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世杰同志在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全国体育反兴奋剂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被引量:6
出处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10,共5页
China Sport Science
同被引文献44
-
1张良平,张军,白杨.兴奋剂的危害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S1):13-14. 被引量:6
-
2吴寿章,孙汉超,常建平,高雪峰.中国2010年竞技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1999(5):6-11. 被引量:25
-
3李连生.关于我国体育科技体制改革与发展的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4,25(4):19-22. 被引量:7
-
4袁伟民.坚定不移地实施“奥运战略”,进一步提升我国竞技运动水平[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2,10(3):4-5. 被引量:1
-
5杨树安.我国竞技体育的实力现状、形势任务及对策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3-5. 被引量:70
-
6史康成.坚持科教兴体,做好2008年奥运会备战工作[J].中国体育科技,2002,38(1):8-9. 被引量:18
-
7田麦久,蔡睿,刘大庆,张英波.2020年我国竞技运动水平发展目标定位及实现策略[J].体育科学,2002,22(3):1-5. 被引量:110
-
8于善旭,张剑,陈岩,宋国绪,李雁军,李实.建立我国体育仲裁制度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5,25(2):4-11. 被引量:86
-
9曾凡星.回顾与反思:兴奋剂的使用与禁用[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17(1):62-63. 被引量:14
-
10王君侠,王志莉,高中玲.从27届奥运会田径比赛谈我国田径运动的现状及对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1):60-64. 被引量:52
引证文献6
-
1余宇,谢雪峰.第27届奥运会拉杜坎兴奋剂事件引发的法学思考[J].体育科学,2006,26(3):77-79. 被引量:5
-
2于军,曹军.由十运会看中国竞技体育实力现状及第29届奥运会取得突破的方向[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111-115. 被引量:18
-
3沈友清.青少年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危害及预防对策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08,23(2):153-155. 被引量:5
-
4陈佩辉.我国青少年使用兴奋剂的现状及应对策略[J].体育学刊,2008,15(8):29-31. 被引量:11
-
5田野.对我国体育科技工作若干问题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9,29(2):3-7. 被引量:21
-
6黄荔生,朱家新,吴丽芳.新时期我国体育科技发展回顾与展望[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25(5):21-23.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0
-
1王胜.南京市高中生反兴奋剂教育现状调查与研究[J].运动精品,2020(3):11-12. 被引量:2
-
2杜以同.反兴奋剂的处罚原则[J].法制与社会,2007(3):37-38.
-
3向伟.浅析科技进步对体育产业的促进[J].大家,2012(20):191-192.
-
4王志勇.山西省体育科技创新现状与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2(12):23-24. 被引量:2
-
5王志勇.山西省体育科技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搏击(体育论坛),2010,2(5):23-24.
-
6李卫平,邹红,宋卫华.从多哈亚运会看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功绩及其成因[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2):82-85.
-
7王桂欣,齐辉.新时期山东省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对策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7,15(6):12-13.
-
8李卫平,邹红.从第6届亚冬会看中国女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2):112-115.
-
9李昆,樊玲.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拳击后备人才现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90-93. 被引量:5
-
10李卫平,邹红,李舒雅.中国女子竞技体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07,28(4):66-68. 被引量:6
-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七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在京召开[J].体育科学,2013,33(1):22-22.
-
2全国体育科技及反兴奋剂会议在合肥召开[J].安徽体育科技,2005,26(4).
-
3段世杰.段世杰同志在第29届奥运会科研攻关与科技服务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J].体育科学,2009,29(7):6-10. 被引量:3
-
4段世杰.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为体育科技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5届理事会第1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1):4-5. 被引量:1
-
5刘鹏同志在全国体育科技工作会议、全国体育反兴奋剂工作会议开幕式上的讲话[J].体育科学,2005,25(9):3-5. 被引量:10
-
6李君红.盐湖城冬奥会中国瞄准“零”的突破[J].中国体育(中英文版),2002(2):18-21.
-
7《当代体育科技》杂志征稿启事[J].当代体育科技,2012,0(23).
-
8《当代体育科技》杂志征稿启事[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6).
-
9《当代体育科技》杂志征稿启事[J].当代体育科技,2012,2(10).
-
10国家体育总局段世杰副局长在2004年全国体育竞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少年体育训练,2005(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