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高层次人才特征分析及薪酬策略
被引量: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薪酬策略对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应尽快树立市场导向的薪酬管理理念,进行针对性的薪酬设计,并营造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从而实现对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有效激励。
作者
丁志同
机构地区
淮阴师范学院人事处
出处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0-132,共3页
Reformation & Strategy
关键词
高校
高层次人才
特征分析
薪酬策略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作者简介
丁志同(1972~),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生,淮阴师范学院人事处处长助理,研究方向:人力资源.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3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06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20
二级引证文献
77
参考文献
7
1
行金玲.
企业如何赢得员工的忠诚[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2,7(4):71-73.
被引量:5
2
李军,于咏军.
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管理[J]
.山东社会科学,2003(3):35-37.
被引量:22
3
陈云娟.
知识型员工激励模式新探[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4,25(3):67-69.
被引量:54
4
杨韶昆.
宽带型薪酬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建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22(3):85-86.
被引量:5
5
彼得·德鲁克.21世纪管理挑战[M].三联书店出版社,2000.
6
梁冶萍.
企业和谐发展与人性化管理理念(上)[J]
.中外企业文化,2005(9):28-29.
被引量:2
7
刘昕.
从薪酬福利到工作体验——以IBM等知名企业的薪酬管理为例[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5,22(6):62-65.
被引量:30
二级参考文献
23
1
郑超,黄攸立.
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现状调查及改进策略[J]
.华东经济管理,2001,15(z1):30-33.
被引量:150
2
蒋春燕,赵曙明.
知识型员工流动的特点、原因与对策[J]
.中国软科学,2001(2):85-88.
被引量:208
3
张勉.IT企业的员工保持策略[J].人力资源,2001,(2).
4
袁益.留住人才十六招[J].人力资源,2001,(4).
5
刘军胜,薪酬管理策略指导[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6
江林.知识型员工的特点与管理[J].工业企业管理,2003,(3).
7
[美]保罗 S 麦耶斯.知识管理与组织设计[M].珠海出版社,1998..
8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A]..载《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C].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9
马库斯·白金汉.《首先,打破一切常规》[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
10
[美]雷蒙德·诺伊著 刘昕译.《人力资源管理,赢得竞争优势》(第三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共引文献
106
1
丰冠华.
中小企业薪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81-83.
被引量:25
2
黄磊.
员工流失研究[J]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4):43-46.
被引量:4
3
王继宁.
企业核心员工管理的若干问题[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05(6):39-41.
被引量:1
4
章发旺.
浅析留住知识型员工的工作体验方案设计[J]
.知识经济,2008(6):89-89.
5
贾婧.
企业基于知识型员工特征的员工保留计划[J]
.消费导刊,2008,0(7):106-106.
被引量:1
6
黄健,庄长远.
浅谈企业自助式福利计划[J]
.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4(10):63-64.
被引量:8
7
应广智,邱训荣.
企业自助式福利计划浅析[J]
.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4(4):44-47.
被引量:5
8
李志,薛艳.
我国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述评[J]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1(2):117-120.
被引量:41
9
周星.
我国企业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分析[J]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7(1):29-32.
被引量:4
10
李智伟.
关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8(2):18-20.
被引量:13
同被引文献
113
1
韩玮,张吉良.
高技能人才成长规律透视[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0):83-84.
被引量:26
2
应永胜.
发达国家高校薪酬制度解析及对我国高校薪酬管理的启示[J]
.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115-119.
被引量:13
3
徐振鲁.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5):69-71.
被引量:62
4
杨秀伟,张国梁.
高水平大学师资队伍结构分析与对策研究[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5(4):6-8.
被引量:6
5
王文智.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初探[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1):72-74.
被引量:9
6
王建中,张莉.
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再探讨[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5(S2):179-181.
被引量:9
7
杨韶昆.
宽带型薪酬管理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建立[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22(3):85-86.
被引量:5
8
胡章萍.
建立领军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机制[J]
.人才开发,2004(9):12-13.
被引量:6
9
P.G.阿特巴赫,叶志坚,周岳峰.
世界级大学的代价和好处[J]
.高等教育研究,2004,25(5):21-24.
被引量:62
10
李卫红.
实施“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 大力推进人才强校战略[J]
.中国高等教育,2004(18):3-5.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20
1
孙东超.
谈加强职业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J]
.区域治理,2017,0(2):17-17.
2
邹刚,王敬涛.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进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
.辽宁教育研究,2007(4):95-96.
被引量:7
3
南西渠.
关于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误区的探讨[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7X):100-101.
被引量:1
4
卜祥云,唐贵伍,蔡翔.
高校拔尖人才的胜任力特征及其绩效薪酬激励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2008,28(7):323-324.
被引量:4
5
何利营.
浅谈高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J]
.商业经济,2008(11):63-64.
被引量:5
6
赵炳起.
高校高层次创造性人才激励机制的建构策略[J]
.理论导刊,2009(2):98-100.
被引量:3
7
王娜.
基于胜任力的薪酬体系设计[J]
.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9(4):68-71.
8
李洪瑞,王哲,李浩.
高校高层次人才薪酬体系的国际比较[J]
.现代教育管理,2012(7):124-128.
被引量:10
9
王哲,李浩.
高校高层次人才总体薪酬的制度创新[J]
.现代教育管理,2012(10):101-106.
被引量:9
10
岳贤田.
基于胜任力的高职学生顶岗实习素质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4(4):64-6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77
1
徐珍珍,邵建东,孙凤敏.
“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双高”院校人才引进政策文本的分析[J]
.职业技术教育,2023,44(6):61-66.
被引量:7
2
胡颖禛.
“双高计划”下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对策[J]
.学园,2020(7):80-81.
被引量:3
3
王海燕.
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策略的初步研究[J]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8,11(1):56-59.
被引量:1
4
杨国祥.
关于地方高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的思考[J]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2):1-5.
被引量:2
5
陈义明.
高校人才战略经费保障机制研究[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4):30-33.
被引量:1
6
蒙正中.
关于高职院校拔尖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思考[J]
.教育与职业,2009(23):30-31.
被引量:5
7
彭玉地,汪晓辉.
中西部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与探讨[J]
.文教资料,2010(33):161-162.
被引量:2
8
刘志明,吴磊,满亚辉,吴文健.
夯实本科基础,加快生物技术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J]
.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1,34(4):98-101.
被引量:17
9
谷秀梅,杨菲,罗丹实,张德诚.
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轻工教育,2012,15(4):50-51.
被引量:1
10
赵盎.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7):234-235.
被引量:9
1
黄淑贞.
凝聚高校高层次人才的对策思考[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22(1):132-135.
2
曾憨.
组织变革中的薪酬变革[J]
.销售与管理,2008(12):115-116.
3
左志德,邓红波.
论高校高层次人才多元评价新体系的构建[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06-109.
被引量:3
4
姚发明.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大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思考[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5(2):1-5.
5
李志东.
略谈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
.铜仁学院学报,2015,17(5):98-101.
6
刘慧玲.
关于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
.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5,27(6):132-134.
被引量:1
7
赵伟,姜娜.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3):35-36.
被引量:2
8
齐庆祝.
浅析高校高层次人才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实施[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109-111.
被引量:3
9
于杨.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1-22.
10
李晴华.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经济师,2005(4):102-102.
被引量:25
改革与战略
200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