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方斑东风螺苗种中间培育试验
被引量: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作者
吴进锋
张汉华
梁超愉
陈利雄
陈健光
机构地区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水产种质资源与养殖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
出处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年第6期71-73,共3页
Journal of Zhanjiang Ocean University
基金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金项目(2001 1 2)
广东省农业攻关项目(2004B20301015)
关键词
方斑东风螺
苗种
中间培育
生长
成活率
分类号
S968.3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9
同被引文献
65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7
参考文献
6
1
柯才焕,李复雪.
台湾东风螺的生殖腺组织学和生殖周期[J]
.台湾海峡,1991,10(3):213-220.
被引量:24
2
柯才焕 李复雪.台湾东风螺繁殖行为研究[A]..贝类学论文集(第四集)[C].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4.141-148.
3
郑怀平,朱建新,柯才焕,周时强,李复雪.
温盐度对波部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J]
.台湾海峡,2000,19(1):1-5.
被引量:37
4
柯才焕,符艳,汤鸿,周时强,李复雪.
波部台湾东风螺对饵料的摄食和饵料蛋白质的消化率[J]
.海洋科学,1997,21(5):5-7.
被引量:26
5
刘德经,肖思祺.
台湾东风螺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
.中国水产科学,1998,5(1):93-96.
被引量:32
6
余勉余,李茂照,梁超愉,等.广东省潮间带生物调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26~37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李志安,蔡明明,汤莹,师玉涛.
静力训练加外用中药治疗髌尖末端病的疗效观察[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7,22(7):640-641.
被引量:9
2
蔡完其,养鱼饲料学(译),1980年,45页
3
郑重,海洋桡足类生物学,1992年,287页
4
郑恒仲,台湾水产试验所报告,1983年
5
[英]W·B·温伯格等,.海洋动物环境生理学[M]农业出版社,1982.
6
Dr. Hugh P. Stanley. The structur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eminiferous follicle in Scyliorhinus caniculus and Torpedo marmorata (Elasmobranchii)[J] 1966,Zeitschrift für Zellforschung und Mikroskopische Anatomie(2):453~468
7
柯才焕,李复雪.
台湾东风螺的生殖系统及其组织结构[J]
.台湾海峡,1990,9(4):359-365.
被引量:16
8
史斌.
微型可吸收锚钉修复手指伸肌腱止点断裂疗效观察[J]
.河北医药,2012,34(9):1357-1358.
被引量:5
9
郭静波,李亮,马振勇,马少亚.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电致孔导入辅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肌腱端炎57例[J]
.风湿病与关节炎,2014,3(7):37-39.
被引量:4
10
刘春雨,韩小燕.
离心训练治疗髌腱末端病的系统评价[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1):71-76.
被引量:20
共引文献
69
1
谢湘筠,张原秋,柯才焕.
甲醛和三丁基锡对方斑东风螺幼体的急性毒性实验[J]
.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2(4):306-310.
被引量:8
2
叶兆弘,钟幼平,贤锋.
饵料对斑玉螺浮游幼虫存活与生长的影响[J]
.台湾海峡,2001,20(z1):49-51.
被引量:4
3
古恒光,刘建勇,黎锦明.
盐度对九孔鲍胚胎发育的影响[J]
.海洋与渔业,2006(8):14-16.
4
罗杰,杜涛,梁飞龙,刘楚吾.
方斑东风螺养殖方式的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2004,28(7):39-43.
被引量:28
5
陈利雄,吴进锋.
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J]
.齐鲁渔业,2004,21(10):9-11.
被引量:13
6
CHENYan ZHOUShiqiang LIFuxue.
Embryonic and larval development of Babylonia formosae habei (Altena and Gittenberger, 1981) (Gastropoda:Buccinidae) on China's coast[J]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2004,23(3):521-531.
被引量:5
7
梁飞龙,毛勇,余祥勇,刘洪军.
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J]
.海洋湖沼通报,2005(1):79-85.
被引量:15
8
刘建勇,卓健辉.
温度和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1):1-4.
被引量:17
9
钟春雨,张锡佳,曲于红,袁廷柱.
泥东风螺的人工育苗及养成技术[J]
.齐鲁渔业,2005,22(6):5-6.
被引量:5
10
郑雅友,杨章武,李正良,郑养福,蔡英明,何海东.
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技术[J]
.福建水产,2005,27(2):58-60.
被引量:11
同被引文献
65
1
罗杰,杜涛,梁飞龙,刘楚吾.
方斑东风螺养殖方式的初步研究[J]
.海洋科学,2004,28(7):39-43.
被引量:28
2
张汉华,吴进锋,陈利雄,梁超愉.
东风螺人工育苗、养殖及产业化发展前景[J]
.南方水产科学,2004,6(11):2-5.
被引量:10
3
柯才焕.
海产贝类幼体附着和变态的化学诱导研究进展[J]
.海洋通报,1993,12(3):107-116.
被引量:14
4
陈利雄,吴进锋.
东风螺的增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前景[J]
.齐鲁渔业,2004,21(10):9-11.
被引量:13
5
于秀娟,朱四喜,沈金辉,陈旭明,黄长江.
方斑东风螺性畸变现象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研究[J]
.台湾海峡,2004,23(4):444-448.
被引量:5
6
兰国宝,廖思明,阎冰,吴斌.
方格星虫幼体饵料研究[J]
.水产科学,2005,24(2):1-4.
被引量:24
7
吴伟军,谢达祥,阮志德,姚久祥.
方斑东风螺室内人工育苗试验[J]
.水产科技情报,2005,32(1):18-20.
被引量:15
8
梁飞龙,毛勇,余祥勇,刘洪军.
方斑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J]
.海洋湖沼通报,2005(1):79-85.
被引量:15
9
刘建勇,卓健辉.
温度和盐度对方斑东风螺胚胎发育的影响[J]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2005,25(1):1-4.
被引量:17
10
刘建勇,邓兴朝,绍杰.
体重和温度对方斑东风螺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2005,12(3):239-244.
被引量:26
引证文献
3
1
许明海,庄定根,蔡厚才,叶鹏,陈兰涛.
南麂海区方斑东风螺养殖初步试验[J]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3):258-261.
被引量:4
2
尹绍武,廖经球,黄海,高磊.
东风螺生物学及养殖生态学研究进展[J]
.水产科学,2007,26(11):632-636.
被引量:9
3
邹杰,彭慧婧,童万平.
方格星虫海区围网中间培育研究[J]
.水产科学,2013,32(4):197-200.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17
1
杨章武,张扬波.
东风螺脱壳病活体接触感染试验[J]
.水产养殖,2010,31(9):1-3.
被引量:5
2
杨章武,郑雅友,李正良,郑养福,张扬波.
方斑东风螺水泥池养殖不同底质的生长与存活试验[J]
.福建水产,2011,33(2):29-32.
被引量:10
3
陈菲,骆轩,沈铭辉,黄妙琴,柯才焕.
两种东风螺的染色体核型[J]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0(4):789-793.
被引量:4
4
张扬波,杨章武.
东风螺水泥池养殖两种铺沙方式的比较[J]
.福建水产,2011,33(4):27-30.
被引量:2
5
林国清.
4种重金属盐对泥东风螺幼螺的急性毒性试验[J]
.福建农业学报,2012,27(3):232-236.
被引量:11
6
李淑芳,邱德全,张继东,杨世平,邱明生.
方斑东风螺地膜覆沙池和潮线下养殖系统细菌种群结构的PCR-DGGE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32-38.
7
刘旭佳,彭银辉,林景超,齐占会,黄国强.
铜和镉对方格星虫的急性毒性研究[J]
.水产科学,2015,34(2):95-99.
被引量:2
8
彭银辉,黄国强,刘旭佳,杨家林,蒋艳,彭慧婧.
方格星虫种质资源及人工增养殖研究进展[J]
.广西科学院学报,2015,31(1):9-15.
被引量:6
9
李淑芳,邱德全,张继东,杨世平,邱明生.
PCR-DGGE Analysis of Bacterial Communities Structure in Babylonia areolata Culture Systems of The Subtidal Zone and The Pond Mulched Plastic Film and Sand in Bottom[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5,16(7):1535-1539.
10
李俊伟,朱长波,郭永坚,颉晓勇,陈素文,张文文.
不同饵料对方格星虫存活和生长的影响[J]
.水产科学,2016,35(1):27-31.
被引量:2
1
谭凡民.
方斑东风螺高效养殖技术[J]
.中国水产,2011(8):23-25.
2
郑养福.
方斑东风螺室内水泥池的养成技术[J]
.福建水产,2005,27(4):80-81.
被引量:2
3
符泽雄.
紫红笛鲷鱼苗中间培育试验[J]
.海洋渔业,1992,14(4):160-161.
被引量:2
4
董杨,冯永勤,梁盛,刘璐.
棕点石斑鱼池塘人工育苗试验[J]
.齐鲁渔业,2010,27(7):1-4.
被引量:2
5
吴勤,端木怡燕,黄伟.
幼蟹的中间培育试验[J]
.水产养殖,1989(3):12-13.
6
徐伟领,陈小宏.
泥东风螺人工育苗试验[J]
.渔业科技产业,2005(3):19-20.
7
陈小宏,杨伟.
贝类养殖技术之三:泥东风螺人工育苗技术[J]
.中国水产,2005(5):57-58.
被引量:6
8
周小春,陈海进,王熙,陈小宏,梁红玉.
方斑东风螺的培育及养成技术[J]
.海洋与渔业,2009(11):27-28.
9
冯晓宇,李忠全,杨仲景,朱丽敏,李行先,邓闽中.
南美白对虾温室中间培育试验[J]
.淡水渔业,2003,33(2):44-45.
被引量:3
10
于洋洋,郝振林,宋坚,常亚青.
脉红螺生物学及增养殖技术研究进展[J]
.河北渔业,2012(12):50-53.
被引量:4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
2004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