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教育的社会性别主流化
被引量:
7
Talk about the social sex mainstream of edu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教育以人为终极目标,应考虑教育对象的性别因素,将社会性别纳入教育决策与管理中。现行教育忽视人的性别,但又存在性别歧视。教育的性别歧视与社会宏观环境、教育自身环境有关。只有消除性别歧视,才能实现教育的公平。教育中不公平现象对男女生影响不同,学校负有消除不良影响的职责。领导、管理人员以及教师是推动教育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关键。
作者
史红
机构地区
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6-28,共3页
Education Exploration
关键词
教育
社会性别
主流化
分类号
G40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7
同被引文献
47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30
参考文献
3
1
S.Harding,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6.
2
N莫斯科尼.中教育中的混合制,一种伪装[M].巴黎:法国大学出版社,1989..
3
朱晓斌.
从我国三种小学语文课本看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兼与美国一种阅读课本的比较[J]
.教育研究,1994,15(10):52-57.
被引量:38
二级参考文献
9
1
F.L.丹玛克,李美格.
儿童读物中的男性和女性:交叉文化分析[J]
.心理科学通讯,1981,4(3):15-20.
被引量:12
2
汪名骕,崔建民.
儿童读物中的性别研究——对我国小学语文教材所做的统计分析[J]
.心理科学通讯,1988,11(5):47-49.
被引量:9
3
杨宏飞.
也谈本能无意识与文化无意识——与李述一同志商榷[J]
.哲学研究,1988(6):76-77.
被引量:3
4
肖龙江.
中国文化和美国文化中儿童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小学语文课本的比较研究[J]
.外国中小学教育,1992(5):20-23.
被引量:3
5
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6
(英)德拉梅特(Delamont,S.)著,李 文等.性别角色与学校[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
7
刘翔平,葛鲁嘉.男女差异心理学[M]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1988.
8
傅维利,刘 民.文化变迁与教育发展[M]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
9
[美]海登,[美]罗森伯格 著,范志强,周晓虹.妇女心理学[M]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
共引文献
37
1
何文胜.
人民教育出版社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价值取向研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z1):156-162.
被引量:20
2
张果.
新课改前后教材中性别角色的比较研究[J]
.教育学术月刊,2007(8):100-102.
被引量:3
3
胡振京.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教育理论与实践[J]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5(1):6-10.
被引量:15
4
王凤华.
确立教育中的社会性别新视角[J]
.湖南儿童工程职业学院学报(徐特立研究),2004(3):72-76.
5
陈月茹,陈英敏.
审视女性主义教材观[J]
.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1):92-95.
被引量:8
6
甘开鹏.
从学校教育看儿童性别社会化[J]
.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21(2):36-38.
被引量:2
7
唐娅辉.
女性教育观念的传承与创新[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19(4):21-24.
被引量:3
8
李乐旋,温珂.
我国女性与科技相互选择分析及应对[J]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20(3):58-64.
被引量:4
9
乔晖.
小学语文教材的性别偏见--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J]
.教育学术月刊,2008(7):26-28.
被引量:14
10
邱关军.
后现代主义视野下的教育学探析[J]
.教育导刊(上半月),2009(5):8-10.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47
1
万明钢,沈晖.
文化视野中的性别角色与性别行为研究述论[J]
.妇女研究论丛,2000(5):54-58.
被引量:6
2
张咏.
儿童角色游戏的社会性别文化分析[J]
.教育导刊(下半月),2005(3):11-14.
被引量:8
3
陈雨亭.
性别差异与日常教育实践——对六位初中教师的性别观念及实践的探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05(8):34-40.
被引量:14
4
储朝晖.
走出教育公平的观念误区[J]
.中国教育学刊,2005(7):9-11.
被引量:36
5
杜鹏.
基于基尼系数对中国学校教育差距状况的研究[J]
.教育与经济,2005,21(3):30-34.
被引量:42
6
文东茅.
我国高等教育机会、学业及就业的性别比较[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5):16-21.
被引量:86
7
李容芳.
艾滋病女性化防治的社区支持[J]
.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1(4):31-33.
被引量:2
8
刘海燕.
关于创新高校女生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52-153.
被引量:5
9
廖克玲.
浅析女大学生就业难现状的原因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6(3):60-61.
被引量:31
10
吴慧平.
聚焦女童教育——农村女童教育研讨会综述[J]
.比较教育研究,2006,27(6):90-91.
被引量:8
引证文献
7
1
周小李.
我国教育性别不平等问题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
.上海教育科研,2007(3):14-17.
被引量:21
2
辛宏伟.
幼儿园教育中性别文化的透析与构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2):64-66.
被引量:1
3
李容芳.
试论少数民族大学生性别意识的提升[J]
.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20-24.
4
于康平.
教育过程公平的性别维度[J]
.当代教育科学,2010(7):3-5.
被引量:1
5
于康平.
教育过程公平的性别维度[J]
.教育学术月刊,2010(8):14-16.
被引量:5
6
谢治菊,刘洋.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乡土教育——来自贵州省8县31所学校的实证调查[J]
.教育文化论坛,2011,3(1):41-48.
7
王立硕.
小学设立异性双班主任制的探讨[J]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6,0(2):5-7.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30
1
王兆东.
搭档互补提升“班级协同管理”效能[J]
.高考,2020,0(17):159-159.
2
高嘉敏,刘民,吴金晶,刘继同.
我国交通伤害致残人群的性别差异分析[J]
.伤害医学(电子版),2014,3(1):13-20.
3
王永乐,张婧.
浅析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J]
.大家,2012(5):188-188.
4
肖雪.
彝族女学生低学业成就的归因分析:性别维度的审视——以四川凉山昭觉大坝乡中心校为个案[J]
.大家,2012(7):187-187.
5
郭丛斌,曾满超,丁小浩.
中国高校理工类学生教育及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J]
.高等教育研究,2007,28(11):89-101.
被引量:28
6
于康平.
两性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J]
.教育评论,2009(6):13-16.
被引量:1
7
陆海棠.
透视学校教育话语中的性别不平等问题[J]
.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24(9):42-44.
被引量:1
8
娄元元.
教师社会性别意识研究——基于教育病理学的视角[J]
.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09(6):85-88.
被引量:2
9
王戈,张雁军.
课堂公平:基于性别文化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0(12):94-96.
被引量:1
10
方胜强.
普通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性别差异研究——基于漳州地区部分师范院校的实证分析[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4):157-159.
被引量:1
1
陈治见.
让教师的教学在提炼与磨砺中升华——浅谈“激趣、导学、操练、反馈”[J]
.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253-254.
2
张颖,赵红.
社会性别主流化在普通高校的实践构想[J]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15,28(1):116-122.
被引量:3
3
王清明.
论教育民主[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32(3):72-76.
被引量:8
4
贝特西·罗杰斯,张羽(翻译).
教师领导[J]
.师资建设,2009,22(5):61-62.
5
王秉彝.
封面故事[J]
.大美术,2004,0(8):10-10.
6
郑鹏,许存格.
试论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对策[J]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6(2):41-44.
被引量:3
7
徐爱新.
中国女性教育主流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特征[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18(5):44-47.
8
何玉桃.
性别视角下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初探[J]
.科教文汇,2012(7):162-163.
被引量:1
9
吉顺育.
网络课程的非主流教育特征[J]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1(8):11-12.
被引量:1
10
彭玉生.
如何做好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J]
.杂文月刊(下半月),2016(4):37-37.
教育探索
200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