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的探索——沈阳师范大学实行教授研究室制度的理念与实践
被引量:13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14-15,共2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55
-
1吴志功.国外巨型大学的组织结构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1):28-31. 被引量:16
-
2方军.制度伦理与制度创新[J].中国社会科学,1997(3):54-66. 被引量:166
-
3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8. 被引量:73
-
4沈炯.加快结构调整和制度创新 优化高校基层学术组织[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10-11. 被引量:8
-
5赫冀成.积极探索科研教学相融合的基层学术组织[J].中国高等教育,2005(3):29-30. 被引量:7
-
6肖广岭.大学科研的运行机制及大学在我国科技体系中的作用[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22(12):16-19. 被引量:13
-
7李发伸.组建新型研究所 激活教学科研基层组织[J].中国高等教育,2005(6):5-7. 被引量:11
-
8马廷奇.突破制度性障碍 激发大学的学术活力[J].中国高等教育,2005(7):18-20. 被引量:6
-
9席酉民,郭菊娥,李怀祖.大学学科交叉与科研合作的矛盾及应对策略[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6(1):79-83. 被引量:39
-
10迟艳杰,闫华.论教授研究室制度的伦理与知识论基础[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11-13.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3
-
1林春明,刘艳烯.关于新形势下我校基层学术组织优化重组的思考[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5,15(S1):190-192.
-
2雷习林,肖福州,王伟伟.关于开展高校网络教研的探讨[J].中国商界,2010(11):349-349. 被引量:2
-
3迟艳杰,闫华.论教授研究室制度的伦理与知识论基础[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11-13. 被引量:8
-
4方海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96-100. 被引量:8
-
5闫淳冰.论我国高校教研室的完善与重构策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21(9):35-36. 被引量:1
-
6冯景波.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室制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36-38. 被引量:4
-
7吕雪,王艳彪.基于“大部制"的教授研究室服务本科教育功能的完善[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35(1):60-63.
-
8迟艳杰,张悦,张腾.教授研究室制度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4):104-107. 被引量:4
-
9刘学利,闻万春.定位与机制:教授研究室制度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4):69-70. 被引量:2
-
10王悦,赵为平,张利国,佟刚.论教授研究室制度对个体隐性知识获取的作用[J].中国科技博览,2012(29):245-245.
二级引证文献24
-
1曾冬梅,唐纪良,武波.学术组织创新: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150-153. 被引量:11
-
2张晓玲,王大勇,王晶,高阿娜.基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视角下的地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重组和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7):66-68. 被引量:5
-
3杨晓丹.现代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09(7):45-46. 被引量:2
-
4步社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重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0,30(17):69-73. 被引量:30
-
5冯景波.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室制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36-38. 被引量:4
-
6汤松,王燕.新技术环境下的高校教师教研模式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22):62-63. 被引量:1
-
7吕雪,王艳彪.基于“大部制"的教授研究室服务本科教育功能的完善[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2,35(1):60-63.
-
8黄启来,初建崇,吕宏伟.基于校园网的网络教研活动在实验教学中的作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5):25-27. 被引量:2
-
9迟艳杰,张悦,张腾.教授研究室制度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4):104-107. 被引量:4
-
10刘学利,闻万春.定位与机制:教授研究室制度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4):69-70. 被引量:2
-
1冯景波.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制度的创新——以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研究室制度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36-38. 被引量:4
-
2彭浩波.构建新型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初探[J].技术与市场,2011,18(1):86-87.
-
3迟艳杰,张悦,张腾.教授研究室制度对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6(4):104-107. 被引量:4
-
4迟艳杰,闫华.论教授研究室制度的伦理与知识论基础[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0(2):11-13. 被引量:8
-
5刘学利,闻万春.定位与机制:教授研究室制度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12,30(4):69-70. 被引量:2
-
6林海岸.试论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思想政治教育职能[J].琼州学院学报,2011,18(4):55-56.
-
7陈彬,陈何芳.论开展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研究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7(1):31-33. 被引量:4
-
8任奉龙.中日高校教授研究室制度功能定位的比较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6(1):21-23.
-
9陈何芳,陈彬.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J].高教探索,2002(4):48-51. 被引量:29
-
10隋旺华,董守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改革与建设探讨[J].中国地质教育,2014,23(4):24-26.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