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断性混龄: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学前教育组织形式
被引量:18
出处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7,共2页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二级参考文献3
-
1朱家雄 华爱华.幼儿园环境与幼儿行为与发展的研究[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年版.第2022页.
-
2华爱华 第203.幼儿游戏理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203页.
-
3.上海市童的梦艺术幼儿园混龄教育研究资料[Z].,..
共引文献75
-
1王毓萱.户外混龄游戏影响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因素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4,40(6):84-92. 被引量:1
-
2田红艳,袁丽娟.混龄教育模式下幼儿教师面临的困难与建议[J].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1(1):62-63. 被引量:6
-
3叶趣云.开展混龄拓展游戏,培养幼儿自我探究意识[J].新课程学习,2010(12):164-165. 被引量:2
-
4范秀娟.师幼应对情境剖析[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教学),2007(12):8-9.
-
5梁奇.蒙台梭利课程园本化的反思[J].科教文汇,2008(7):30-30.
-
6梁奇,彭海蕾.幼儿园混龄班教师自我效能感的调查与分析[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5):83-88. 被引量:1
-
7童宪明.当前幼儿园混龄体育活动存在问题与指导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2):44-47. 被引量:7
-
8程彩玲.幼儿园3-6岁连续混龄教育的组织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61-63. 被引量:15
-
9张博,吕武.混龄编制应成为幼儿园教育组织形式的一种常态[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1(1):53-56. 被引量:5
-
10杜小慧.主题背景下混龄区活动的组织策略[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2(10):40-4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52
-
1杨雪梅.开展混龄拓展游戏,培养幼儿交往能力[J].新课程学习,2010(9):141-142. 被引量:11
-
2高岩.玩具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研究[J].消费导刊,2008,0(7):253-253. 被引量:4
-
3丁海东.当代学前教育的人文性缺失[J].学前教育研究,2005(1):17-19. 被引量:21
-
4童的梦艺术幼儿园混龄课题研究组.混龄教育组织形态的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5(2):63-65. 被引量:8
-
5华爱华.幼儿园混龄教育与学前教育改革[J].学前教育研究,2005(2):5-8. 被引量:76
-
6赵丽君,刘云艳.混龄教育的理论基础及实践价值[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06(2):4-5. 被引量:28
-
7赵菁.幼儿园混龄课程园本化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5(10):28-30. 被引量:10
-
8郑名,孙爱琴.幼儿园常规教育的反思与批判[J].教育研究,2006,27(4):89-92. 被引量:14
-
9曾昭文.儿童亲社会行为探析[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279-280. 被引量:1
-
10徐琳.从幼儿的独占心理看分享教育[J].教育导刊(下半月),2006(11):29-31. 被引量:5
引证文献18
-
1李玉峰.国外儿童混龄教育及其对我国学前教育的启示[J].现代教育管理,2009(7):104-106. 被引量:17
-
2程彩玲.幼儿园3-6岁连续混龄教育的组织与实施[J].学前教育研究,2010(11):61-63. 被引量:15
-
3周效英.小议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德育[J].小学科学,2010(11):130-130. 被引量:2
-
4罗璇.我国幼儿混龄教育现状与展望[J].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1,29(3):117-120. 被引量:13
-
5刘英.探讨蒙台梭利混龄教育的中国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2):52-54. 被引量:8
-
6张婕.国内外关于混龄教育的研究综述[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7(5):143-144. 被引量:13
-
7吕卓健.幼儿园混龄教育背景中的幼儿异龄互动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6,0(27):252-253. 被引量:1
-
8武建芬,孔琳燕.幼儿园混龄教育模式及实施现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133-139. 被引量:3
-
9胡瑛.混龄模式下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探究[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7,0(12):31-36.
-
10索长清,申谊可.德国幼儿混龄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J].早期教育(幼教·教育科研),2018(9):2-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91
-
1李悦心.混龄热的冷思考——国内幼儿园混龄游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试题与研究,2021(5):130-131.
-
2王熳,张寒,吴悦,魏新澳,李灵杰.大孩对二孩的接纳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内江科技,2023,44(1):102-104.
-
3李芳.体育活动缓解幼儿入园焦虑的价值与策略[J].教育观察,2023,12(30):114-116. 被引量:1
-
4林素云.基于混龄思想的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开展路径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23):164-166. 被引量:2
-
5吕武,张博.论学前混龄教育与我国农村学前教育发展[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0(7):71-75. 被引量:8
-
6葛晓英.幼儿园混龄教育的探索与课程建构[J].学前教育研究,2012(7):64-66. 被引量:23
-
7马淑琴,张莉莉.我国幼儿混龄教育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2001~2011年)[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1):20-25. 被引量:1
-
8刘英.探讨蒙台梭利混龄教育的中国化[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3(2):52-54. 被引量:8
-
9钟筱璐,徐翠凤,王异芳.混龄编班对幼儿抽象认知发展影响的追踪研究[J].教育探索,2013(5):148-149. 被引量:2
-
10吕武,高璇.幼儿园混龄教育中的“分层化现象”透析[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8):35-37. 被引量:4
-
1王贵生.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J].小学教学参考(综合版),2007(7):82-83. 被引量:5
-
2孙美华.师爱是育人的良方[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8):121-121.
-
3武建芬,孔琳燕.幼儿园混龄教育模式及实施现状[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2):133-139. 被引量:3
-
4孙青.浅谈混龄游戏活动的组织与实施[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12):73-73.
-
5王秀珍.大手“牵”小手,快乐共成长[J].今日教育(当代幼教),2010(7):42-43.
-
6许洪帅.影响中小学器乐教学发展的相关因素[J].中国音乐教育,2007(12):7-9. 被引量:5
-
7晏庆丰.论语文教学对学生艺术思维的培养[J].艺海,2008(1):130-131.
-
8鲍晴艳.童心绽放,花开满园——谈如何有效利用混龄学习方式[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3,0(4):62-63.
-
9房阳洋.对幼儿园混龄教学的思考[J].幼儿教育,2004(4):12-13. 被引量:11
-
10杨颖秀.学校改进中的抉择[J].教育学文摘,2010(3):55-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