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建新型研究所 激活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被引量:11
出处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7,共3页
China Higher Education
同被引文献65
-
1刘尧.科学发展观:大学应协调的十大关系[J].教育发展研究,2005,25(16):67-73. 被引量:8
-
2吴志功.国外巨型大学的组织结构特点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1999(1):28-31. 被引量:16
-
3祁鸣,刘荣川.积极发挥依托单位作用 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创造良好外部环境[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7,9(1):19-23. 被引量:5
-
4吴剑平,李功强,张德.试论大学管理模式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25(2):51-56. 被引量:21
-
5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 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8. 被引量:73
-
6李卫红.积极探索实践 加强理论研究 构建适应人才强国战略的新型高等学校薪酬制度[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1-4. 被引量:18
-
7罗中枢,李旭锋,李键,张卫红,章成蓉,潘显一,王清远,田彬,魏中,张晓蕾,田单,季春林.新机制促进新跨越——四川大学关于岗位津贴制度的实践与效果[J].中国高教研究,2004(B09):82-85. 被引量:2
-
8赵大宇,朴雪涛.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创新的探索——沈阳师范大学实行教授研究室制度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14-15. 被引量:13
-
9王保星,张斌贤.“大学教师终身教职”的存废之争——美国大学教师学术自由权利保障的制度分析[J].教育研究,2004,25(9):77-84. 被引量:18
-
10郭广生,齐再前,白守礼.构建科学合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57-58. 被引量:8
引证文献11
-
1张继革,史光平,李永春.论研究型大学校长办公室职能的拓展[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6(3):112-114.
-
2熊平凡,聂社军,张红,李德华,胡付高.新建本科院校科研工作可持续发展平台的构建[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5,3(10):168-170. 被引量:2
-
3方海明.大学基层学术组织存在问题的原因与对策[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3):96-100. 被引量:8
-
4陈万明,冯承强.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理论、实践与发展趋势[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6(1):96-99. 被引量:9
-
5刘金林,蔡幸.地方高校金融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市场论坛,2007(11):93-94. 被引量:1
-
6张继革,王敏,李永春.积极拓展工作领域,努力建设研究型大学校长办公室[J].秘书之友,2007(8):30-32.
-
7李万里,徐鹏彬.正确处理两对关系 促进和谐重点实验室建设——关于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思考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8(4):110-113. 被引量:3
-
8杨文兵.学院制建构下地方高校基层教学科研组织建设问题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0(10):108-110. 被引量:4
-
9王绽蕊.大学基层学术组织治理制度转型——基于案例的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9):15-18.
-
10兰利琼,张红伟.弘扬教学文化,构建激励性评价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之内驱力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1(5):155-15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35
-
1刘文涛,王守仁,王高琦.地方高校科研平台建设与本科教学协同发展分析[J].学园,2019,0(17):77-78.
-
2刘邦平,敖思芬.关于南昌教育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设置的一点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2,27(3):79-81. 被引量:1
-
3陈小华.学院制建设与科研管理工作初探——以Y大学为例[J].思想战线,2013,39(S1):252-253.
-
4黄刚,谢沛善,刘金林.新建本科院校系部科研工作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广西财经学院金融系为例[J].高教论坛,2007(3):132-134.
-
5姜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思考[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88-190.
-
6陈如辉.高等院校实施全员聘任制浅析[J].新西部(理论版),2008(1):57-57.
-
7曾冬梅,唐纪良,武波.学术组织创新:高校“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的基础——“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研究之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2):150-153. 被引量:11
-
8林卫峰,贺强.关于高等学校聘任制度发展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8(1):18-22. 被引量:5
-
9吕跃军.关于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的思考[J].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8(5):89-92. 被引量:2
-
10张晓玲,王大勇,王晶,高阿娜.基于校院两级管理体制视角下的地方大学基层学术组织的重组和资源配置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7):66-68. 被引量:5
-
1杜尧君,胡玉人,田彦文.组建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促进学科建设[J].辽宁教育研究,2001(4):61-62.
-
2甘晖,杜生一.重点高校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改革研究——以兰州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4,25(2):71-73. 被引量:4
-
3田维实,王维,翟国治.院系组建研究所、技术中心改革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探索[J].辽宁教育研究,2002(7):13-15. 被引量:2
-
4芦宙新,陈思远,王新会.改革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J].中国冶金教育,2005,10(3):34-36. 被引量:1
-
5赵世奎,卢晓斌.教授治学:自下而上配置学术权力[J].中国高等教育,2016(2):55-57. 被引量:2
-
6刘建新,陈国容.大学章程建设若干问题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3):99-101. 被引量:3
-
7冷静,宋大伟.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创建南疆医学名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8):51-52.
-
8杜生一.建设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 推进教师聘任制的改革[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4(2):8-10.
-
9如何把握“意见”的特征?[J].党课,2016,0(18):109-109.
-
10郭广生,齐再前,白守礼.构建科学合理教学科研基层组织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保证[J].中国高教研究,2004(12):57-58. 被引量: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