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禅让学说的历史演化及其原因
被引量:
8
Historic Evolution of Abdication Theories and Its Causes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史学界曾几度争论过禅让有无。本文认为 ,研究这一问题首先应区分禅让事件与禅让学说的界限。禅让事件如前人所论 ,当在父系氏族社会曾发生过。而禅让学说则经过了“禅让天命说”、“禅让贤德说”、“禅让德运说”三个阶段的历史演化。其发展演化的原因在于社会政治形势的变化 ,和其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的更改。禅让有无的争论源于战国时的禅让矛盾传说 。
作者
郑杰文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6-40,共15页
Chinese Culture Research
关键词
禅让
史学界
传说
父系氏族
曾几
战国
学说
有无
天命
首先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8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138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8
二级引证文献
6
参考文献
5
1
王传富,汤学锋.
荆门郭店一号楚墓[J]
.文物,1997(7):35-48.
被引量:105
2
杨安平.
关于尧、舜、禹“禅让”制传说的探讨——兼谈国家形成的标志问题[J]
.中国史研究,1990(4):56-64.
被引量:4
3
王汉昌.
禅让制研究——兼论原始政治的一些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4(6):121-126.
被引量:6
4
龐朴.
五行思想三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1):46-54.
被引量:8
5
徐中舒.
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Z1):115-128.
被引量:24
二级参考文献
28
1
赵希鼎.
夏代是中国国家的起源[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79,19(1):75-82.
被引量:1
2
《史记·夏本纪》,(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第54-55页.
3
[13]《荀子·正论》[M].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
4
《古本竹书纪年》.
5
顾颉刚.《禅让说起于墨家考》,《古史辨》第七册,第518-520页.
6
.《韩非子·难三》[M].,..
7
.《世本·作篇》[M].,..
8
.《史记·五帝本纪》[M].,..
9
.《韩非子·显学》[M].中华书局,2001年版..
10
.《国语·周语下》[M].,..
共引文献
138
1
祁海文.
儒家“乐教”论释要[J]
.中国儒学,2019(1):321-337.
2
佘永通,高悦.
承人升天——试论战国及西汉的笭床[J]
.形象史学,2024(1):78-96.
3
杨博.
由篇及卷:区位关系、简册形制与出土简帛的史料认知[J]
.史学月刊,2021(4):5-17.
被引量:7
4
丁四新.
德政与德教——论郭店竹简《尊德义》篇的政治哲学[J]
.社会科学战线,2020(2):16-26.
被引量:4
5
刘爽,赵悦华.
中国古代常用粘接剂综合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3(2):374-390.
6
任一.
读《史记·五帝本纪》札记[J]
.大家,2010(15):34-35.
7
牛新房.
战国竹书与传世文献比勘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4):116-117.
8
王幸平.
《性自命出》对孔子人性论的发展[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23(3):67-69.
被引量:1
9
方旭东.
影响思想史的20世纪出土古书(上)[J]
.哲学动态,2000(9):38-43.
被引量:1
10
张兵.
伏生《洪范五行传》对“五行学说”的吸收与应用[J]
.孔子研究,2004(5):37-42.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93
1
张分田,刘佳.
论“王侯无种”和“天下为公”的基本思路[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6):1-6.
被引量:1
2
唐嘉弘.
略论夏商周帝王的称号及国家政体[J]
.历史研究,1985(4):3-15.
被引量:13
3
陈端洪.
立法的民主合法性与立法至上——中国立法批评[J]
.中外法学,1998,10(6):59-69.
被引量:100
4
唐冶泽.
略论禅让制的性质[J]
.史学月刊,1998(6):24-28.
被引量:2
5
姚义斌.
洪水传说与中国早期国家的形成[J]
.史学月刊,1997(4):11-14.
被引量:3
6
李民.
试探夏族的起源与播迁[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18(2):75-82.
被引量:3
7
王博.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J]
.中国哲学史,1999(2):30-33.
被引量:16
8
孙德海,刘勇,陈光唐.
河北武安磁山遗址[J]
.考古学报,1981(3):303-338.
被引量:136
9
徐中舒.
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Z1):115-128.
被引量:24
10
杨升南.
夏代军事制度初探[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24(3):40-46.
被引量:3
引证文献
8
1
靳宝.
燕国“禅让”实践的重新解读[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4):48-52.
2
袁青.
简论郭店竹书《唐虞之道》的学派归属[J]
.中华文化论坛,2014(3):98-100.
3
董芬芬.
《墨子》巧用《诗》《书》立新说——兼论儒墨“禅让说”的不同[J]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5(1):34-39.
被引量:1
4
李友广.
理想化与存在性的交织:“禅让制”刍议[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3):9-13.
5
曹胜高.
“公天下”与两汉士人的国家认知[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8(6):10-16.
被引量:2
6
杨博文.
民初法统之争的语境分析及法理启示[J]
.地方立法研究,2023,8(5):106-122.
7
徐义华.
夏代王朝体制的建立与内外服制的形成[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7(3):44-51.
被引量:2
8
高晓锋.
墨家与尧舜禅让古史关系辨正[J]
.管子学刊,2024(4):51-65.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6
1
王淼.
从《法言》的思想出发再论《剧秦美新》非“谄文”[J]
.社科纵横,2020,35(8):109-115.
被引量:1
2
薄晓婧.
从《墨子》称引古文献的态度看墨子思想[J]
.鹿城学刊,2022(4):21-25.
3
宋文婕.
西汉君臣共治制度与表文:兼论陈事表的话语生成[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0(6):261-272.
4
王一凡.
西周王畿区域范围的考古学观察[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48(2):79-88.
被引量:1
5
胡垚.
前后期墨家“兼爱”理论嬗变及其“共同体”意识的凸显[J]
.江淮论坛,2025(2):56-62.
6
薛刚凌,倪朝.
古代中华法治文明的整体构造——以国家治理模式为视角[J]
.法治社会,2025(3):1-31.
1
李春利.
东周时期禅让学说的发展[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43-46.
2
胡阿祥.
王莽新国号述论[J]
.江苏社会科学,2000(2):151-156.
被引量:1
3
张云鹏.
意境三要素构成析证[J]
.昌潍师专学报,1998,17(6):105-110.
4
贾英华.
你所不知道的溥仪(二立):立嗣继位[J]
.名人传记,2015(7):44-48.
5
蒙曼细说武则天的少女时代[J]
.法制博览(名家讲坛、经典杂文),2008(5):1-1.
6
马啸,周龙祥.
“金陵小天堂”思想与太平天国的成败[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5(2):7-10.
7
张慧.
良渚文化玉器的制作工艺与鉴定方法[J]
.收藏投资导刊,2012(14):54-57.
8
熊明秀.
试析洪秀全的用人政策及其对太平天国的影响[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1995,29(1):50-56.
9
李贤德.
李贤德的诗[J]
.中国土族,2007(2):71-71.
10
张辉.
中国第一贤德宰相伊尹[J]
.春秋,2006(5):41-43.
中国文化研究
2002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