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就业与投资
被引量: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进入新世纪,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我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就业压力不断增大。因此我国必须依靠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缩小城乡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经济的和谐发展。
作者
史锋
机构地区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机关事务管理局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01-104,共4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关键词
失业率
就业
投资
经济增长
分类号
F249.21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F832.48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177
同被引文献
28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10
1
.《中国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2001年..
2
.《中国的就业状况和政策》白皮书[Z].,2004年..
3
林毅夫,张雏迎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改革[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4
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编.云南领导干部经济工作手册[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0-2005..
5
江泽民.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13.
6
喻桂华,张春煜.
中国的产业结构与就业问题[J]
.当代经济科学,2004,26(5):9-13.
被引量:129
7
1992—2005年国家统计局公报.国家统计局2005年6月.
8
李传桐.劳动力就业与经济发展关系初探[J].经济学家,2004,7.
9
郭继严,王水锡.2001-2020年我国就业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
10
余永定.宏观调控财政打什么牌.北京.证券报,2004年4月9日.
二级参考文献
8
1
胡晓鹏,魏培东.
关于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实证分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9(3):27-33.
被引量:18
2
蔡.
二元劳动力市场条件下的就业体制转换[J]
.中国社会科学,1998(2):4-14.
被引量:139
3
蔡昉.
转轨时期的就业政策选择:矫正制度性扭曲[J]
.中国人口科学,1999(2):1-6.
被引量:14
4
邱崇明.
扩大就业规模的对策探讨[J]
.财经问题研究,1998(9):31-35.
被引量:4
5
顾建平.
中国转型经济中的隐性失业和就业制度变迁[J]
.江苏社会科学,2000(1):16-21.
被引量:8
6
胡鞍钢,杨韵新.
就业模式转变:从正规化到非正规化──我国城镇非正规就业状况分析[J]
.管理世界,2001,17(2):69-78.
被引量:245
7
赖小琼.
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1(3):42-46.
被引量:25
8
程大中.
中国服务业的增长与技术进步[J]
.世界经济,2003,26(7):35-42.
被引量:107
共引文献
177
1
陈璋,徐进.
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效应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08(12):103-105.
被引量:1
2
李宗植,吕立志.
资源环境对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J]
.经济经纬,2004,21(4):59-62.
被引量:7
3
陶秋燕,汪昕宇.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产业结构调整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23(S2):421-426.
被引量:20
4
郭上沂.
改善长江上游城镇体系的对策研究——以川渝地区城镇体系结构为例[J]
.理论与改革,2002(3):63-66.
被引量:1
5
孙家驹.
城市发展的动力、作用和趋势——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历史、现实、理论和趋势参照[J]
.求实,2002(2):24-27.
被引量:7
6
胡荣华.
我国财政支出作用及效率的统计分析——以财政支农支出为主的研究[J]
.江淮论坛,2002(5):24-28.
被引量:7
7
夏建中,姚志杰.
白领群体生活方式的一项实证研究[J]
.江苏社会科学,2005(1):139-144.
被引量:19
8
邓宇鹏,王涛生.
中国民工短缺的制度分析[J]
.经济学动态,2005(5):68-72.
被引量:26
9
衡涛,陈志国,李惠茹.
对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增长相关性的实证分析[J]
.西北人口,2005,26(4):56-58.
被引量:1
10
赵勇,张杨,高耀伟.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选目标——论“经济增长优先”转向“增加就业优先”[J]
.华东经济管理,2005,19(7):155-158.
同被引文献
28
1
任春远.
论转型期就业政策[J]
.理论界,1998(3):15-16.
被引量:1
2
胡鞍钢.
打破服务业垄断 积极创造就业岗位[J]
.湖南社会科学,2004(6):88-90.
被引量:3
3
王传荣.
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机理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05(1):28-30.
被引量:8
4
李政.
发展创业型经济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J]
.学习与探索,2005(2):194-198.
被引量:20
5
贾怀东.
寻求就业增长点[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83-85.
被引量:1
6
常进雄.
中国就业弹性的决定因素及就业影响[J]
.财经研究,2005,31(5):29-39.
被引量:41
7
生延超.
促进就业的另一种渠道——一个基于FDI资本效应与技术效应的分析框架[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5,15(4):60-64.
被引量:1
8
王传荣,朱红艳.
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J]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3):15-20.
被引量:1
9
池碧云.
从就业弹性系数来看我国的就业增长[J]
.统计教育,2006(4):50-51.
被引量:9
10
黄赜琳.
技术冲击和劳动供给对经济波动的影响分析——基于可分劳动RBC模型的实证检验[J]
.财经研究,2006,32(6):98-109.
被引量:27
引证文献
1
1
柳云飞.
就业增长的内在逻辑关系[J]
.前沿,2009(3):111-11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李景.
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及拉动效应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1,21(32):138-140.
被引量:1
1
姚发明.
金融危机中劳动力就业的路径选择[J]
.当代经济,2009,26(5):80-81.
被引量:1
2
赵炎.
关于我国就业问题的现实思考[J]
.商业经济,2003(3):1-2.
3
肖兰华.
化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应对措施[J]
.理论月刊,2003(8):152-154.
被引量:5
4
张龙.
论支持劳动力就业的财政政策[J]
.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0(14):18-20.
5
黄中发.
发挥财政在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
.财政研究,1992,8(2):25-30.
6
高俊杰.
我国失业保险若干问题探究[J]
.经济视野,2013(2):141-141.
7
扈玮蕾.
浅谈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及其对策[J]
.企业技术开发(中旬刊),2013,32(7):24-25.
8
下周股权限售股流通统计一览[J]
.股市动态分析,2011(4):36-36.
9
赵晓,李阳.
弱势人民币仍将是战略选择[J]
.华人世界,2006(8):94-95.
10
今年一季度就业形势最严峻[J]
.纺织商业周刊,2009(4):10-10.
经济问题探索
2006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