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西悲剧的走向与未来
被引量:
5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西悲剧风格殊异,其演变却有着共同的走向:从崇高到平凡、从外在冲突到内在冲突、从单一的结局到双重的结局。传统意义的悲剧观念不断解体,新的悲剧特征不断诞生,促使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观念的改变。悲剧的边界在移动,但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品格不会变,人的本质的必然要求与自然、与社会以及与自身的冲突与和谐是中西悲剧永恒的主题。
作者
时晓丽
机构地区
西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7-32,共6页
Literary Review
关键词
悲剧风格
中西
内在冲突
外在冲突
悲剧观念
悲剧特征
人的本质
崇高
分类号
I01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8
共引文献
82
同被引文献
16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18
1
卡斯特尔维特罗.《亚里士多德<诗学>的诠释》,《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193页.
2
刘鹗.《老残游记·自序》[M].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版.第3页.
3
张恒荣.《悲剧美学—历史的回顾与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意识》,中国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0页.
4
阿瑟·米勒.《悲剧和普通人》,载于《阿瑟·密勒论戏剧》,郭继德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8年版,第5页.
5
王富仁.悲剧意识与悲剧精神(上)[J].江苏社会科学,2001,(1):116-127.
6
亚里士多德.《诗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第29页.
7
冰心.《中西戏剧之比较》.《晨报副刊》1923年4月11—14日.
8
胡适.《文学进化观念与戏剧改良》,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2页.
9
鲁迅.《论睁了眼看》[A]..《鲁迅全集》[C].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241页.
10
赵树理.《从曲艺中吸取养料》[J].人民文学,1958,.
共引文献
82
1
顾祖钊.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中历史范畴的二重意义[J]
.文艺理论与批评,2005(1):122-131.
被引量:1
2
陈国恩.
《堂·吉诃德》与20世纪中国文学[J]
.外国文学研究,2002,24(3):123-129.
被引量:4
3
邹元江.
史诗剧:被限制戏剧的难题[J]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2001(2):24-36.
被引量:1
4
刘明贤.
试论伯林的悲剧观[J]
.学海,2005(3):123-128.
5
黄寒冰.
游走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抗战时期关于历史剧创作的论争[J]
.四川戏剧,2005(5):18-19.
6
孙兰,张泉.
谢朓诗歌的思想内容[J]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75-78.
7
余文博.
海岩小说创作中的悲剧美学[J]
.当代文坛,2005(6):42-44.
被引量:1
8
杜心源.
现代“文学自我”探索中的“九叶诗派”[J]
.学术月刊,2005,37(11):104-111.
9
刘志中.
作为古代审美范畴的“寒”[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6):6-10.
10
黄毓任.
庄子论乐:领悟人本的愉悦[J]
.求索,2005(12):125-128.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6
1
王瑞华.
中国文化的悲剧意蕴——评白先勇的悲剧观[J]
.华文文学,2000(4):62-64.
被引量:3
2
颜纯钧.
中国英雄电影的文化意味[J]
.民族艺术,1999(2):196-201.
被引量:5
3
黄会林,王宜文.
新中国“十七年电影”美学探论[J]
.当代电影,1999(5):65-73.
被引量:60
4
朱虹.
妇女文学——广阔的天地[J]
.外国文学评论,1989(1):55-58.
被引量:22
5
潘若简.
十七年新中国电影的辉煌与惨淡[J]
.电影艺术,1993(6):39-44.
被引量:8
6
李启军.
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3):1-8.
被引量:89
7
陈林侠.
电视剧改编的文化立场与意义想象——兼论电视剧《笑傲江湖》的影视改编[J]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4):61-65.
被引量:1
8
仲呈祥,周月亮.
论经典作品的电视剧改编之道[J]
.文艺研究,2005(4):5-12.
被引量:30
9
艾秀梅.
日常生活的悲剧与解救——论《红楼梦》的悲剧主题[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118-123.
被引量:7
10
张隆溪译,朱光潜著.悲剧心理学[M].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3
引证文献
5
1
李书涵.
日常悲剧——以《围城》中方鸿渐为例[J]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2023,43(S01):97-100.
2
谭本龙,胡牧.
论中美战争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以《魂断蓝桥》《乱世佳人》与中国“十七年”电影为例[J]
.电影文学,2009(13):25-26.
3
张卫东.
悲剧艺术的阐释空间——兼评《新白娘子传奇》的悲剧艺术[J]
.电影文学,2012(17):33-35.
被引量:1
4
李帅.
《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解读[J]
.电影文学,2015(6):152-154.
被引量:7
5
祖文.
神人·凡人·非人——西方悲剧主人公形象矮化现象探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6(4):144-14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黄亚菲.
平凡世界的女性之美——《平凡的世界》人物赏析[J]
.新校园(中旬刊),2017,0(7):191-191.
2
沙彤,穆阳.
路遥《平凡的世界》中三大女性角色赏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16(13):185-186.
被引量:1
3
詹歆睿.
《平凡的世界》中的三大女性形象分析[J]
.北方文学(下),2018,0(5):16-17.
4
李相宜.
浅析《平凡的世界》爱情观的演变[J]
.神州,2018,0(31):7-7.
5
黄若瑶.
《平凡的世界》中主要女性角色分析[J]
.祖国,2018,0(24):90-90.
6
魏晓桐.
中日异类婚姻女性形象对比研究——以《新白娘子传奇》和《鹤》为例[J]
.今古文创,2021(15):37-38.
7
黄晓燕.
分析《平凡的世界》女性形象[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21(18):203-204.
8
王季路.
《平凡的世界》中的三大女性角色研究[J]
.科教导刊,2016(4):143-144.
被引量:2
1
张丹飞.
试论《梧桐雨》的悲剧特征[J]
.天府新论,1997(1):70-73.
2
周海波,苗欣雨.
“鲁镇”的生存哲学——重读《孔乙己》[J]
.山东社会科学,2003(1):86-88.
被引量:7
3
冷伟宁.
解读《麦克白》的创作意义[J]
.东方企业文化,2012(B08):258-258.
被引量:1
4
王萍.
《马丁·伊登》的悲剧特征评述[J]
.芒种,2014,0(11):133-134.
5
李维屏.
论英美现代主义文学的题材与形式[J]
.外国语,1998,21(5):15-20.
被引量:10
6
陆朝林.
一曲旧时代的葬歌——浅析《茶馆》的悲剧特征[J]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2(2):22-24.
被引量:1
7
梁心玉.
浅论张爱玲作品中女性的悲剧意识[J]
.北方文学(下),2013(3):31-31.
8
朱丽丽.
谈张爱玲小说的叙事艺术与悲剧风格[J]
.荆州师专学报,1996,19(4):52-54.
9
田俊萍.
庐隐小说创作的悲剧意识及其超越[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9,21(S1):136-140.
10
安国平.
一位不懈的探索者——试论奥尼尔对古希腊与莎士比亚悲剧的继承与创新[J]
.作家,2011(12):85-86.
文学评论
2006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