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章阐述了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意义 ,分析了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作者
李晴华
机构地区
四川师范大学
出处
《经济师》
2005年第4期102-102,104,共2页
关键词
高校
高层次人才
引进
问题对策
分类号
G451.2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2
同被引文献
135
引证文献
25
二级引证文献
91
参考文献
4
1
张伟.
浅议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J]
.经济师,2002(9):106-107.
被引量:9
2
陈发美.高校人才无序流动及对策探讨.高校人事管理研究,2003,(3).
3
眭依凡.论培养教授.人大复印资料,1996,(10).
4
高红峡.
试论高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评价[J]
.中国人才,2001(11):36-37.
被引量:6
二级参考文献
3
1
周昌忠.创造心理学[M].中国青年出版社,1985(4)
2
杨国顺.
上海高等学校高层次拔尖人才的培养与引进[J]
.上海高教研究,1997,17(6):39-41.
被引量:4
3
石磊,赵咏梅.
关于普通高校引进人才的理论探析[J]
.理论界,2001(3):45-48.
被引量:5
共引文献
12
1
周达孙.
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评价与激励机制[J]
.文教资料,2007(15):11-13.
被引量:2
2
黄青山.
论高校人才强校战略下的人才引进工作[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23(4):105-107.
被引量:5
3
系统密技E卡通[J]
.电脑爱好者,2005(4):71-71.
4
吴科明.
高校人才引进问题的探讨[J]
.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6(1):53-54.
被引量:3
5
赵盎.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分析[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27):234-235.
被引量:9
6
曾悦怡.
广东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策略研究[J]
.肇庆学院学报,2013,34(4):31-34.
被引量:3
7
施瑾欢,苏明.
大学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J]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13(5):1-4.
被引量:1
8
吴艳萍.
高职院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实践与思考[J]
.交通职业教育,2014(6):11-13.
被引量:12
9
刘选卫.
陕西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精神内动力资源分析[J]
.人力资源管理,2016(1):99-100.
10
张伟.
浅论高校高层次人才的使用与管理[J]
.经济师,2002(12):115-11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35
1
黄玉珍.
论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2):29-30.
被引量:5
2
文治禄.
黑龙江省部分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研究[J]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9,27(4):53-55.
被引量:1
3
周达孙.
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评价与激励机制[J]
.文教资料,2007(15):11-13.
被引量:2
4
徐振鲁.
高校高层次人才:概念、类型与特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40(5):69-71.
被引量:62
5
郑洪冰.
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柔性管理[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3):76-79.
被引量:18
6
王文智.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初探[J]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1):72-74.
被引量:9
7
张鼎,王立玮,朱奕远,郑青.
高校人才引进的网络化管理[J]
.嘉兴学院学报,2009,21(4):68-71.
被引量:1
8
谢村,兰华荣.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新思路[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177-179.
被引量:7
9
徐小洲,宋洪富,徐岚.
优化人才环境 推进人才强校[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52(4):40-43.
被引量:4
10
李锡炎.
论人才柔性管理[J]
.理论与改革,2004(4):125-127.
被引量:5
引证文献
25
1
岳菲.
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存在问题及其对策探析[J]
.大众标准化,2020(14):163-164.
被引量:2
2
陈英群.
高校引进人才的管理与使用问题探析[J]
.科教文汇,2007(31).
3
郑洪冰.
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柔性管理[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11(3):76-79.
被引量:18
4
李必胜.
我国高校人才引进途径、问题与对策探究[J]
.管理学家(学术版),2014(5).
5
张宝玲,王傲珩,贺丽君.
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分析[J]
.药学教育,2006,22(3):22-24.
被引量:3
6
费晓燕.
高校人才引进浅析[J]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5):41-42.
被引量:2
7
南西渠.
关于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过程中误区的探讨[J]
.新西部(理论版),2007(07X):100-101.
被引量:1
8
陈英群,骆腾,李锐.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若干对策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132-136.
被引量:4
9
谢磊,熊娇.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191-193.
被引量:1
10
雷蕾.
民办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1):102-103.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91
1
邓雯钰.
经济新常态下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优化刍议[J]
.财富时代,2019,0(10):125-126.
2
田焱,张春楼.
高等学校人才引进工作的思考[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2):46-47.
3
王少华.
关于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一些思考——结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才工作[J]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7,9(5):97-100.
被引量:3
4
陈英群,骆腾,李锐.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若干对策分析[J]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27(10):132-136.
被引量:4
5
舒珺,柳春敏,贺贯树.
高校应加强和改进人才引进与培养工作[J]
.西北医学教育,2008,16(5):954-955.
6
吕玮.
高职院校战略性人才开发与管理体系的建立及激励次优制度的安排[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1):58-59.
被引量:1
7
李佳,边亚琳,欧阳九根.
高校教师的有效管理浅析[J]
.中国教师,2007(S2).
8
张元龙,张勇.
巴墨高校高层次人才选拔培养的做法及启示[J]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3):102-106.
被引量:1
9
房坤,胡卫新.
高等院校人才引进策略探讨[J]
.文教资料,2009(16):140-141.
被引量:2
10
吴波.
浅谈高校人才引进机制如何走向合理化[J]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37-39.
被引量:1
1
陈利群.
特区高等学校加快引进高质量人才的思考[J]
.教育与经济,1993,9(2):36-37.
2
左志德,邓红波.
论高校高层次人才多元评价新体系的构建[J]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32(2):106-109.
被引量:3
3
薛冬钧.
对高校人才引进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
.中国地质教育,2004,13(4):95-98.
被引量:5
4
赵伟,姜娜.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研究[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3,34(3):35-36.
被引量:2
5
刘小平.
高校人才引进工作问题浅析[J]
.科技咨询导报,2007(9):228-228.
被引量:3
6
郝佩韦.
“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比较[J]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7,0(8):6-7.
7
梁彬.
关于高职高专院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具体做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2):4-4.
8
王文涛,黄川川.
高职院校人才引进的相关问题及对策研究[J]
.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2):3-6.
被引量:5
9
齐庆祝.
浅析高校高层次人才创新实践基地的建设与实施[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109-111.
被引量:3
10
于杨.
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J]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2):21-22.
经济师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