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一个思想史的考查
被引量: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旨在从思想史的角度,对共和主义与自由主义这两大西方政治文化传统之间的关系做一个初步的考查。本文首先概括了古典共和主义的基本理念,然后探讨了自由主义对它的继承与超越,最后试图从中获得两点启示。
作者
刘训练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出处
《学海》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9-46,共8页
Academia Bimestris
关键词
古典共和主义
自由主义
政治理念
继承
超越
分类号
D091 [政治法律—政治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6
参考文献
61
共引文献
379
同被引文献
148
引证文献
14
二级引证文献
52
参考文献
61
1
《共和主义的复兴》.《中西政治文化论丛》,第4辑.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年.
2
Dagger, "Communitarianism and Republicanism",Handbook of Political Theory,edited by Gaus and Kukanthas,Sage Publications,2004,pp. 174-175.
3
金里卡.《自由平等主义与公民共和主义:朋友抑或敌人?》.《自由主义、社群与文化》.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4
罗尔斯 万俊人译.《政治自由主义》[M].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第307-308页.
5
Honohan, Civic Republicanism, Routledge, 2002, p. 4.
6
王天成.《论共和国—重申一个古老而伟大的传统》.《宪政主义与现代国家》.三联书店,2003年.
7
Brugger ,Republican Theory in Political Thought,Macmillan Press,1999.
8
Honohan, Civic Republicanism.
9
伍德.《美国革命的激进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102页,第105页.
10
Sellers, The Scared Fire of Freedom,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8.
二级参考文献
16
1
(英)托马斯·霍布斯[M].黎思复、黎廷弼译,《利维坦》[M],杨昌裕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2
(法)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年..
3
郭斌和 张竹明译 (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年..
4
(英)詹姆斯·哈林顿 何新译.大洋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
5
(英)昆廷·斯金纳 奚瑞森 亚方译 上卷.近代政治思想的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年..
6
姚鹏 张峰 王伟光译 (印)阿·库·穆霍帕德希亚.西方政治思想概述[M].北京:求实出版社,1984年..
7
何兆武译 (德)伊曼努尔·康德.《永久和平论》[A]..收于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年..
8
沈叔平译 林荣远校 (德)康德.《法的形而上学原理--权利的科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
9
(德)康德 上卷.《判断力批判》,宗白华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年..
10
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载于《公共论丛》第4期,北京:三联书店,1997,.
共引文献
379
1
雷磊.
法典化的三重视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2):58-76.
被引量:49
2
黄上国.
制度变迁理论的新进展[J]
.浙江社会科学,2004(4):186-192.
被引量:3
3
史美良.
法官角色的矛盾辨说[J]
.浙江学刊,2004(4):177-179.
被引量:4
4
张国清.
在善与善之间:伯林的价值多元论难题及其批判[J]
.哲学研究,2004(7):72-78.
被引量:16
5
汪永成.
政府能力的结构分析[J]
.政治学研究,2004(2):103-113.
被引量:112
6
刘松山.
违法行政规范性文件之责任追究[J]
.法学研究,2002,24(4):36-63.
被引量:56
7
郭熙保,王万珺.
市场机制、个人自由和社会机会——阿马蒂亚·森经济学说评述[J]
.山东社会科学,2004(9):17-21.
被引量:6
8
孙春晨.
经济全球化与仁爱伦理[J]
.哲学动态,2004(9):8-13.
被引量:4
9
夏锦文.
社会变迁与中国司法变革:从传统走向现代[J]
.法学评论,2003,21(1):71-79.
被引量:16
10
喻中.
关于法律意识形态的几点思考[J]
.探索,2002(2):59-63.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48
1
刘雪梅,顾肃.
探寻全球正义的法理基础——围绕罗尔斯正义理论国际意涵的争论[J]
.社会科学,2007(8):89-96.
被引量:6
2
徐友渔.
共和主义冲击波[J]
.博览群书,2006(6):88-90.
被引量:2
3
林尚立.
政治学与政治发展:中国政治学发展20年[J]
.政治学研究,1998(2):2-12.
被引量:31
4
馨元.
公民概念之演变[J]
.当代法学,2004,18(4):72-83.
被引量:15
5
何包钢.
协商民主和民主化[J]
.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07,0(4):34-39.
被引量:6
6
俞可平.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概述[J]
.教学与研究,2004(6):52-59.
被引量:16
7
陈伟.
试论西方古典共和主义政治哲学的基本理念[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6(5):19-24.
被引量:13
8
徐大同.
中西两种不同的政治思想体系[J]
.政治学研究,2004(3):23-30.
被引量:15
9
金生鈜.
道德教育与公共理性的发展[J]
.现代教育论丛,2002(6):1-6.
被引量:10
10
马德普.
历史主义的兴起及其对自由主义普遍主义的冲击[J]
.政治学研究,2003(4):65-74.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14
1
刘训练.
共和主义的复兴——当代西方新共和主义的局限与困境[J]
.国外社会科学,2007(6):58-64.
被引量:7
2
涂文娟.
共和主义宪政的理念、实践及评价[J]
.哲学动态,2009(4):35-40.
被引量:2
3
张子云.
公选义务论——公选公正的道德基础探究[J]
.伦理学研究,2009(3):70-74.
4
赵霞.
审议民主初探[J]
.科教文汇,2009(23):232-233.
5
高建,高春芽.
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30年[J]
.政治学研究,2009(3):68-75.
被引量:5
6
高建,高春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J]
.政治思想史,2010,1(4):22-38.
被引量:2
7
张维垲.
自由主义与共和主义自由观之比较分析[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2(1):50-56.
被引量:1
8
王惠颖.
公民身份理论的发展脉络及趋势[J]
.中小学德育,2013(7):4-10.
9
周萍.
汉娜·阿伦特的“行动”理论与公民德性的重申[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2):40-47.
被引量:3
10
任仕君.
共和主义的教育理念[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2):18-20.
二级引证文献
52
1
肖北庚.
在行政立法中全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求索,2021(1):151-160.
被引量:10
2
王寅丽.
“奥古斯丁范式”与当代共和主义[J]
.基督教学术,2020(2):76-90.
3
秦小建.
中国宪法体制的规范结构[J]
.法学评论,2021(2):55-69.
被引量:16
4
吕万.
论香港基本法共识的宪法社会学建构:意义、决策与机制[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3(2):72-94.
5
何增科.
简论共和与民主的关系[J]
.理论视野,2009(9):39-41.
被引量:1
6
章秀英,万斌.
论公民意识对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作用[J]
.学习与探索,2010(3):66-69.
被引量:5
7
高建,高春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西方政治思想史研究[J]
.政治思想史,2010,1(4):22-38.
被引量:2
8
杨海蛟,亓光.
中国政治学恢复以来政治思想史研究透视[J]
.政治思想史,2010,1(4):39-59.
被引量:6
9
王书成.
立宪共和之民初启蒙及反思[J]
.法学研究,2011,33(5):164-180.
被引量:1
10
王金刚,江洁,李伟,郁道银.
视频窗口控制器设计[J]
.电子技术应用,2000,26(6):20-22.
1
高卫民.
全面认识西方协商民主的发展及其理论基础[J]
.学习论坛,2008,24(2):54-57.
被引量:4
2
郭台辉.
古典共和主义公民身份的发轫与传承——兼对新共和主义者的一种批评[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3(1):90-95.
被引量:1
3
牟宇池.
卢梭法律思想中的共和逻辑[J]
.作家,2012(20):151-152.
4
刘训练.
马基雅维利与古典共和主义[J]
.政治学研究,2011(4):77-84.
被引量:11
5
李睿,冯凇.
马基雅维里的自由观[J]
.湖北社会科学,2007(5):175-177.
6
陈芊羽.
浅析古典共和主义视域下的马基雅维利政治思想[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29(15):105-106.
7
李建生,熊滨.
《联邦党人文集》:古典共和主义与自由共和主义之分野[J]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38(1):43-46.
8
刘鹏.
继承与超越: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贡献[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0(2):6-10.
9
张雪玮.
论社会主义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多重内在关联[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16(6):29-31.
10
庄三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六大规律[J]
.实事求是,2012(1):22-26.
学海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