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蔡元培的文化观与教育观
被引量: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以其中西融会的文化观为基础的。他的文化观孕育了他对教育的独特理解,他的 教育观又使文化观得到了凸显。他的教育观主要体现在“世界观教育”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两个层面。
作者
刘东方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6-48,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蔡元培
文化观
教育观
分类号
G40-09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作者简介
刘东方(1968-),男,山东海阳人,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研究生,聊城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从事近现代文学史及教育史研究。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9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5
1
佛克马·蚁布恩.文化研究与文化参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17.
2
蔡元培.对于新教育之意见[A]..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
蔡元培.世界观与人生观[A]..蔡元培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120.
4
蔡元培.致《公言报》函并答林琴南函[A]..蔡元培全集(第1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4.79.
5
罗家伦,马星野(伟).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选刊)——“五四”领导人之一罗家伦自述五十八年前旧作首次公开发表[J]
.鲁迅研究月刊,1990(5):52-57.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9
1
陶阳.
作为文化行动的公共交往——对清末学堂学生的生活史考察(1900—1911)[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1):1-56.
被引量:1
2
陈方竞.
“校”与“刊”相结合的北京大学透视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萌生根基的再认识[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29-44.
被引量:3
3
马芸芸.
蔡元培倡导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原因浅析[J]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4):36-40.
被引量:1
4
卢毅.
试析章门弟子的内部分化[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6):78-82.
被引量:2
5
吴民祥.
蔡元培的“悖论”——中国近代大学的学术诉求及其困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0,31(3):111-118.
被引量:4
6
赵梦颖.
蔡元培北大时期“陋俗”改革探析[J]
.兰台世界(上旬),2012(5):17-18.
7
田正平,杨晓.
辛亥革命与中国教育近代化[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32(1):5-13.
被引量:8
8
杨涛.
北洋政府时期大学无序发展的制度演进及成因[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3(3):44-51.
9
陈方竞.
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发生根基的再认识(上)[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5):1-9.
同被引文献
13
1
傅长禄.
蔡元培与中西文化[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4,34(5):8-14.
被引量:6
2
王炜.
试论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在西方高等教育中的冲突与整合[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4):69-72.
被引量:3
3
汤广全.
论蔡元培的中庸观[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2):7-11.
被引量:1
4
欧文·白璧德.文学与美国大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6-37,46.
5
冯桂芬.校郡庐抗议[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266.
6
乔治·萨顿.科学的生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7
郑瑜,胡芳.
加强高等学校人文教育的实现途径[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5(9):32-34.
被引量:3
8
海伦·杜卡斯 巴纳弗·霍夫曼 高志凯 译.爱因斯坦谈人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
9
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0
丁钢.文化的传递与煊变[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225-227.
引证文献
2
1
王璇.
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1):86-86.
2
罗丽,金波.
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二维思路[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80-85.
1
李健,翁再红.
自身的合法化:论蔡元培美育的理论基石[J]
.新疆社科论坛,2004(4):11-13.
2
郑航.
走向中西融会──《学校道德教育原理》评介[J]
.教育发展研究,2001,21(3):87-87.
3
顾明华,崔伟.
以易学视域下的协同创新理念促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J]
.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4,28(1):46-48.
4
刘宝军.
入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与对策[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1):63-64.
被引量:3
教育探索
2005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