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现代性的追求——《新青年》译介作品评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新青年》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的主阵地,它对于外国文学作品的译介为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追求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范本。整体来看,这些选译作品大多是“被欺凌被压迫民族”的具有反抗和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这构成了中国文学现代性追求的主流。
作者
殷杰
刘培利
机构地区
青岛大学文学院
莱阳农学院
出处
《理论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13-115,共3页
Theory Journal
关键词
《新青年》
现代性
译介作品
价值取向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作者简介
殷杰(1963-),女,山东荣成人,莱阳农学院副教授,青岛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8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86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汪晖.韦伯与中国的现代性问题[A]..王晖自选集[M].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杨联芬.
沈从文的“反现代性”──沈从文研究[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2):133-150.
被引量:42
3
雷达.
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整体[J]
.当代作家评论,2005(2):4-18.
被引量:9
4
陈独秀.现代欧洲文艺史译[J].新青年,.
5
.鲁迅全集:第10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
周作人.文学上的俄国与中国[J].新青年,.
7
周作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J].新青年,1918,5.
8
朱德发 贾振勇.评判与建构[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
二级参考文献
8
1
李欧梵.
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和后现代性[J]
.文学评论,1999(5):129-139.
被引量:71
2
赵园.
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J]
.文学评论,1986(6):50-66.
被引量:89
3
黄子平,陈平原,钱理群.
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
.文学评论,1985(5):3-14.
被引量:458
4
丁帆.
“乡土文学派”小说主题与技巧的再认识[J]
.江苏社会科学,1992(4):85-89.
被引量:5
5
雷达.
民族灵魂的发现与重铸——新时期文学主潮论纲[J]
.文学评论,1987(1):15-27.
被引量:28
6
许志英.
给“当代文学”一个说法[J]
.文学评论,2002(3):34-37.
被引量:26
7
陈晓明.
现代性:后现代的残羹还是补药?(下)[J]
.社会科学,2004(2):107-111.
被引量:3
8
范伯群.
在19世纪20世纪之交,建立中国现代文学的界碑[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4):10-18.
被引量:19
共引文献
86
1
杨金华.
沈从文作品美学蕴含探析[J]
.作家,2011(6):29-30.
被引量:1
2
旷新年.
现代文学观的发生与形成[J]
.文学评论,2000(4):5-17.
被引量:19
3
陈军,王金胜.
论《茶馆》的现代性[J]
.艺术百家,2005,21(2):49-51.
被引量:3
4
钱雯.
20世纪之初文化转向与小说范式转换[J]
.内蒙古社会科学,2005,26(4):67-71.
5
李跃庭.
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文学景观——评逄增玉《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J]
.文艺争鸣,2005(4):141-143.
6
徐斯年.
我和袁良骏先生的分歧——关于民国武侠小说[J]
.齐鲁学刊,2006(1):145-148.
被引量:2
7
刘媛,张能泉.
异域之美的接受——论20世纪203、0年代日本唯美主义文学在中国的译介[J]
.湘南学院学报,2005,26(6):66-69.
被引量:4
8
龙永干,罗冬.
论鲁迅作品中的“复仇”意识[J]
.天中学刊,2006,21(3):107-112.
9
顾广梅.
对《雷雨·序》的一次接受学细读[J]
.齐鲁学刊,2006(5):103-105.
10
张永璟.
新散文 新个性 新问题[J]
.文艺争鸣,2006(5):66-70.
被引量:2
1
张昆群.
试论鲁迅译介作品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的影响[J]
.作家,2010(20):191-192.
被引量:1
2
李季美.
海明威及其相关作品评析[J]
.语文建设,2014,0(12Z):54-54.
3
徐霖恩,吴慧.
一九八六年上海文学评论概观[J]
.探索与争鸣,1987(6):68-69.
4
荣炯,王辽南.
冷湿的森林风——村上春树及其作品评析[J]
.艺术广角,2003(3):42-47.
5
刘蓉蓉.
杭淮及其作品评析[J]
.青春岁月,2013,0(11):16-16.
6
洪洁.
荒诞世界中的价值诉求——索尔·贝娄作品评析[J]
.文艺争鸣,2002(6):73-77.
被引量:3
7
孙郁.
韩国的热情[J]
.美文(上半月),2006,0(4):54-54.
8
薛莲.
漫谈巴金的《家》[J]
.青春岁月,2011,0(4):123-123.
9
王之波.
海明威作品评析[J]
.飞天,2010(6):28-29.
10
赵炳鑫.
疼痛的现实与人性的图景——陈继明小说浅论[J]
.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2,14(5):72-76.
理论学刊
2005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