实验研究[J]
.武汉职工医学院学报,1996,24(3):1-2.
被引量:3
9
-.治疗艾滋病药物将降价[J].上海医药,1998,19(8):45-45.
10
周志宽.我国医药发展的新机遇[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3-3.
引证文献
4
1
王晖.
AIDS Spread in China and China's Response[J]
.China Population Today,2009,26(3):1-8.
被引量:2
2
孙国华,臧化民.
论艾滋病的流行趋势与研究进展[J]
.湖南中医药导报,1999,5(7):7-9.
被引量:5
3
张娴,方曙.
中药防治艾滋病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0,7(11):20-22.
被引量:31
4
温明轩,郑雨梅.
艾滋病的流行现状和治疗进展[J]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2(1):76-7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40
1
赵俊华,包志坚,郑志刚.
一例卖淫女感染HIV及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J]
.旅行医学科学,2002,8(1):13-14.
被引量:2
2
王永亮.
中国对HIV/AIDS罹患的社会心理容忍、支持和关怀程度研究[J]
.旅行医学科学,2001,7(1):19-22.
被引量:1
3
贺金华,买尔旦.
中药防治艾滋病研究概况[J]
.中国药物与临床,2004,4(6):454-456.
被引量:24
4
曾光.
关于中医药参与公共卫生实践的战略思考[J]
.中医教育,2005,24(3):4-7.
被引量:7
5
郭会军,刘学伟,王丹妮.
爱康1号治疗艾滋病相关综合征疗效观察[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5,20(6):6-7.
被引量:15
6
王金声.
艾滋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发展趋势以及防治措施[J]
.医药世界,2005(11):36-37.
被引量:13
7
郭会军,刘学伟,王丹妮.
扶正排毒Ⅰ号方治疗无症状HIV感染疗效观察[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20-21.
被引量:55
8
宋春鑫,危剑安,金燕,孙利民,薛柳华,白文山,陈宇霞.
中医对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认识及治疗概况[J]
.辽宁中医学院学报,2006,8(1):32-33.
被引量:12
9
刘翠娥,李秀惠,孙丽君,李群辉,胡建华.
平胃散对改善艾滋病患者及HIV携带者脾胃症状的作用研究[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3(3):203-204.
被引量:12
10
彭勃,王丹妮.
扶正排毒片Ⅱ号治疗无症状HIV感染65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刊,2006,24(10):1781-1783.
被引量:22
1
中药防治鸭瘟十法[J]
.禽业科技,1993(4):20-20.
2
宋甫春,施维绵.
中药防治胆石症的实验研究近况[J]
.上海中医药杂志,1991,25(9):30-33.
被引量:10
3
张林芳.
中药防治冠心病的研究[J]
.黑龙江医药,1995,8(1):59-59.
4
巩林友,邹世虎.
中药防治长毛兔球虫病效果观察[J]
.山东畜牧兽医,1996,17(3):52-53.
5
张勇.
中药防治老年痴呆症的临床应用概况[J]
.中医药信息,1999,16(2):6-8.
6
唐志鹏,许鑫梅.
中药防治消化性溃疡作用机理研究进展[J]
.新中医,2000,32(3):61-62.
被引量:8
7
刘富祥,刘兴祥.
中药防治雏鸭病毒性肝炎[J]
.中兽医医药杂志,1994,13(5):37-38.
被引量:1
8
冯连虎.
中药防治鸡传染性法氏囊病[J]
.农家致富,2004(17):45-45.
9
秦路平,祝汇江,枉前,苏永庆.
中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J]
.药学实践杂志,1998,16(3):146-149.
被引量:1
10
许佳平.
中药防治肝纤维化研究进展[J]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2,15(1):48-50.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97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