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学习单:博物馆与学校教育合作的有效工具
被引量:
2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为了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博物馆学习资源,本文借鉴台湾地区博物馆教育的实践,对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方面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作者
孟庆金
机构地区
大连自然博物馆
出处
《中国博物馆》
2004年第3期15-19,共5页
Chinese Museum
关键词
博物馆
学校教育
学习资源
教育职能
实践
台湾地区
可能性
分类号
G260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53
引证文献
26
二级引证文献
112
同被引文献
153
1
吴莎.
博物馆学习单设计元素分析[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5):74-84.
被引量:4
2
汤婉琴,田珂,张佳怡,鲍贤清.
服务于高中生未来发展的馆校合作新方式探索[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1):68-74.
被引量:2
3
朱幼文.
关注“非物质遗产”:从博物馆定义看科技藏品/展品的价值与表达[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0(1):39-46.
被引量:17
4
石中英.
拥抱“新社会化学习”的时代[J]
.教育家,2021(49):24-25.
被引量:1
5
黄琛,陈成军,周靖程,谢晓婷.
“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实践总结与思考[J]
.博物院,2024(1):27-32.
被引量:2
6
周婧景,黄洋,杨瑾,丁福利.
博物馆教育和研究的实践探索[J]
.博物院,2024(1):16-26.
被引量:3
7
郑莉.
“研学热”背景下关于博物馆学习单的几点思考[J]
.故宫学刊,2020(1).
被引量:2
8
王艳芳.
论学习型社会构建中的高校博物馆[J]
.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2):39-40.
被引量:1
9
肖炳龙.
高度重视转型期的博物馆学习[J]
.北方文物,2001(1):104-108.
被引量:5
10
郑念,廖红.
科技馆常设展览科普效果评估初探[J]
.科普研究,2007,2(1):43-46.
被引量:33
引证文献
26
1
吴莎.
博物馆学习单设计元素分析[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5):74-84.
被引量:4
2
方慧玲,周青青,沈甸.
我国馆校结合领域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基于共词分析法的可视化研究[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3):5-16.
被引量:3
3
郑莉.
“研学热”背景下关于博物馆学习单的几点思考[J]
.故宫学刊,2020(1).
被引量:2
4
梁莉.
提升科技馆竞争力的途径初探[J]
.海峡科学,2009(10):66-67.
5
鲍贤清.
场馆中的学习环境设计[J]
.远程教育杂志,2011,29(2):84-88.
被引量:29
6
鲍贤清,毛文瑜,王晨,李康立.
场馆环境中介性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以上海科技馆学习单设计研究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1(10):40-47.
被引量:30
7
常娟,王翠.
浅议科技馆学习单中的“问题”[J]
.科普研究,2014,9(1):77-83.
被引量:6
8
陈涛.
主题式学习单的设计研究——以探究性场馆学习为例[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6):90-91.
被引量:1
9
常娟,邵航.
我国科技馆学习单运用误区及发展建议[J]
.科协论坛,2014,0(10):28-30.
被引量:1
10
邵航,常娟.
关于科技馆学习单设计与使用相关问题的探讨[J]
.科学教育与博物馆,2015,1(1):50-54.
二级引证文献
112
1
吴莎.
博物馆学习单设计元素分析[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5):74-84.
被引量:4
2
邓卓,舒琛,杨梦霞,于雪梅,唐智婷,刘楠.
自然博物馆亲子教育活动中的对话内容研究[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5):37-46.
被引量:4
3
王美.
情境学习理论及其对博物馆学习设计的启示[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4):5-12.
被引量:3
4
傅翼,滕燨斋.
为公众服务的博物馆分众研究:意义、思路与建议[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1(1):23-30.
被引量:7
5
王梦倩,刘伟男,崔鸿.
基于科技藏品的馆校结合教育效果提升策略[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20(3):35-41.
被引量:2
6
饶加玺,杜贵颖,鲍贤清.
馆校结合科学教育活动项目要素分析——以“第四届科普场馆科学教育项目展评”为例[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0(5):21-28.
被引量:10
7
薛松,肖芮,王梦倩,崔鸿.
指向“基于科学探究的实践”的馆校结合项目设计[J]
.自然科学博物馆研究,2019,0(5):5-14.
被引量:2
8
武钟芸.
浅谈博物馆展览策展及设计人才培养模式[J]
.东南文化,2022(S01):162-165.
被引量:2
9
鲍贤清,毛文瑜,王晨,李康立.
场馆环境中介性学习工具的设计与开发——以上海科技馆学习单设计研究为例[J]
.中国电化教育,2011(10):40-47.
被引量:30
10
许亚锋,张际平,高丹丹.
技术支持的体验学习研究述评[J]
.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20-29.
被引量:18
1
卢家利.
我国广西与泰国共建国家级泰文资料中心的可行性研究[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23(7):142-144.
被引量:1
2
郭可.
寻求全球新闻共识 促进各国教育合作——2007年首届“世界新闻教育大会”会议综述[J]
.国际新闻界,2007,29(10):73-74.
被引量:1
3
论语[J]
.文化产业导刊,2013(10):2-3.
4
杨晓芳.
中法数字出版座谈会热议法国数字出版业破冰增长[J]
.中国出版,2013(17):69-69.
5
方锦平,易斌.
美国信息素质教育的合作模式及其启示[J]
.现代情报,2007,27(7):200-201.
被引量:24
6
华灿丽,章燕华.
交流、合作、跨越——记亚太地区档案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J]
.档案学通讯,2004(4):95-95.
被引量:2
7
领导关怀 巨大鼓舞[J]
.大江周刊,2012(13):6-7.
8
南开大学商学院国际学术交流活动[J]
.南开管理评论,2005,8(4).
9
冯惠玲.
扩大交流与合作 发展档案教育[J]
.档案学通讯,1996(6):4-6.
10
王有勇.
中阿教育合作的现状与未来——从中埃教育合作谈起[J]
.阿拉伯世界研究,2006(1):55-60.
被引量:9
中国博物馆
200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