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简论郭店竹书《唐虞之道》的学派归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关于《唐虞之道》,有认为是纵横家之作,也有认为当属于墨家学派的,更多学者认为应归属于儒家学派。通过考察诸家之说并结合《唐虞之道》文本以及传世文献,可以看出《唐虞之道》应是战国儒家著作,很有可能属于战国中期子游学派的著作。
作者
袁青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出处
《中华文化论坛》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98-100,共3页
Journal of Chinese Culture
基金
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关键词
郭店竹书
唐虞之道
子游学派
分类号
B22 [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作者简介
袁青,清华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北京100084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6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41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1
1
李学勤.先秦儒家著作的重大发现[A]..中国哲学:第20辑[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2
廖名春.荆门郭店楚简与先秦儒学[A].中国哲学第二十辑[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59.
3
姜广辉.郭店楚简与《子思子》-兼谈郭店楚简的思想史意义[A].中国哲学第二十辑[C].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82-83.
4
李存山.读楚简《忠信之道》及其他[A].郭店楚简研究(第20辑)[C].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9.
5
王博.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J]
.中国哲学史,1999(2):30-33.
被引量:16
6
李景林.关于郭店楚简《唐虞之道》的学派归属问题[J].社会科学战线,2000,(3).
7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简研究[M].东方出版社,2000.376-382.
8
梁韦弦.
与郭店简《唐虞之道》学派归属相关的几个问题[J]
.文史哲,2004(5):97-100.
被引量:4
9
彭裕商.
禅让说源流及学派兴衰——以竹书《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为中心[J]
.历史研究,2009(3):4-15.
被引量:12
10
郑杰文.
禅让学说的历史演化及其原因[J]
.中国文化研究,2002(1):26-40.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56
1
李天虹.
郭店楚简与传世文献互徵七则[J]
.江汉考古,2000(3):82-85.
被引量:8
2
王博.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J]
.中国哲学史,1999(2):30-33.
被引量:16
3
陈伟.
郭店楚简别释[J]
.江汉考古,1998(4):67-72.
被引量:34
4
龐朴.
五行思想三题[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4(1):46-54.
被引量:8
5
张守中,郑名桢,刘来成.
河北省平山县战国时期中山国墓葬发掘简报[J]
.文物,1979(1):1-31.
被引量:170
6
徐中舒.
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58(Z1):115-128.
被引量:24
7
王汉昌.
禅让制研究——兼论原始政治的一些问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24(6):121-126.
被引量:6
8
王传富,汤学锋.
荆门郭店一号楚墓[J]
.文物,1997(7):35-48.
被引量:105
9
蒋重跃.
“歷数”和“尚贤”与禅让说的兴起[J]
.管子学刊,2006(3):78-83.
被引量:3
10
徐中舒.《论尧舜禹禅让与父系家族私有制的发生和发展》,《徐中舒历史论文选辑》,北京:中华书局,1998年,第976页.
共引文献
41
1
梁韦弦.
《易传》人性论探微[J]
.周易研究,2001(1):21-26.
被引量:2
2
梁韦弦.
与郭店简《唐虞之道》学派归属相关的几个问题[J]
.文史哲,2004(5):97-100.
被引量:4
3
李锐.
仁义礼智圣五行的思想渊源[J]
.齐鲁学刊,2005(6):19-25.
被引量:19
4
梁韦弦.
郭店简、上博简中的禅让学说与中国古史上的禅让制[J]
.史学集刊,2006(3):3-7.
被引量:5
5
刘光胜.
上博简《曹沫之阵》研究[J]
.管子学刊,2007(1):111-115.
被引量:3
6
李锐.
郭店简中的“性命”与《易传》的年代问题[J]
.周易研究,2008(3):13-19.
被引量:2
7
彭裕商.
禅让说源流及学派兴衰——以竹书《唐虞之道》、《子羔》、《容成氏》为中心[J]
.历史研究,2009(3):4-15.
被引量:12
8
李振宏.
“禅让说”思潮何以在战国时代勃兴--兼及中国原始民主思想之盛衰[J]
.学术月刊,2009,41(12):111-120.
被引量:7
9
黄爱梅.
近二十年来唐尧研究成果综述[J]
.历史教学问题,2010(2):108-115.
被引量:2
10
周海春.
政治伦理中的《唐虞之道》[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9(4):73-77.
1
邓建鹏.
《唐虞之道》的民本思想[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99,53(5):45-48.
被引量:2
2
李锐.
郭店简《唐虞之道》中出现的“性命”与《庄子》内篇早出的问题[J]
.人文杂志,2011(4):39-48.
被引量:6
3
张盈.
唐虞之道如何可能[J]
.中国哲学史,2001(3):74-77.
4
马云龙.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忠信之道》浅析[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3(10):125-125.
5
薛柏成.
郭店楚简《唐虞之道》与墨家思想[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4(2):36-39.
被引量:5
6
李锐.
郭店简中的“性命”与《易传》的年代问题[J]
.周易研究,2008(3):13-19.
被引量:2
7
梁韦弦.
与郭店简《唐虞之道》学派归属相关的几个问题[J]
.文史哲,2004(5):97-100.
被引量:4
8
夏世华.
禅让政治的基本理论架构及其所要求的德行基础——楚简《唐虞之道》第6至13号简思想析论[J]
.社会科学战线,2012(3):229-231.
9
袁青.
《老子》“德经”首章新解[J]
.学术探索,2014(9):7-12.
被引量:5
10
皮迷迷.
论《唐虞之道》中“孝”与“禅”的关系[J]
.哲学动态,2016(12):36-41.
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
201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