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黄冈方言的指示代词
被引量: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黄冈市所辖10个县市区方言的指示代词有近指、远指二分的,有近指、中远 指、远指三分的。其中有的三分是该方言固有的,而多数地方的三分(或二分)则可 能是共同语指示代词“那”的渗透造成的。后者各个次类在地域上的共时分布,可 以看作是该类指示代词历时演变的投影。文中对相关的定指词亦进行了讨论。
作者
汪化云
机构地区
黄冈师范学院中文系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88-96,共9页
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关键词
黄冈方言
指示代词
二分
三分
演变
分类号
H172.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3
同被引文献
122
引证文献
17
二级引证文献
120
参考文献
6
1
吕叔湘.指示代词的二分法和三分法-纪念陈望道先生百年诞辰[J].中国语文,1990,(6):401-405.
2
小川環樹.
苏州方言的指示代词[J]
.方言,1981,3(4):287-288.
被引量:18
3
刘丹青.吴江方言的指示范畴:二分、三分与一分..全国汉语方言学会1995年会论文·武汉.,1995..
4
王求是.2000.孝南话的指代词,《首届官话方言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青岛出版社.
5
赵元任等.1948.《湖北方言调查报告》,商务印书馆
6
汪化云.
团风方言的儿尾[J]
.方言,1999,21(4):277-281.
被引量:7
共引文献
33
1
贺巍.
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几个问题[J]
.方言,1992(3):161-171.
被引量:11
2
汪化云.
汉语方言指示代词三分现象初探[J]
.语言研究,2002,22(2):8-14.
被引量:36
3
汪化云.
武汉方言中残存的白读与黄冈方音[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3):66-71.
被引量:8
4
卢烈红.
湖北黄梅话的指示代词[J]
.方言,2002,24(4):322-330.
被引量:3
5
谢自立.
二十年来苏州方言研究综述[J]
.方言,2001,23(4):315-325.
被引量:6
6
彭逢澍.
“缝”义的“连、联、挛”[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5,22(2):90-95.
被引量:1
7
郭沈青.
陕南西南官话的内部差异与归属[J]
.方言,2006,28(2):168-176.
被引量:24
8
郭沈青.
陕南客伙话的性质和归属[J]
.中国语文,2006(6):499-509.
被引量:12
9
陈玉洁.
量名结构与量词的定语标记功能[J]
.中国语文,2007(6):516-530.
被引量:65
10
盛银花.
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J]
.汉语学报,2007(4):52-58.
被引量:6
同被引文献
122
1
黄群建.
湖北阳新方言的代词[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2):33-37.
被引量:7
2
陈康.
赛德克语概况[J]
.民族语文,2000(5):75-81.
被引量:4
3
李小平.
山西河曲方言音系[J]
.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05,22(3):64-70.
被引量:4
4
沈家煊.
句式和配价[J]
.中国语文,2000(4):291-297.
被引量:222
5
曾毓美.
湘潭方言的代词[J]
.方言,1998(1):71-74.
被引量:13
6
崔淑慧.
代县方言的人称代词[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1(2):74-80.
被引量:13
7
孙立新.
关中方言略说[J]
.方言,1997(2):106-124.
被引量:124
8
李如龙.
论汉语方言语音的演变[J]
.语言研究,1999,19(1):102-113.
被引量:30
9
何午.
日语指示词研究[J]
.外国语文,1998,23(2):61-69.
被引量:3
10
小川環樹.
苏州方言的指示代词[J]
.方言,1981,3(4):287-288.
被引量:18
引证文献
17
1
晋萍,安部清哉.
四川方言指示代词三分现象初探——兼与日语指示代词比较[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2(S2):230-234.
被引量:1
2
汪化云.
汉语方言指示代词三分现象初探[J]
.语言研究,2002,22(2):8-14.
被引量:36
3
汪化云.
也说“兀”[J]
.语文研究,2007(1):15-19.
被引量:16
4
张维佳,张洪燕.
远指代词“兀”与突厥语[J]
.民族语文,2007(3):38-43.
被引量:20
5
汪化云.
方言远指代词“乜、兀”的词源[J]
.汉字文化,2007(4):50-52.
被引量:5
6
盛银花.
安陆方言的指示代词[J]
.汉语学报,2007(4):52-58.
被引量:6
7
应学凤,张丽萍.
指示代词的语音象似性评述[J]
.汉语学习,2008(3):76-82.
被引量:7
8
陈玉洁.
中性指示词与中指指示词[J]
.方言,2011,33(2):172-181.
被引量:33
9
汪化云.
团风方言变调构词现象初探[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21(4):95-99.
被引量:2
10
周国鹃.
丹阳陵口方言的指示代词“辣”[J]
.语言科学,2014,13(4):414-422.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20
1
张明辉,陆雨萌.
官话名词及名词性短语研究综述[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3,39(4):31-37.
2
徐丹.
西北汉语里的第三人称代词及领属后缀[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3(1):32-50.
3
金龙.
从指示成分的不对称看台州方言指示系统的演变[J]
.语言研究集刊,2022(1):227-247.
4
吴伟军.
贵州安顺方言复数标记“些”及“的些”的词汇化[J]
.中国方言学报,2023(1):207-217.
5
王琼子.
赤壁西凉方言的定指变调[J]
.华中学术,2023(2):139-154.
6
黄小平.
宁都客家方言的中性指示词“面”[J]
.华中学术,2022(1):144-152.
被引量:2
7
蒋协众.
湖南邵阳话中的指示叹词及其类型学意义[J]
.华中学术,2021(2):128-136.
被引量:2
8
韩笑.
称代系统的自繁殖机制研究[J]
.汉字文化,2024(8):178-180.
9
黄开洲.
英山方言中先时类连接成分“箇的”[J]
.汉字文化,2022(8):23-25.
10
吴越.
吴語瑞安話的兩類定指“量名”結構及其關聯[J]
.汉语史学报,2019(1):150-160.
被引量:2
1
何洪峰.
黄冈方言的比较句[J]
.语言研究,2001,21(4):28-38.
被引量:14
2
项菊.
黄冈方言的“VP-neg?”及其相关句式[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5,25(2):70-73.
被引量:2
3
汪化云.
青年人不“熟”的熟语[J]
.语文建设,2000(11):43-44.
被引量:1
4
刘晓然.
黄冈方言人称代词的形态变化[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4):106-109.
被引量:5
5
刘晓然.
黄冈方言的疑问代词[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2(4):66-71.
被引量:9
6
邱磊.
黄冈(贺坳)方言知庄章组的演变[J]
.南开语言学刊,2011(2):51-57.
被引量:5
7
叶楼高.
黄冈方言的后加成分“着”[J]
.沙洋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4(1):15-16.
8
汪化云.
武汉方言中残存的白读与黄冈方音[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0(3):66-71.
被引量:8
9
刘晓然.
黄冈方言的后加成分“和你”[J]
.中国语文,2002(3):277-277.
10
库利江.
黄冈方言对英语语音习得的迁移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2013,20(3):56-58.
被引量:1
语言研究
200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