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绿叶》
2006年第10期10-18,共9页
Green Leaf
同被引文献1128
-
1张文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J].中国社会科学,2021(3):4-25. 被引量:122
-
2张云飞.习近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三重意蕴和贡献[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35(2):34-44. 被引量:16
-
3韩秋红.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解放理论批判[J].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2):134-141. 被引量:7
-
4张文显.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1(1):5-54. 被引量:333
-
5张璐.公民环境法律义务的法理与实践——以垃圾分类投放为研究样本[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1(3):32-42. 被引量:5
-
6方芳,王成华.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生态意蕴和中国贡献[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6):72-77. 被引量:1
-
7吕忠梅.环境法典编纂的基本问题[J].荆楚法学,2022(1):25-40. 被引量:31
-
8郇庆治,陈艺文.生态文明建设视域下的当代中国生态扶贫进路[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48-61. 被引量:9
-
9陈永森.罪魁祸首还是必经之路?——工业文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9-47. 被引量:10
-
10汪劲.论中国环境法典框架体系的构建和创新——以中国民法典框架体系为鉴[J].当代法学,2021,35(6):18-30. 被引量:106
引证文献159
-
1吕忠梅.环境法典编纂的基本问题[J].荆楚法学,2022(1):25-40. 被引量:31
-
2余谋昌.生态文明:人类文明的新形态[J].长白学刊,2007(2):138-140. 被引量:61
-
3张艳伟.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作用[J].黑龙江史志,2010(13):115-116. 被引量:2
-
4邢巧,王晨野,王凌,岳平,陈嘉川,吴晓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海南产业结构调整探讨[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2):333-337. 被引量:4
-
5王舒琳.老子的生态哲学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3,15(5):1-4. 被引量:2
-
6彭玉婷.安徽省大别山区生态产业体系建设研究[J].当代经济,2013,30(21):90-91. 被引量:3
-
7许凡,宋殿清.生态文明背景下鄱阳湖经济区的工业化道路研究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3(6).
-
8智静,乔琦,白璐,阮久莉.生态文明视角下区域绿色发展研究——以苏州市相城区为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3(2):149-152. 被引量:2
-
9鄯爱红.佛教的生态伦理思想与可持续发展[J].齐鲁学刊,2007(3):125-129. 被引量:3
-
10张多来,黄秋生.论“四大文明”的和谐共建[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23(6):147-148.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677
-
1曹炜.环境法“适度法典化”的理论反思与方案建构[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3,29(6):113-133. 被引量:16
-
2唐瑭.整体生态观下环境法学对传统法学方法的承袭与突破[J].法学论坛,2024,39(4):126-135. 被引量:2
-
3郇庆治,张沥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西北模式”[J].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2020(1):16-25. 被引量:3
-
4卞庆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学刊,2020(1):134-141.
-
5卞庆功.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路径研究述评[J].马克思主义学刊,2019(4):138-145.
-
6潘成发,吴廷易,周恩翔.山地旅游者亲环境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1(2):32-33.
-
7韩凤英.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J].理论观察,2022(12):25-28. 被引量:1
-
8李茂林,胡强,陈江霞.信阳市古树名木资源特征分析与保护管理对策[J].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2021(2):131-144. 被引量:2
-
9陈伟.环境法典中的生态环境标准:属性、问题与体例[J].法学评论,2023,41(1):164-175. 被引量:11
-
10陈永森.罪魁祸首还是必经之路?——工业文明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作用[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9-47. 被引量:10
-
1钟兵.略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0(2):9-11. 被引量:1
-
2曲格平.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环境管理[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3):1-7. 被引量:8
-
3李晓安.我对《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解读[J].绿叶,2007(1):26-27.
-
4王灿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自然资源立法的基本原则[J].环境保护,1995,23(8):19-21.
-
5苗泽华,卞娜.论社会主义新农村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4(1):399-403. 被引量:1
-
6李东平,梅桂友.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标准[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24(1):78-78. 被引量:2
-
7杨帅,石亭.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环境伦理观[J].时代教育,2012(17):23-23. 被引量:1
-
8鲁连胜,王新华.论社会主义环境文明[J].贵州环保科技,2002,8(2):28-31.
-
9刘靖宇.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J].城市地理,2014,0(10X):267-267.
-
10徐雪峰.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环境行为[J].上海环境科学,1997,16(8):8-10. 被引量: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