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84-191,共8页
Studies of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同被引文献176
-
1杨奎松.评《抗美援朝战争史》[J].史学月刊,2001(6):25-35. 被引量:4
-
2王桧林.论“十五年中日战争”与“八年抗战”[J].抗日战争研究,2009(1):20-25. 被引量:8
-
3赵德芹,高凡夫.建国后对日索赔长期搁置的原因探析[J].长白学刊,2007(6):125-128. 被引量:4
-
4俞国.1942—1943年宋美龄访美新探[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3(6):107-109. 被引量:2
-
5熊沛彪.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外交及战略意图——兼论南京国民政府的对策[J].历史研究,1998(4):70-87. 被引量:4
-
6宋强,秦志.评《美国对亚太政策的演变,1776—1995》[J].历史研究,1997(3):189-191. 被引量:1
-
7张宪文.民国史研究述评[J].历史研究,1995(2):156-164. 被引量:7
-
8虞和平.近代商会的法人社团性质[J].历史研究,1990(5):39-51. 被引量:20
-
9陈红民.九一八事变后的胡汉民[J].历史研究,1986(3):90-107. 被引量:7
-
10刘建皋.改组派初探[J].历史研究,1981(6):153-170. 被引量:4
引证文献15
-
1臧运祜.七七事变以前的日本对华政策及其演变[J].抗日战争研究,2007(2):1-29. 被引量:17
-
2曾景忠.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有未下定抗战决心[J].民国档案,2008(1):82-87. 被引量:8
-
3李庆刚.近年来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事件研究的新进展[J].教学与研究,2008(5):86-93. 被引量:2
-
4李庆刚.近年来中共党史若干重大事件研究的新进展[J].高校社科动态,2008(3):14-21.
-
5宋志勇.宏观视野下的精细之作——简评《近代日本亚太政策的演变》[J].抗日战争研究,2010(1):150-154.
-
6曾景忠.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再研讨[J].社会科学战线,2010(4):100-110. 被引量:11
-
7程舒伟.关于抗日战争开端问题的几点认识[J].社会科学战线,2010(4):111-116. 被引量:6
-
8臧运祜.中日战争可以避免吗?——兼论“从九一八到七七”的连续性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2011(2):5-13. 被引量:4
-
9孙宜芳.“十四年抗战”的学理依据——基于“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观点之争的分析[J].长白学刊,2019(1):135-141.
-
10张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国民党政权——史学界对1928-1932年民国政治史的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6):102-114.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47
-
1虞和平,无.2007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综述[J].近代史研究,2008(6):82-99. 被引量:1
-
2洪岚.南京国民政府的国联外交(1937-1941)[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81-86. 被引量:3
-
3左双文,王杰.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华民国外交史研究[J].史学月刊,2010(1):5-16. 被引量:4
-
4曾景忠.中国抗日战争开端问题再研讨[J].社会科学战线,2010(4):100-110. 被引量:11
-
5臧运祜.中日战争可以避免吗?——兼论“从九一八到七七”的连续性问题[J].抗日战争研究,2011(2):5-13. 被引量:4
-
6刘景岚,程舒伟.试论“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社会的性质[J].社会科学战线,2011(8):15-19. 被引量:3
-
7刘宝军.中国当代史研究中的史料问题[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32(2):26-29. 被引量:2
-
8舒畅.新世纪以来关于张国焘“南下”问题研究综述[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32(1):120-122. 被引量:1
-
9孙宜芳.“十四年抗战”的学理依据——基于“八年抗战”与“十四年抗战”观点之争的分析[J].长白学刊,2019(1):135-141.
-
10张静.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的国民党政权——史学界对1928-1932年民国政治史的研究述评[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2014,51(6):102-114. 被引量:3
-
1泠风.伊斯坦布尔&雅典[J].汽车与安全,2004(11):64-69.
-
2余毛毛.望得见湖的墓地[J].中国新闻周刊,2012(18):93-93.
-
3小洁.我太忙乱了[J].数学大王(超级脑力),2011(6):4-7.
-
4逄立左.儒雅创业亦风流——记沈阳强风集团公司董事长康宝勋[J].领导文萃,1995,0(6):75-77.
-
5曾宜.千金散尽“平常”心[J].今日中国,1995,44(1):33-35.
-
6裴丹青.西医东渐与晚清社会的医学变迁——以《点石斋画报》为中心[J].图书情报论坛,2008(2):64-67.
-
7杨镰.世纪话题——楼兰[J].文史知识,2004(5):27-32.
-
8史本恒.史前人类建筑方式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以胶东半岛为例[J].四川文物,2012(1):37-44. 被引量:2
-
9飓风“艾琳”致美国史无前例大疏散[J].新华月报,2011(18):28-29.
-
10交河故城 世界上最完美的废墟[J].新疆画报,2010,0(7):4-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