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试论民事诉讼攻击防御理论综述——基于大陆法系法学范式的视角
被引量: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大陆法系民事诉讼的主要原则———辩论主义,通过当事人对立性的诉讼行为———攻击防御得以实现。攻击防御反映了民事诉讼的内在本质和客观需求,体现了对当事人主体性的尊重和程序保障的价值取向。攻击防御理论的要旨可以为我国改革中的民事诉讼制度实践所借鉴。
作者
章恒筑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
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6-81,共6页
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关键词
攻击防御
取效性诉讼行为
辩论主义
程序保障
制度完善
分类号
D91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14
共引文献
323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36
参考文献
14
1
[日]三月章 弘文堂.《民事诉讼法》(第三版)[M].,1992年版.第311页.
2
[法]尧厄尼希 周翠译.《民事诉讼法》[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63-164页.
3
[日]中村英郎.《新民事诉讼法讲义》[M].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209页.
4
[日]兼子一 竹下守夫 白绿铉编译.《民事诉讼法》(新版)[M].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94页.
5
[法]文森 金沙尔 罗结珍译.《法国民事诉讼法要义》[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版.第193-199页.
6
[日]小野清一郎著 王泰译.《犯罪构成要件理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30页.
7
[日]谷口安平 王亚新 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8
[古希腊]亚里斯多德 颜一 崔延强译.《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9
[法]拉伦兹 王晓晔译.《德国民法通论》[M].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4-42页.
10
[法]罗森贝克 庄敬华译.《证明责任论》[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年1月第1版.第105页.
共引文献
323
1
杨雅妮,刘丽娟.
再论原告的管辖异议权[J]
.西部法学评论,2007(3):20-22.
被引量:2
2
曾涛.
论示范法的理论基础及其在中国的运用[J]
.法商研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19(3):68-75.
被引量:20
3
毛煜焕.
民事程序选择权初探[J]
.人民司法,2002(8):53-55.
被引量:9
4
谢文哲.
论法官阐明的理论基础[J]
.法律适用,2004(9):38-41.
被引量:2
5
胡肖华.
行政诉讼目的论[J]
.中国法学,2001(6):50-55.
被引量:35
6
胡永庆.
证券欺诈民事赔偿案件中集团诉讼模式之构建[J]
.比较法研究,2004,18(4):105-120.
被引量:12
7
杨浙京,彭海鹏.
论司法公正的相对性[J]
.人民司法,2001(11):23-25.
被引量:2
8
李浩.
民事证据法的目的[J]
.法学研究,2004,26(5):103-116.
被引量:41
9
吴俐,吴卫明.
民事诉讼理念的国际化研究[J]
.求索,2004(9):85-86.
10
胡锡庆,江涛.
论司法积极主义视角下的民事诉讼[J]
.政治与法律,2004(5):132-137.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59
1
李祖军.
简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4(2):71-74.
被引量:4
2
陈刚.
抗辩与否认在证明责任法学领域中的意义[J]
.政法论坛,2001,19(3):77-84.
被引量:34
3
高家伟.
论行政诉权[J]
.政法论坛,1998,16(1):91-97.
被引量:28
4
赵钢.
对被告应诉行为的定性分析[J]
.法学评论,1999,17(6):51-55.
被引量:9
5
赵正群.
行政之诉与诉权[J]
.法学研究,1995,17(6):78-86.
被引量:30
6
蔡虹.
非讼程序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完善[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3):24-29.
被引量:27
7
汤维建.
论构建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自足性审前程序——审前程序和庭审程序并立的改革观[J]
.政法论坛,2004,22(4):16-23.
被引量:44
8
谢文哲.
论法官阐明的理论基础[J]
.法律科学,2004,22(5):45-50.
被引量:10
9
张卫平.
起诉条件与实体判决要件[J]
.法学研究,2004,26(6):58-68.
被引量:197
10
张晋红.
关于中间确认判决制度的立法思考[J]
.中国法学,2002(5):109-117.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6
1
李凌.
诉讼行为视角下主张责任适用范围的再认识——兼论民事诉讼法学教育之改革[J]
.司法改革论评,2020(1):34-50.
2
柯阳友,孔春潮.
论民事诉讼中的攻击防御方法——以日本普通诉讼程序为视角[J]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52-59.
被引量:3
3
田平安,柯阳友.
民事诉权新论[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1(5):41-57.
被引量:22
4
王聪,郑则川.
有序与效率:当事人主张的具体化义务研究——以民事诉讼为视角[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12,14(1):67-73.
被引量:10
5
许林波.
我国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探析——从制度演进与完善的视角[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7,32(1):133-140.
被引量:2
6
许林波.
民事诉讼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探析[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7,32(1):103-110.
二级引证文献
36
1
杨杰.
程序与实体二分下的不起诉契约——兼论诉讼契约化[J]
.现代法治研究,2019,0(4):62-80.
被引量:2
2
林洧.
民事禁令程序构建原理——以《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衔接为视角[J]
.司法改革论评,2022(1):232-258.
3
庞小菊,徐英倩.
不负证明责任当事人的事案解明义务[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5,23(3):115-130.
被引量:14
4
本刊编辑部.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发展评价(2010-2011) 基于期刊论文的分析[J]
.中外法学,2013,25(3):445-461.
被引量:10
5
胡亚球.
论民事诉讼当事人具体化义务的中国路径[J]
.清华法学,2013,7(4):34-45.
被引量:20
6
纪格非.
论我国民事起诉状的功能转型与内容再造[J]
.现代法学,2013,35(6):132-145.
被引量:19
7
陈贤贵.
当事人的具体化义务研究[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5,33(5):176-185.
被引量:11
8
王嘎利.
举证时限制度的内生逻辑与现实演变[J]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6):47-52.
被引量:1
9
曹志勋.
立案形式审查中的事实主张具体化[J]
.当代法学,2016,30(1):130-139.
被引量:18
10
王晓.
民事诉权保障论纲[J]
.法学论坛,2016,31(6):58-67.
被引量:15
1
王亚新.
诉讼程序中的实体形成[J]
.当代法学,2014,28(6):140-156.
被引量:52
2
杨凡,陈玉新.
文化比较视野中的法学范式观察[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5(10):113-115.
3
刘彦贵.
民事诉讼管辖异议浅谈[J]
.特区法坛,2011(6):37-42.
4
孙君俐,韦柳明.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对传统行政法学范式的思考[J]
.传承,2010(6):110-111.
5
姚远.
中国政治文化的双重性及其对立性[J]
.经营管理者,2009(4X):2-2.
6
潘星容,尹宁.
论中国视阈下司法与传媒的辩证关系[J]
.行政与法,2011(4):38-40.
被引量:1
7
刘建华.
试析两个文明的对立统一关系[J]
.理论观察,1998(4):20-22.
8
谢鹏程.
论权利与秩序[J]
.政治与法律,1992(6):6-11.
9
宋平,严俊.
“攻击防御方法”之平衡——简论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J]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2(5):100-105.
被引量:5
10
周明坤.
民事检察中证据收集制度初探——基于对民事检察监督职能的考察[J]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5(1):67-70.
南京社会科学
2005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