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事诉讼理念的国际化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法的国际化 ,是一种法学的研究方法。国际化与法律移植有密切的联系。民事诉讼理念的国际化主张更多地引进、适用、吸收、参照、借鉴或者学习国外和国际社会的法律原理、原则、规范和制度 ,以服务于本国的民事诉讼制度建设。我国在现阶段应注重民事诉讼理念的国际化研究 ,这其中包括程序独立和程序优位理念。
作者
吴俐
吴卫明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法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出处
《求索》
CSSCI
2004年第9期85-86,共2页
Seeker
关键词
民事诉讼
国际化
程序理念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12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日]谷口安平 王亚新 刘荣军译.《程序的正义与诉讼》[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0页.
2
毛国辉.
论法治社会与现代程序法理念的重塑[J]
.政治与法律,1998(3):20-23.
被引量:8
3
徐显明 范进学.《程序公平:司法公正的逻辑起点》[N].《法制日报》,1999年10月7日.
4
江伟 孙邦清.《略论民事诉讼法的修订》[A]..《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文集(2003年)》[C].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编印,.第3-4页.
5
吴明童 段莉琼.《论民事诉讼处分原则》[A]..《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文集(2003年)》[C].广西壮族自治区司法厅、广西壮族自治区法学会编印,.第83页.
6
孙笑侠.
司法权的本质是判断权——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十大区别[J]
.法学,1998(8):35-37.
被引量:474
共引文献
612
1
周圣.
执行案件移送破产审查制度的法经济学探索——基于上海法院“执转破”运行态势之实证考察[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22(2):105-141.
被引量:2
2
郭立新,张薰尹.
新时代检察机关角色定位的法解释学阐释[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4):112-127.
被引量:10
3
苏明月,岑培凯.
性侵未成年人犯罪从业禁止制度的问题与完善[J]
.少年儿童研究,2020,0(2):15-21.
被引量:2
4
熊浩.
论法院在线调解的机能失调:基于媒介传播与冲突化解的双重视角[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2):43-58.
被引量:13
5
自正法.
互联网法院的审理模式与庭审实质化路径[J]
.法学论坛,2021,36(3):37-48.
被引量:37
6
季金华.
全球视野下审判权运行的基本原则[J]
.外国法制史研究,2021(1):89-103.
7
沈朝晖.
地方政府财政重整与债务重组中的司法权[J]
.中外法学,2021(2):505-521.
被引量:14
8
周盼盼.
风水纠纷的裁判困境及其优化方法——基于263份裁判文书的分析[J]
.民间法,2023(1):421-436.
9
吴先泉.
破产管理机构本土化构建路径——基于英美比较视野的研究[J]
.经济法论丛,2019,0(2):355-411.
被引量:1
10
刘冬梅,郭一鸣.
再论破产审判绩效考核制度的构建[J]
.法治论坛,2020(1):166-179.
1
赵泽君,陈涛.
从民事诉讼理念角度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兼评《民诉法修改决定》第55条之规定[J]
.中国检察官,2013(7):72-76.
被引量:5
2
陈富雄.
民事恶意诉讼问题研究[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7):68-69.
3
谢劳动.
论我国民事再审程序理念的重构[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3(8):16-18.
4
韦林静.
我国法院调解制度之法学思考[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0(17):123-125.
5
耿平.
浅析缺席审判制度的立法缺陷及其完善——以民事诉讼理念为视角[J]
.青年与社会(下),2013(3):46-46.
6
郭学兰.
我国公益诉讼困境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8):30-32.
被引量:1
7
范辉清.
论警察权运行的终极目的[J]
.政法学刊,2005,22(3):78-81.
被引量:5
8
常素巧,邹爱荣.
和谐社会语境下中国民事诉讼理念之重塑[J]
.保定学院学报,2009,22(3):47-50.
9
毛兴平.
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准备程序的重构[J]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84-87.
被引量:1
10
李鹏.
诉讼模式的基本构成——以诉讼起源为视角的考察[J]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4):50-54.
被引量:1
求索
2004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