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益气活血通栓汤治疗缺血性中风10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5
Clin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ing 100 Cases of Ischemic Apoplexy with Yiqihuoxuetongshuan Decoc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通栓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常规西药加服中药自拟益气活血通栓汤,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结论:益气活血通栓汤治疗缺血中风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
喻凤江
郭盛杰
机构地区
浏阳市骨伤科医院
出处
《中医药导报》
2007年第2期25-27,共3页
Guiding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
关键词
中风/中医药疗法
脑缺彬中医药疗法
益气活血通栓汤
分类号
R255.2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9
共引文献
33128
同被引文献
8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47
参考文献
9
1
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380.
被引量:330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治疗中风病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1014
3
朱谨波 张树成.中医药对血管再生的促进和抑制作用的影响研究.河南中医,1996,16(4):21-21.
4
康水.黄芪口服液给大鼠灌胃能降低其血小板黏附率.中草药,1989,(11):21-21.
5
杨明,马治中,和岚,毛腾敏.
益气活血治法实验研究(Ⅱ)[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5,11(1):14-16.
被引量:18
6
张亚卓,陈晓光,薛庆澄,浦佩玉.
当归、川芎嗪对脑缺氧缺血后再灌注损伤的影响[J]
.佳木斯医学院学报,1990,13(3):210-213.
被引量:23
7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活血化瘀治则研究组.当归对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新中医,1976,.
8
金惠铭.丹参素对微循环障碍家兔血管和血浆乳酸含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杂志,1985,5(5):270-270.
9
陈建家.卫气营血辨证治疗散发性脑炎54例疗效观察[J].江苏中医杂志,1987,8(10):4-5.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毛腾敏.
衰老时“气阴两虚挟瘀”体质验证[J]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1990,22(2):105-107.
被引量:10
2
何熹延.冠心病的活血化瘀治疗[J]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5(02).
3
张鹤年,王敏,顾建英.对缺血性中风发病机理的探讨[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08).
4
沈敏南.气虚血瘀证治的临床体会[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01).
5
杨明,马治中,毛腾敏.
益气活血治法实验研究(一)[J]
.中药药理与临床,1993,9(3):5-8.
被引量:12
共引文献
33128
1
李雪峰,李光.
小牛血清蛋白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患者相关血清指标的影响[J]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0(11):122-125.
2
郑利群,杨楠,张志强,孙春梅,严宏达.
宁神止痛针刺法辅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0(5):662-663.
被引量:4
3
曾保起,周庆欣,高乐,杨继春,孙凤.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系统综述与Meta分析[J]
.中国新药杂志,2020,29(1):105-112.
被引量:8
4
胡兴旺.
针刺“五泉穴”对中风Broca失语康复作用研究[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3,29(5):33-34.
5
李艳玲,王凤德,李萍.
壮医药物竹罐对气滞血瘀型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及护理疗效分析[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21,27(10):28-30.
被引量:5
6
邓虹,李艳萍,冯梦卉.
数字OT评估与训练系统在提高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的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35):98-100.
被引量:2
7
谭晓宇,申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HCY、NSE的水平变化及意义[J]
.智慧健康,2021,7(34):117-118.
被引量:2
8
华斌.
针灸结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J]
.智慧健康,2021,7(25):167-169.
被引量:5
9
王瑞杰.
阶段目标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2022(12):1908-1910.
被引量:1
10
梁丽娟,李桂梅.
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J]
.慢性病学杂志,2022(4):520-52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85
1
许幸仪,王春雷.
通络Ⅳ号中药复方对脑缺血模型大鼠脑梗死灶体积的影响[J]
.陕西中医,2008,29(2):237-238.
被引量:4
2
彭国英.
清栓方加减治疗缺血性中风165例[J]
.陕西中医,2008,29(2):167-168.
被引量:2
3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4):50-59.
被引量:1878
4
林建雄,冯晔,陈建霖,张寓智,林鑫烈,李科宏,马成珉,张禾坤.
中风病急性期中医证候分布分析[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27(4):83-85.
被引量:37
5
韩辉,吴丽敏,涂晋文,韩明向.
人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局灶性大鼠脑梗死ET-1、TNF-α、IL-1β含量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05,9(1):17-18.
被引量:12
6
王鸿度.
皮腠神气变生机制初探[J]
.四川中医,1995,13(9):3-4.
被引量:4
7
王键,郜峦,胡建鹏.
3种中医治法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自由基和神经元凋亡的动态比较研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5,11(5):49-51.
被引量:2
8
康亚国.
虫类药应用发微[J]
.辽宁中医杂志,2006,33(8):1008-1009.
被引量:13
9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3.
被引量:15780
10
李俊,叶烨,兰万成,罗翌.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古代认识与现代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0):1150-115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5
1
常淑玲.
自拟益气活血汤治疗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临床观察[J]
.北京中医药,2009,28(8):656-658.
被引量:2
2
汤晶晶,韩辉,鲍远程,胡翠平,王守运.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0,19(9):1578-1580.
被引量:7
3
王成太.
益气活血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Fg、HCY水平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3):28-31.
被引量:22
4
江颖,方兴,张永全.
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卒中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2016,11(5):936-940.
被引量:15
5
严露,汪海英,宋会平.
基于络病学说论治脑卒中后偏身感觉障碍[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34):159-160.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47
1
蒋希成,李晓莹,陈阳燕,周明博,孙晓伟.
川芎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22,40(5):4-7.
被引量:16
2
徐春园,麻科,陈静,刘亦专.
颈部血管超声检测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价值评价[J]
.现代医用影像学,2020(5):835-838.
被引量:3
3
焦晨莉.
脑宝胶囊对大鼠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
.陕西中医,2011,32(8):1074-1075.
被引量:1
4
陈品英,刘建魁,施光奇.
益气活血法治疗脱疽的探讨[J]
.陕西中医,2012,33(5):577-578.
被引量:2
5
谭辉,王键,何玲.
凝血纤溶系统相关指标在中医药防治缺血性中风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6):572-574.
被引量:3
6
甘俊鹤.
自拟祛风化痰通络汤治疗中风恢复期风痰瘀阻证45例[J]
.中国民间疗法,2013,21(3):36-37.
被引量:4
7
黄莉,赵针.
益气活血法降低D-Dimer、HSP70高表达对改善AIS临床症状的作用研究[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75-78.
被引量:1
8
刘晓松,刘文杰,杜艳华,胡晓艳.
益气通脑方对脑卒中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5,21(6):187-190.
被引量:5
9
王奕.
针灸与醒神通络方联合治疗对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神经功能缺损影响研究[J]
.针灸临床杂志,2016,32(10):25-28.
被引量:16
10
付英德,汪振宇.
中风证型与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研究的分析与思考[J]
.中华中医药学刊,2017,35(5):1208-1210.
被引量:5
1
韩世友.
补气活血方治疗缺血中风恢复期40例[J]
.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10):199-200.
2
李隐.
俞穴与头皮穴交替配穴治疗缺血中风30例[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18):45-46.
被引量:1
3
李汶阳,鲍毅梅,李玉华.
益肾调督 健脾化瘀针刺法对缺血性中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12(8):91-93.
被引量:5
4
李隐.
背俞穴与头皮穴交替配穴治疗缺血性中风[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8(20):36-37.
被引量:3
中医药导报
2007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