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两岸社会基础与台湾社会若干问题研究综述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2008年以来,大陆学者对台湾社会研究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研究成果数量大幅增长,研究范围不断拓宽,但总体研究水平有待提升,学术成果零散而不够系统,许多还停留在描述性和阐述性阶段,研究方法也亟待丰富。本文就已有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以期为今后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作者
叶世明
机构地区
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
出处
《现代台湾研究》
2016年第3期32-38,共7页
Modern Taiwan Studies
关键词
台湾社会
两岸社会
台湾民意
两岸通婚
研究综述
分类号
D61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D675.8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作者简介
叶世明,福建社会科学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441
参考文献
46
共引文献
27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6
1
沈惠平.
两岸互信的社会生成研究[J]
.台湾研究集刊,2014(1):8-14.
被引量:3
2
沈惠平.
社会认知与两岸互信的形成[J]
.台湾研究集刊,2013(1):7-13.
被引量:2
3
刘国深,杨冬磊.
增进两岸政治互信的社会资本路径探析[J]
.东南学术,2013(4):15-22.
被引量:3
4
曹德军.
制度、规范与网络:社会资本对两岸信任的建构效应[J]
.台湾研究,2015,0(5):50-59.
被引量:3
5
陈孔立.
台湾民意的三个层次[J]
.台湾研究集刊,2012(1):1-9.
被引量:18
6
张华.
从台湾地区两项选举看台湾民意[J]
.两岸关系,2012(2):25-26.
被引量:1
7
张华.
台湾民意的变与不变[J]
.两岸关系,2012(4):8-10.
被引量:3
8
叶世明.
台湾民意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台湾研究,2006(4):49-53.
被引量:2
9
王华,叶宏明.
台湾地区民意调查中无回答的影响因素[J]
.台湾研究集刊,2012(3):53-63.
被引量:4
10
叶世明.
两岸民调体系建构——兼谈审慎思辨民调理论方法的运用[J]
.台湾研究,2012(1):11-15.
被引量:1
二级参考文献
441
1
赵民,赵蔚.
关注城市规划的社会性——兼论城市社区发展规划[J]
.上海城市规划,2006(6):8-11.
被引量:15
2
丁素芳.
海峡两岸结婚制度之比较[J]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7-9.
被引量:1
3
颜英红.
浅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的推动作用[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S1):40-41.
被引量:1
4
杨中芳,彭泗清.
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
.社会学研究,1999(2):3-23.
被引量:578
5
王茹.
台湾的社区总体营造政策及评析[J]
.台湾研究集刊,2004(2):36-42.
被引量:41
6
郑启五.
台湾人口的性别比与两岸通婚关系[J]
.南方人口,1995,10(1):41-44.
被引量:3
7
修春萍.
经贸联系在两岸政治冲突中的化解作用刍议[J]
.台湾研究,1996(3):11-14.
被引量:2
8
周志怀.
现阶段两岸关系性质的双重性格[J]
.台湾研究,1995(2):23-29.
被引量:1
9
李家泉.
海峡两岸关系的现状和展望[J]
.台湾研究,1994(3):19-24.
被引量:1
10
赵灵敏.
两岸关系新思维[J]
.南风窗,2008,0(7):24-25.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72
1
宋维尔,徐可,洪祎丹.
第三空间视角下的存量社区营造路径探究[J]
.浙江建筑,2022,39(S01):23-25.
被引量:1
2
常广财,丰义栋,陈雪.
养老机构社区治理的实践路径——以G老人院颐养园社区营造实务探索为例[J]
.社会福利,2023(11):50-57.
3
王尚.
国际社区教育的发展理路与经验借鉴[J]
.内蒙古电大学刊,2022(6):99-105.
4
樊佳源,张靖仪,林媛.
近五年台湾校园文学调研报告[J]
.华文文学评论,2019(1):268-296.
5
沈瑶,舒韧强,王辰辉,李欣雨.
“表里分更”还是“表里共更”?——长沙市中心城区历史街区社区更新模式比较研究[J]
.城市环境设计,2023(3):379-384.
被引量:1
6
杨浏熹.
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的“活态化”[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3):117-123.
被引量:9
7
饶冠俊.
论我国社区教育理念发展的新路径[J]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22(6):41-43.
被引量:4
8
倪晓锋.
中国大陆婚姻状况变迁及婚姻挤压问题分析[J]
.南方人口,2008,23(1):59-64.
被引量:36
9
陆丕昭,张政文.
关于推动两岸建立互信机制的思考[J]
.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3):55-57.
被引量:1
10
沈光辉,蔡亮光.
海峡两岸社区教育比较研究[J]
.成人教育,2010,30(10):7-14.
被引量:7
1
庄伟卿.
新媒体对台湾民意形成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
.台湾研究,2016(5):43-52.
被引量:1
2
张涛.
从书店发展的趋向看两岸文化的融合[J]
.出版广角,2017(1):26-27.
3
鲁双清.
文件生命周期对档案工作的影响[J]
.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4(6):26-28.
4
阿美.
美政论家析“国代”选举:台“统独”比例未变化[J]
.台声,2005(6):33-33.
5
张应辉,邓敏容.
比较视野下的两岸电视新闻报道[J]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7,29(6):59-61.
被引量:8
6
白华.
“抓大活小”及其他——理论编辑札记[J]
.中国记者,2000(5):48-49.
7
《两岸社会组织分类管理比较研究》课题[J]
.学会,2013(11):46-47.
被引量:1
8
任敏卿.
对台广播评论的困境与策略分析[J]
.中国报业,2013,0(1X):92-93.
9
安拴虎.
移动新媒体对台湾民意形成的影响及因应策略——以台湾年轻世代民意为例[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9(1):128-135.
被引量:1
10
开阔篇[J]
.新闻界,1992(4):49-49.
现代台湾研究
2016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