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添加剂对丹参酚酸B水溶液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曲桂武
岳喜典
李桂生
机构地区
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烟台大学药学院
出处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54-1655,共2页
Chinese Traditional and Herbal Drugs
关键词
添加剂
丹参酚酸B
水溶液
稳定性
丹参
中药材
中药化学
分类号
R284 [医药卫生—中药学]
作者简介
曲桂武(1972-)男,山东诸城人,药物化学硕士,目前于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从事天然药物的研究工作。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6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97
参考文献
2
1
郭利平,高秀梅,张萌,史红,张伯礼.
丹酚酸B预处理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延迟保护作用研究[J]
.天津中医,2002,19(1):41-42.
被引量:27
2
Sun L S Wu H Y Xu J P.Effect of salvianolic acid B on hemorheological properties in rabbits [J].微循环学杂志社,2003,13(1):19-20.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朱方,马宁.
缺血预处理保护心肌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J]
.心血管病学进展,1998,19(4):214-217.
被引量:8
2
郑惠珍,王述恒,符明桂,姜志胜,唐朝枢,刘乃奎.
一氧化氮在培养的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中的作用[J]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1998,14(6):664-668.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26
1
闫瑾,崔志清.
丹参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述略[J]
.中医药学刊,2004,22(9):1725-1726.
被引量:39
2
郭利平,杜嵘,张萌,高秀梅,商洪才.
丹酚酸B预适应对缺氧/复氧损伤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蛋白激酶C mRNA表达的影响[J]
.天津中医药,2004,21(4):325-327.
被引量:14
3
刘永平.
中药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J]
.承德医学院学报,2005,22(3):241-243.
被引量:1
4
杜嵘,张萌,郭利平,高秀梅,商洪才.
丹酚酸B预适应对心肌细胞保护在蛋白激酶C转导途径中的作用[J]
.天津中医药,2005,22(5):420-422.
被引量:1
5
商洪才,张伯礼.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治疗现状及中医药的前景和策略[J]
.天津中医药,2005,22(6):523-525.
被引量:12
6
张晓文,宋清,徐志伟.
内源性保护对中医药研究的启发和意义[J]
.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1):14-17.
被引量:6
7
刘杰,高秀梅,王怡,张伯礼.
丹酚酸B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作用分子机制研究[J]
.中草药,2006,37(3):409-412.
被引量:22
8
李佑生,马宇滢,王文健.
丹酚酸的心血管系统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4(9):791-793.
被引量:24
9
刘永平,宋成军,赵淑敏,韩莉,马卫军,刘胜.
SSTF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超微结构及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9):677-679.
10
杨娅,邹德荣,周曾同.
丹酚酸B对口腔癌的化学预防作用[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10):1122-1126.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3
1
张荣泉,王德仁,张蓉.
丹参水溶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J]
.中药材,2001,24(11):818-819.
被引量:20
2
Chun Bo AI Lian Niang L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jing 100050,China.
SALVIANOLIC ACID G,A CAFFEIC ACID DIMER WITH A NOVEL TETRACYCLIC SKELETON[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1991,2(1):17-18.
被引量:10
3
李朝霞,王地.
丹参水溶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
.北京中医,2004,23(3):176-178.
被引量:57
4
杨旭辉,朱敏恒,吴越.
植物源性天然抗氧化成分研究进展[J]
.农垦医学,2004,26(4):298-300.
被引量:21
5
岳喜典,曲桂武,李桂生,臧玉红,池振明.
丹参酚酸B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研究[J]
.中草药,2005,36(2):205-207.
被引量:19
6
王凤美,李磊,柳先平,王小如,黎先春.
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提取及其HPLC法测定[J]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2004,18(B12):62-64.
被引量:42
7
李静,何丽一,宋万志.
丹参中水溶性酚酸类成分的薄层扫描测定法[J]
.药学学报,1993,28(7):543-547.
被引量:65
8
宋廷生,王步玲.
天然抗粉刺霜的研制[J]
.日用化学工业,1994,24(6):11-13.
被引量:14
9
严常开,刘惟莞,曾繁典,朱秀华.
口服和静注丹参素在兔体内的药动学[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5,25(3):251-253.
被引量:15
10
张军,王凤云,詹丽玲,赖小平.
丹参药材提取液中丹酚酸B稳定性影响因素的考察[J]
.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0):789-790.
被引量:65
引证文献
8
1
周永传,戴洁婷,韩伟.
丹参酚酸B水提取动力学研究进展[J]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9(2):106-110.
被引量:4
2
张晓川.
丹参的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及其在化妆品领域中应用和发展[J]
.牙膏工业,2009,19(4):35-37.
被引量:8
3
朱金墙,闫晨,康立源.
丹酚酸B的稳定性及其降解机理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12):113-115.
被引量:32
4
陆小华.
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103-105.
被引量:14
5
吴燕燕,薛俊超,曹蔚斌,高珏雅.
维生素C和pH值对丹参酚酸B稳定性的影响[J]
.浙江中医杂志,2014,49(8):618-619.
被引量:3
6
黄世超,瞿海斌.
丹酚酸B稳定性研究进展[J]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32(5):644-648.
被引量:29
7
黄世超,潘坚扬,瞿海斌.
丹参素和原儿茶醛对丹酚酸B降解规律的影响研究[J]
.中草药,2016,47(18):3181-3186.
被引量:9
8
陈影,吴婷,姜超,袭晓昀,张倩,戴国梁,许美娟,居文政.
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4种中药注射液中9种丹参酚酸[J]
.中成药,2021,43(3):590-59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97
1
韩林辛,倪键,玄律,窦津晶.
刺五加水煎煮提取动力学模型的建立[J]
.中成药,2011,33(2):240-245.
被引量:13
2
吴声振,雷凯君.
两煎常压煎药机不同煎煮条件对复方丹参汤剂质量的影响[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5):519-521.
被引量:4
3
陆小华.
不同炮制方法对丹参药材中丹酚酸B的影响[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18(2):103-105.
被引量:14
4
范步高,徐国生.
丹参滴注液制备工艺中的碱处理工艺优化研究[J]
.中国执业药师,2012,9(1):15-19.
5
王璐,李顺祥,彭栋梁,伍新滨,阳佑华,黄丹.
HPLC法测定心脑葆泰口服液中丹参素的含量[J]
.湖南中医杂志,2012,28(2):111-112.
被引量:1
6
李雪梅,尤献民,梁茂新.
月安煎不同配伍对丹酚酸B提取率的影响[J]
.中草药,2012,43(5):926-928.
7
叶剑.
丹参的药用成分与药理作用探析[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5):71-73.
被引量:55
8
程夏倩,张文婷,程维明,赵维良.
RP-HPLC法同时测定冠脉宁片中葛根素和丹酚酸B[J]
.中成药,2012,34(12):2355-2358.
被引量:6
9
张雪霁,黄鑫,江振洲,肖熠,刘冠兰,张陆勇.
丹酚酸B在大鼠全血和血浆中的稳定性比较研究[J]
.药学与临床研究,2013,21(3):215-217.
被引量:1
10
张慧杰,任晓亮,崔明磊,蒲位凌,马思萌,戚爱棣.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中主要成分的降解动力学分析[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14):1-5.
被引量:7
1
刘因华,赵远,郭世民.
浅谈中药方剂有效组分的研究思路[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S1):42-45.
被引量:2
2
卢秀霞,关杏英,蔡慧娴,肖海媚,陈桂添,何琳.
HPLC法测定黄芩苷自微乳中黄芩苷的含量[J]
.广东药学院学报,2015,31(3):341-344.
被引量:1
3
黄健,徐秋香,周惠君.
建络合剂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120例[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2):194-195.
4
周茂金,苏美英,刘昌孝.
丹参素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3,34(10).
被引量:29
5
庄国喜,张朝晖,吴立云,王强,徐珞珊.
12种海龙、海马类药材中吲哚的含量比较[J]
.中药材,1999,22(4):170-171.
被引量:3
6
许洁,赵继会,王菊,冯年平,谭蓉,刘颖.
冬凌草甲素水溶液稳定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9,34(1):47-49.
被引量:7
7
于燕燕,赵继会,冯年平,翁海挺,张永太,施晓琴.
鬼臼毒素水溶液稳定性研究[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1):80-82.
被引量:4
8
杨宇,夏建龙,陈刚,杨挺,蔡平.
益气活血方抗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国中医急症,2016,25(1):39-41.
被引量:4
9
苏燕评,石冬梅,范振东,廖凯君,俞昌喜.
钩吻素子的基本理化性质及其水溶液稳定性[J]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3,47(4):195-198.
被引量:5
10
吴婉莹,果德安.
丹参中总酚酸的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与富集[J]
.中草药,2008,39(6):862-864.
被引量:8
中草药
2005年 第1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