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中药采收期的机理与控制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中药材的合理采收是实现高产、高质的有效途径,但目前尚未形成系统的中药材采收与控制理论。该文归纳分析了与中药采收密切相关的四个因素,即外观性状、气候地域、药效成分和经济效益。在机理层面阐释了中药材颜色、大小、形状、气味、生态、成分含量及经济效益等指标对中药材加工、生长年限、质量等级及资源合理利用的影响,从而引导科学、合理采收,有助于避免抢采、抢收或延迟采收、停滞利用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中药采收期的控制方法,主要提倡将“辨状论质”理论与“化学成分/药效物质”等现代科学技术融合,本着“产量大、质量佳、获益好”的原则,分别在种养、采收、干燥、贮藏工艺等多个环节建立中药采收期的控制体系,以便实现“辨性采收”、稳定药效、引领市场的目的。
出处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019-2025,共7页 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8YFC17061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2074012)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ZZ13-YQ-090-C1) 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I2021A05051) 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团队项目(201927)
作者简介 刘锦芮(1997-),女,在读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药食同源物质研究与开发,E-mail:liujinrui815@163.com;通讯作者:赖长江生,Tel:010-64087469,E-mail:laichangjiang44@126.com;通讯作者:张彦青,E-mail:zhyqing@tjcu.edu.cn。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6

二级参考文献488

共引文献487

同被引文献443

引证文献20

二级引证文献34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