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台湾中产阶级形成及发展趋向浅析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产阶级的形成是世界各地现代化进程中的普遍现象,但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其所处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不同,中产阶级产生的条件和构成也不完全相同。台湾的中产阶级是台湾特有的政经背景的产物,随着台湾社会政治经济条件的变化,它也将发生相应的变化。
作者
蔡秀玲
机构地区
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出处
《台湾研究》
CSSCI
2005年第4期44-48,共5页
Taiwan Studies
关键词
台湾
发展趋向
阶级形成
中产阶级
经济条件
社会政治
现代化进程
政治背景
国家
分类号
D031 [政治法律—政治学]
G222.3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47
同被引文献
74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5
1
恩格斯.《反杜林论》[A]..《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C].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54页.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2册[M].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653页.
3
台湾“行政院主计处”编印.“台湾劳工统计月报”,1986,(147):20-20.
4
晓晨.《台湾社会结构状况》[Z].中华文化书院,2000年3月9日..
5
南强.《台商逐鹿中原,快马加鞭前进大上海》[N].台湾《工商时报》,2002年1月15日.
共引文献
47
1
谢伯端.
正确认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历史地位和历史意义——兼评当前劳动和劳动价值论研究中理论前提的误区[J]
.理论前沿,2002(14):30-32.
被引量:1
2
张建军.
论《费尔巴哈论》中“唯物主义”的双重语义——为恩格斯辩护[J]
.江海学刊,2004(6):17-22.
被引量:3
3
胡玉鸿.
西方三大法学流派方法论检讨[J]
.比较法研究,2005,19(2):20-32.
被引量:33
4
奚兆永.
关于“价值”和“剥削”范畴的再探讨——对许成安《对“价值”和“剥削”范畴内涵的探讨》一文的商榷[J]
.现代经济探讨,2005(7):19-23.
5
高国荣.
环境史学与跨学科研究[J]
.世界历史,2005(5):102-112.
被引量:14
6
陈恩.
新世纪台商的政治生态变化和政党认同价值取向探析[J]
.东南亚研究,2005(1):43-47.
被引量:3
7
尹保云.
现代化进程中生产方式的“连接”——进化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与不足[J]
.学术界,2006(3):25-35.
被引量:4
8
于金富.
马克思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方式[J]
.中州学刊,2006(4):38-41.
被引量:3
9
熊元义,彭松乔.
话说文艺的道德批判[J]
.高校理论战线,2006(11):50-55.
被引量:3
10
梅森.
应该采用什么样的哲学原理去思考方志性质——与梁滨久先生商榷[J]
.中国地方志,2006(12):21-25.
同被引文献
74
1
张厚义,王霞.
私营企业主阶层的成长新特征[J]
.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6):5-10.
被引量:6
2
陈孔立.
中国传统文化与台湾社会变迁[J]
.台湾研究集刊,1992(4):1-6.
被引量:5
3
刘国深.
战后台籍资本精英阶层之结构功能演变[J]
.台湾研究,1995(4):29-34.
被引量:1
4
王晓燕.
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和台湾:中产阶级正在崛起[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2):84-88.
被引量:5
5
周大计.
台湾劳工阶层民众的政治心态与行为特征初探[J]
.台湾研究,2006(2):7-11.
被引量:3
6
姚一平.《台湾中产阶级及其历史地位》,《台湾研究文集》,时事出版社1988年版,第84-96页.
7
(美)埃里克·赖特.《阶级分析的三种逻辑与中产阶级研究》,《比较视野下的中产阶级形成:过程、影响以及社会经济后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3-11页.
8
(英)汤普森著,钱乘旦等译.《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译林出版社2001年版,第1页.
9
《台湾中产阶级沦为“新贫”越来越多患上焦虑症》,http://www.chinanews.com.cn/tw/mswx/news/2007/11-16/1079245.shtml.
10
《台湾中产阶级哪里去了》,《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年11月7日.
引证文献
6
1
沈惠平.
台湾中产阶级的现状分析[J]
.台湾研究,2010(4):52-57.
被引量:5
2
李迅.
我国大陆新的社会阶层与台湾地区中产阶级政治参与比较研究[J]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6):45-52.
3
吴琳琳.
1949年以来年台湾财经杂志与台湾中产阶级发展刍议(1949-2011)[J]
.台湾研究,2013(1):34-39.
4
张文生,肖日葵,唐桦,沈惠平.
台湾社会阶级阶层的多元化特征分析[J]
.台湾研究集刊,2018(6):27-35.
被引量:4
5
肖日葵.
后族群时代台湾地区阶级政治发展趋势[J]
.台湾研究,2022(5):90-98.
被引量:1
6
沈惠平.
台湾中产阶级的现状分析[J]
.现代台湾研究,2010,0(5):40-44.
二级引证文献
8
1
吴琳琳.
1949年以来年台湾财经杂志与台湾中产阶级发展刍议(1949-2011)[J]
.台湾研究,2013(1):34-39.
2
冯莉,胡晓波.
台湾地区政党政治的发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J]
.政治学研究,2016(2):40-53.
被引量:5
3
叶世明.
两岸社会基础与台湾社会若干问题研究综述[J]
.现代台湾研究,2016(3):32-38.
4
张文生,肖日葵,唐桦,沈惠平.
台湾社会阶级阶层的多元化特征分析[J]
.台湾研究集刊,2018(6):27-35.
被引量:4
5
肖日葵.
后族群时代台湾地区阶级政治发展趋势[J]
.台湾研究,2022(5):90-98.
被引量:1
6
吴琳琳,文常莹.
共同体视域下两岸融合发展话语体系分析[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74(2):95-106.
被引量:3
7
卢镜宇,张帆.
论黄信尧导演电影中台湾地区社会底层的“在地性”表达[J]
.东南传播,2024(9):56-60.
8
于顺.
台湾地区民众祖国内地认知对其民主制度评价的影响——基于2019年“亚洲晴雨表”调查数据的分析[J]
.现代台湾研究,2024(4):20-29.
1
刘保国.
马克思的阶级理论研究[J]
.科学社会主义,2004(5):29-32.
被引量:6
2
朱斌.
当代中国的中产阶级研究[J]
.社会学评论,2017,5(1):9-22.
被引量:17
3
肖红.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研究[J]
.四川水利,2007,28(6):73-75.
被引量:3
4
王梦.
论美国反垄断法发展历程对中国的启示[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09(12):72-72.
被引量:1
5
黄爱军.
为民主主义奋斗是长期的意味着什么?[J]
.世纪桥,2004(2):14-16.
6
安德鲁.布朗,范宏伟.
泰国工人阶级力量的定位[J]
.南洋资料译丛,2002(2):78-88.
被引量:1
7
胡玲,陈祖洲.
近代英国中产阶级形成中的问题[J]
.历史研究,2010(1):166-180.
被引量:4
8
黄超,高华.
论早期国家的起源[J]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4):85-91.
9
黄汝接.
德国社会阶级分析[J]
.国外理论动态,2006(7):26-28.
被引量:1
10
具海根,梁光严.
《韩国工人——阶级形成的文化与政治》[J]
.当代韩国,2005(2):18-18.
被引量:1
台湾研究
2005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