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蔡元培时代的北京大学与五四运动(选刊)——“五四”领导人之一罗家伦自述五十八年前旧作首次公开发表
被引量: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以一个大学来转移一时代学术或社会的风气,进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的青年思想,恐怕要算蔡孑民时代的北京大学。北京大学现在已经有三十二年的历史。
作者
罗家伦
马星野(伟)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0年第5期52-57,共6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北京大学
五四运动
青年思想
学术
蔡元培
罗家伦
文学革命
陈独秀
领导人
京师大学堂
分类号
I210.97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6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66
1
刘铁芳,曹婧.
公共生活的开启与学校教育目标的提升[J]
.教育研究与实验,2012(6):1-7.
被引量:12
2
陈方竞,刘中树.
对五四新文学发生及源流的再认识[J]
.文艺研究,1999(2):59-68.
被引量:7
3
张汝伦.
哲学的生命[J]
.读书,1996,0(1):56-60.
被引量:3
4
廖申白.
私人交往与公共交往[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74-79.
被引量:23
5
郑振铎.《研究中国文学的新途径》..《中国文学研究》.商务印书馆,1927年.第12页.
6
[1]蔡元培.辞北大校长职出京启事[N].北京大学日刊374号,1919-05-09.
7
[3]王晓明.批评空间的开拓[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8.
8
[4]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卷[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9
[8]高平叔.蔡元培年谱长编(中)[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10
[11]林纾.再答蔡鹤卿书[N].公言报,1919-03-24.
引证文献
7
1
陶阳.
作为文化行动的公共交往——对清末学堂学生的生活史考察(1900—1911)[J]
.中国教育:研究与评论,2020(1):1-56.
被引量:1
2
陈方竞.
“校”与“刊”相结合的北京大学透视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萌生根基的再认识[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2):29-44.
被引量:3
3
刘东方.
蔡元培的文化观与教育观[J]
.教育探索,2005(12):46-48.
被引量:2
4
卢毅.
试析章门弟子的内部分化[J]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7(6):78-82.
被引量:2
5
赵梦颖.
蔡元培北大时期“陋俗”改革探析[J]
.兰台世界(上旬),2012(5):17-18.
6
杨涛.
北洋政府时期大学无序发展的制度演进及成因[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2,23(3):44-51.
7
陈方竞.
对五四新文化、新文学运动发生根基的再认识(上)[J]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6(5):1-9.
二级引证文献
8
1
高晓瑞.
师门内外:论章门弟子的合作与矛盾[J]
.大西南文学论坛,2023(1):182-194.
2
王璇.
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的文化价值取向研究综述[J]
.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1):86-86.
3
罗丽,金波.
中国高等教育的文化二维思路[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4(3):80-85.
4
孟庆丽,张煜.
汪东词学研究述评[J]
.中国韵文学刊,2021,35(4):75-81.
5
隗静秋,严佳馨,王琦然.
犹向书林努力来:基于张元济书信网的公共交往研究[J]
.未来传播,2023,30(3):68-80.
被引量:2
6
陈方竞.
“梦”与“境遇”:《呐喊》、《彷徨》的重新解读(下)[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5):1-10.
被引量:1
7
陈方竞.
历史、现状、趋向:2002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述评[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1):252-287.
被引量:2
8
陈方竞.
“梦”与“境遇”:对《呐喊》、《彷徨》的重新解读(上)[J]
.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4):1-9.
被引量:1
1
孙丹.
试述蒋光慈笔下知识青年思想的“转型”[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6):178-179.
被引量:1
2
崔艳.
悄女士要抗议[J]
.人生与伴侣(智慧),2017,0(4):53-53.
3
原振侠.
茶壶男人与牙刷男人[J]
.茶(健康天地),2010,0(5):77-77.
4
高明勇.
罗家伦:研究批评,建设舆论[J]
.青年记者,2016(25):94-94.
5
冯夏根,胡旭华.
罗家伦与文学革命[J]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1(1):59-63 139.
被引量:1
6
汤抱明.
大师的坚守与雅量[J]
.幸福(下),2012(4):21-21.
7
谢冕.
一百年的青春[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1998(11):107-108.
8
马瑜.
在文学作品中探析当今教授的灵魂困境[J]
.芒种,2012(24):32-33.
9
张用蓬.
鲁迅与新潮社[J]
.鲁迅研究月刊,2001(3):67-70.
被引量:1
10
施立松.
有爱不觉天涯远[J]
.北方人,2012,0(4):19-20.
鲁迅研究月刊
1990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