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最近,有一些学者对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及相应的教材提出了一些不同意见。这些意见有如下几个方面:1.一些数学教材的内容没有了数学的语言,不像数学教材了;2.初中阶段“平面几何”的提法不见了,代之以“贴近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大大淡化了推理和证明,这将会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和高中立体几何的学习。3.目前课程标准创设的“螺旋上升”的体系不利于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4.追求“大众数学”,将有碍于数学精英的培养。5.数学课程与教材的这些变化,将降低数学教育的总体水平。这些问题应当如何认识?数学教师都很关注。本刊近日就其中的一些问题采访了《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研制负责人之一、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孙晓天。
出处
《人民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24-27,共4页
People's Edu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