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药材品质与植物生物学研究的关系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从植物生物学角度探讨了药用植物有机体发育过程中,中药品质变化的规律。
作者
王义
张美萍
王春德
尹春梅
机构地区
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
出处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12-116,共5页
Journal of Jili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变异
个体发育
品质
中药材
生物学
分类号
S567.0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2
参考文献
17
共引文献
59
同被引文献
192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132
参考文献
17
1
徐颂芬,徐鸿华.
生态因素对药用植物有效成分的影响[J]
.中药材,1989,12(11):47-48.
被引量:5
2
肖小河,陈士林,陈善墉.
试论中药物种生物学研究[J]
.中药材,1989,12(7):37-39.
被引量:10
3
肖小河.
中药材品质变异的生态生物学探讨[J]
.中草药,1989,20(8):42-46.
被引量:45
4
刘鸣远,相类药材植物生物学,1995年
5
杨继祥,药用植物栽培学,1995年
6
陆顺芳,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2年,7卷,1期,7页
7
马小军,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2年,7卷,4期,151页
8
田中治,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1991年,6卷,6期,255页
9
徐炳声.
药用植物研究中的物种问题[J]
.中国中药杂志,1989,14(12):3-6.
被引量:3
10
傅克志,中国甘草野生变家植,1989年
二级参考文献
22
1
王丽华,药学通报,1979年,14卷,7期,314页
2
都恒青,中草药通讯,1976年,9期,43页
3
团体著者,中草药通讯,1976年,3期,45页
4
徐炳声,植物分类学报,1987年,25卷,1期,73页
5
谢宗万,中药材,1987年,6期,41页
6
张明英,中药材科技,1987年,25卷,4期,27页
7
赵同芳,华西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17卷,4期,332页
8
徐炳声,云南植物研究,1986年,8卷,2期,229页
9
徐利雯,中草药,1986年,17卷,5期,25页
10
李方元,特产科学实验,1985年,2期,1页
共引文献
59
1
胡继鹰,张正磷,何德刚.
柴胡种子处理对发芽及生长的影响[J]
.中药材,2004,27(8):553-554.
被引量:14
2
胡继鹰,何德刚,张正磷.
柴胡种子萌发的环境因素研究[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5):21-22.
被引量:12
3
谢小龙,王溪森,赵利,王莉,李毅.
黄芪种质资源研究进展[J]
.安徽农业科学,2005,33(1):121-123.
被引量:21
4
孟祥才,王喜军,都晓伟.
中药材GAP研究与实施的整体观[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5,19(1):18-22.
被引量:8
5
张永清,商庆新.
药用植物次生代谢与中药材GAP[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2):67-73.
被引量:17
6
肖小河,夏文娟,陈善墉.
中国道地药材研究概论[J]
.中国中药杂志,1995,20(6):323-326.
被引量:70
7
肖小河,陈士林,陈善墉.
乌头和附子生产布局研究[J]
.中国医药学报,1989,4(5):24-27.
被引量:11
8
魏建和,陈士林,魏淑秋,曹海禄,李先恩,杨成民.
北柴胡适生地分析及数值区划研究[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5,7(6):125-129.
被引量:28
9
贾蕾,孙红春,周彦珍,白宝璋,李存东.
祁白芷种子水浸液的萌发抑制效应初探[J]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6,28(1):4-7.
被引量:10
10
潘瑞乐,徐锦堂.
天麻种内变异不同类型的酯酶同工酶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1996,21(2):84-86.
被引量:9
同被引文献
192
1
孙琴,肖小河,金城,鄢丹.
中药质量控制和评价模式应多元化[J]
.中药材,2008,31(1):1-4.
被引量:48
2
史红专,郭巧生,陆树松,李辉.
不同月龄蚂蟥内在品质及最佳采收期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23):3060-3063.
被引量:14
3
邓捷圆,高广慧,赵春杰,徐鹏久.
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产地白芷中2种香豆素的含量[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04,21(5):354-357.
被引量:28
4
王艳红,郑有兰.
中药几种贝母中8种无机元素的含量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4,21(6):30-31.
被引量:5
5
袁晓,袁萍,严海燕,李建强,袁友明.
野生珍稀药用植物七叶一枝花的成分含量分析[J]
.武汉植物学研究,2004,22(6):575-577.
被引量:21
6
王兴文,罗天诰,马治安,张仁礼.
微肥对阳春砂仁质量和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6(3):1-6.
被引量:12
7
王兴文,徐崇礼,罗天诰,马治安,李学兰,张仁礼.
微肥对白豆蔻产量和化学成分影响的研究[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1993,16(4):1-5.
被引量:8
8
杨本明.
影响中药材微量元素含量的因素[J]
.中草药,1993,24(4):215-216.
被引量:19
9
孟繁莹,王铁生,王化民,赵亚惠,郭崇民.
西洋参栽培生理研究——Ⅰ.西洋参水分生理特性的研究[J]
.中草药,1993,24(7):365-368.
被引量:9
10
梅光泉.
中草药中的微量元素[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1994,11(2):25-26.
被引量:47
引证文献
8
1
陈文霞,谈献和.
中药材栽培与土壤生态因子的关系[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12):48-49.
被引量:26
2
刘洋,张佐双,贺玉林,张本刚,李先恩.
药材品质与生态因子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7,9(1):65-69.
被引量:24
3
赵金莉,邓慧颖,贺学礼.
AM真菌对河北道地药材白芷质量的影响[J]
.华北农学报,2009,24(B08):299-302.
被引量:3
4
严铸云,李羿.
中药品质研究现状与展望[J]
.成都医学院学报,2011,6(4):299-302.
被引量:12
5
王印,何忠俊,段艳涛,梁社往,熊俊芬,曾睿,范茂攀.
滇重楼根茎有效成分与土壤钾状况的关系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2012,25(3):950-953.
被引量:26
6
朱建成,尚毅,刘咏梅,叶方,谭艳.
重楼植物中无机元素研究进展[J]
.天津中医药,2018,35(2):153-156.
被引量:3
7
马丽霞,杨怀瑾,张佳,余亦婷,庄欣雅,周悦,顾薇,毛春芹,陈军,陆兔林,严国俊.
中药制剂质量与临床疗效的保障:中药品质传递过程控制[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21,27(14):222-228.
被引量:19
8
于彩莲,刘元英,彭显龙.
中草药施肥研究状况及展望[J]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34(4):478-481.
被引量:22
二级引证文献
132
1
魏蓉,王文涛,李远球,陈红锋.
土壤因子对走马胎药材质量影响的研究[J]
.中药材,2022,45(10):2297-2303.
被引量:5
2
刘锦芮,赖长江生,梁嫌,梅南菊,张彦青.
中药采收期的机理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中药材,2022,45(8):2019-2025.
被引量:16
3
陈仕高,李红梅,杨美森.
山银花土壤质量特点与应用技术[J]
.基层农技推广,2023(6):46-50.
被引量:1
4
陈仕高,李红梅.
秀山县山银花土壤酸化及其改良建议[J]
.基层农技推广,2023(3):54-57.
被引量:3
5
银玲,彭月,刘荣,陈鸿平,赵梓辰,刘友平.
产地生态环境要素与中药品质相关性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2,3(6):9-14.
被引量:29
6
侯典云,崔向波,王荔.
半夏组培苗栽培技术初探[J]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4):684-684.
被引量:2
7
盛蒂,闫广轩,刘德辉,代静玉,李辉信,胡锋.
施肥对药用菊花的产量和总黄酮、绿原酸含量的影响[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7,30(1):75-78.
被引量:11
8
孙小霞,林豪森,林瑞余,彭春华,张重义,柯玉琴,梁康迳,林文雄.
不同施肥条件对鱼腥草碳氮代谢生理指标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5):216-220.
被引量:6
9
郭彩霞,张强,洪坚平,张建杰,李彩萍.
山西省道地中药材施肥推荐管理信息系统的实现与建立[J]
.现代农业科学,2008(10):92-94.
被引量:2
10
张向东,张晓虎,翟丙年.
商洛南五味子种植区土壤肥力特征[J]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329-333.
被引量:10
1
徐立群.
合理用地栽好药材[J]
.农村实用科技,2006(6):16-17.
2
宋平顺,丁永辉,赵建邦,谢国栋,何禄仁.
甘肃省中药材资源现状与发展建议[J]
.甘肃农业科技,2012,43(11):49-51.
被引量:18
3
杨永祥,卞静朗,冯慧霞.
中药材联动生产线的组成、流程与特点[J]
.机电信息,2014(5):29-31.
4
王云彦.
巴里坤县板蓝根种植技术[J]
.农村科技,2016(11):57-58.
被引量:1
5
陈怡平,贾凤安,宋双红,王喆之.
全球CO_(2)升高背景下UV-B对黄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地球环境学报,2011,2(6):659-663.
被引量:1
6
赵国庆.
发展腾冲市中药材产业的应对措施[J]
.云南农业,2017(2):62-64.
被引量:1
7
“中药材无土栽培”项目落户安国[J]
.山西农业(致富科技版),2007(12):13-13.
8
柳小兰,张清海,林绍霞,何腾兵,林昌虎.
土壤化学特性对中药材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J]
.贵州科学,2013,31(5):55-60.
被引量:8
9
银玲,彭月,刘荣,陈鸿平,赵梓辰,刘友平.
产地生态环境要素与中药品质相关性研究[J]
.中药与临床,2012,3(6):9-14.
被引量:29
10
康传志,周涛,郭兰萍,朱寿东,肖承鸿.
根及根茎类中药材商品规格及等级标准的划分现状分析[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8):217-220.
被引量:16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199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