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从大庆联谊股东诉讼案谈中国证券民事赔偿制度的构建
被引量:
2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从2002年1月起,我国法院开始受理投资者起诉进行虚假信息披露的上市公司和中介机构的民事纠纷案件。我国法院主要采用共同诉讼形式来处理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虽然具有合理性,但并没有完全解决单独诉讼形式带来的弊端,解决问题的思路应是借鉴美国证券民事诉讼中所广泛采用的集团诉讼方式。
作者
郭锋
机构地区
中央财经大学
出处
《法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3-156,共4页
Law Science Magazine
关键词
证券民事赔偿
构建
分类号
D922.287 [政治法律—经济法学]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作者简介
郭锋(1962-),男,汉族,四川人,中央财经大学财经法律研究所所长、教授。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62
同被引文献
627
引证文献
27
二级引证文献
302
参考文献
11
1
D.L.Ratner:Securities Regulation (4^thed.),P.143.
2
Jonathan C. Dickey, Marcia Kramer Mayer: Effect on Rule 10B-5 Damages of the 1995 Private Securities Litigation Reform Act: A Forward-Looking Assessment, The Business Lawyer, Vol. 51.
3
H. R. CONF. REP. No. 369, 104th Cong, 1st Sess. 42 (1995).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第30条.,..
5
郭锋.
虚假陈述侵权的认定及赔偿[J]
.中国法学,2003(2):95-99.
被引量:43
6
Robert Charles Clark, Corporate Law, at 332.
7
Richard W. Jennings, Harold Marsh. Jr, John C. Coffee Jr. & Joel Seligman, Securities Regulation, at 1149-54.
8
James D. Cox, Roher W.Hillman & Donald C. Langevoort, Securities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at 754-5.
9
Richard W. Jennings, Harold Marsh. JR, John C. Coffee JR.&Joel Seligman, Securities Regulation, 8th.ed, at 883.
10
TSC Industries, Inc. v. Northway, Inc. James D. Cox, Rober W. Hillman & Donald C. Langevoort, Securities Reg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at52-53.
二级参考文献
9
1
(1837)3 Bing N.C.468,455,4 Scott 244.
2
Hazell v. British Transport Commission, [1958] 1 W.L.R.169,171.
3
[美]罗伯特·考特等.《法和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页.
4
Corporation v. Muir (1943) A .G .448,457.
5
《美国标准公司法》第8·30条.
6
SEC. ACT. Release. NO . 6333(Aug. 6. 1961).
7
TSC. Indus. v. Northway, 426. v. s. 438,96. s. ct. 2126(1976).
8
张明远.《美国的证券民事诉讼制度》,郭锋.《证券法律评论》总第2期,法律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418-420页.
9
J·D·COX,and others:Securities Reuulation (Cases and Materials) ,pp.816- 817.
共引文献
62
1
何昕.
股票与债券市场虚假陈述损失计算逻辑的比较分析[J]
.证券法苑,2021(1):345-359.
被引量:2
2
龙非.
美国证券欺诈案件中“损失因果关系”的证明责任[J]
.证券法律评论,2020(1):373-393.
被引量:1
3
苗萍.
何为“误导”:证券市场误导性陈述之识别[J]
.中财法律评论,2022(1):73-92.
4
马君慧,凌然.
改革开放四十年与虚假陈述研究[J]
.金融服务法评论,2019(1):196-220.
5
李明辉.
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认定[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4(4):107-116.
被引量:6
6
李明辉,刘笑霞.
注册会计师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归责探析[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4,24(9):30-33.
被引量:5
7
胡永庆.
证券欺诈民事赔偿案件中集团诉讼模式之构建[J]
.比较法研究,2004,18(4):105-120.
被引量:12
8
朱有彬,曾国栋.
论律师参与公益诉讼[J]
.法学,2006(1):150-153.
被引量:4
9
尚文彦.
证券业务律师对第三者的民事责任之法律基础——以比较法实证研究为进路[J]
.兰州学刊,2006(6):206-208.
10
王福华.
代表人诉讼中的利益诉求[J]
.法学,2006(6):3-10.
被引量:17
同被引文献
627
1
刘为民,衣淑玲.
论现代商法的独立性[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65-67.
被引量:2
2
顾功耘.
独立董事遭遇制度缺失尴尬[J]
.检察风云,2005(18):54-55.
被引量:1
3
梁山.
提单物权效力推定论[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5,17(1):36-52.
被引量:4
4
刘昕,鲁世平.
提单项下之抗辩权研究[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5,17(1):83-99.
被引量:3
5
韩立新.
船舶污染造成的海洋环境损害赔偿范围研究[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5,17(1):214-230.
被引量:14
6
邓丽娟,王大荣.
海事赔偿责任限制抗辩权论[J]
.中国海商法年刊,2005,17(1):240-257.
被引量:7
7
郭雳.
美国证券集团诉讼的制度反思[J]
.北大法律评论,2009,10(2):426-446.
被引量:55
8
黄韬.
股东网络投票:制度安排与现实效果[J]
.清华法学,2008,2(6):105-114.
被引量:14
9
汤欣.
私人诉讼与证券执法[J]
.清华法学,2007,1(3):92-117.
被引量:57
10
徐明,蒋辉宇.
外国公司在我国证券发行与上市的法律问题[J]
.东方法学,2009(2):76-83.
被引量:15
引证文献
27
1
何玲瑜.
论证券集团诉讼补偿功用的强化——基于对美国证券集团诉讼新近发展的反思[J]
.中财法律评论,2020(1):145-170.
被引量:1
2
汪洋.
论我国证券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J]
.重庆行政(公共论坛),2008,9(2):100-102.
被引量:4
3
王保树,朱慈蕴.
在发展中追求卓越——2006年商法学研究述评[J]
.中国法学,2007(2):145-158.
被引量:9
4
肖建国,谢俊.
示范性诉讼及其类型化研究——以美国、英国、德国为对象的比较法考察[J]
.法学杂志,2008,29(1):33-37.
被引量:28
5
张胜前,魏俊辉.
论我国证券市场监管中的问题及对策[J]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1(1):39-42.
6
刘振.
关于证券市场系统风险所致损失数额的认定[J]
.人民司法,2008(11):14-17.
被引量:8
7
刘毅,张谷.
示范诉讼及其在我国审判实践中的运用[J]
.人民司法,2009(11):44-50.
被引量:6
8
罗斌.
我国证券群体诉讼实践形式的理论分析——“大庆联谊案”、“银广夏案”、“东方电子案”诉讼形式比较[J]
.法学杂志,2010,31(5):116-119.
被引量:6
9
周友苏,蓝冰.
证券行政责任重述与完善[J]
.清华法学,2010,4(3):61-74.
被引量:17
10
应品广.
论经济法理念对行政诉讼体制的冲击和渗透——以反垄断行政诉讼为视角[J]
.学术探索,2011(1):55-65.
被引量:8
二级引证文献
302
1
蒋露.
内幕交易损害赔偿的获利交出救济[J]
.证券法苑,2024(1):74-92.
2
任妍姣.
证券民事赔偿责任优先:如何以“罚没收入反哺”为出路?[J]
.证券法苑,2021(4):154-170.
3
汤欣,陈思含.
上市公司及“关键少数”的行政责任界分[J]
.证券法苑,2021(4):24-43.
4
李文莉,李子为.
信息披露重大性要求的判断标准与路径选择[J]
.证券法苑,2020(3):245-273.
被引量:2
5
缪因知.
证券虚假陈述与投资者损失因果关系否定的司法路径[J]
.证券法苑,2020(3):76-95.
被引量:7
6
程红星,牛广济,王超.
操纵证券市场侵权责任因果关系认定研究[J]
.证券法律评论,2024(1):550-571.
7
唐家南.
证券特别代表人诉讼调解机制的建构路径研究[J]
.证券法律评论,2022(1):545-564.
被引量:1
8
李泽军,巫文勇.
全面注册制下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困境及破解进路——以康美药业案为切入点[J]
.证券法律评论,2022(1):525-544.
被引量:1
9
郑乾.
特别代表人诉讼择案环节优化的可行路径[J]
.证券法律评论,2022(1):508-524.
被引量:1
10
孙宏涛,裴健博.
我国先行赔付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J]
.证券法律评论,2020(1):294-312.
被引量:4
1
韩时.
“大庆联谊案”:马拉松审理开局[J]
.中国石油石化,2002(9):48-49.
2
顾晶晶.
证券市场中虚假信息披露民事责任初探[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3(2):31-35.
被引量:1
3
鲁岩岩.
浅论我国证券市场中虚假信息披露的民事责任[J]
.地方财政研究,2008(2):54-57.
4
刘勘.
证券民事赔偿路漫漫[J]
.证券导刊,2004,0(19):76-76.
5
李静,刘谊军.
对最高人民法院《受理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通知》的几点思考[J]
.广东法学,2002(4):27-30.
6
胡改蓉.
证券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构建[J]
.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7(3):142-148.
被引量:14
7
常健.
试论证券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裁判标准——以大庆联谊案的审理进程为中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0(6):49-55.
被引量:6
8
俞禾.
大庆联谊案:股民胜诉后再起争议[J]
.新闻周刊,2004(31):42-43.
被引量:1
9
孙增艳.
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信息披露问题及其对策[J]
.理论界,2005(1):170-171.
被引量:1
10
金彧昉,周勤业,李若山.
关于我国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法律责任鉴定分析——从投资者诉大庆联谊案看我国证券市场民事诉讼审理难点[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42(5):796-802.
被引量:4
法学杂志
200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