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04年第5期423-424,共2页
Chinese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 Management
同被引文献18
-
1付春锋,方坚.杭州市萧山区1982—2003年农村家庭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4,18(9):62-63. 被引量:4
-
2杨斌,陈海青.海南省1999~2002年食物中毒情况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4,4(5):848-849. 被引量:4
-
3郭绶衡,刘富强,刘秀英,陈焱.2000~2002年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河北五省食物源性疾病发病情况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04,11(5):867-871. 被引量:18
-
4李洁.因食用盒饭引起的食物中毒[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5):42-43. 被引量:3
-
5方维焕.动物源食品中病原微生物污染的监控[J].中国动物保健,2004,6(10):20-22. 被引量:2
-
6刘进,杨明亮,张谦.当今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饮食卫生与健康,2004,2(6):1-4. 被引量:13
-
7胡维刚.食物中毒[J].生物学教学,2005,30(2):65-66. 被引量:3
-
8王福红.日常生活中几种常见的食物中毒及预防[J].山东畜牧兽医,2005,26(5):47-48. 被引量:3
-
9宋钰.谈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因子、可疑食品及环境致病条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5,21(6):511-513. 被引量:1
-
10.食物中毒预防与控制(第1版)[M].卫生部卫生法制与监督司,1999.26.
二级引证文献12
-
1阎礼勇.亚硝酸盐中毒20例抢救体会[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14,0(10):465-465.
-
2岑爱丽.一起急性群体性食源性疾病的急救和护理[J].内科,2011,6(1):94-95. 被引量:4
-
3张文娟,裴桂,张锦周,张文姬.广州市1997-2007年食物中毒流行特征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1,27(5):531-533. 被引量:11
-
4李辉.食品安全事故处置管理工作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5):446-449. 被引量:12
-
5付志智.2004~2011年广西食物中毒事件特征分析[J].应用预防医学,2012,18(4):214-217. 被引量:2
-
6余诗园.深圳市街道居民食源性疾病的救治措施与健康教育[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2):118-120.
-
7周静,袁媛,孙承业,何仟,尹萸.2004-2013年全国有毒动植物中毒事件分析[J].疾病监测,2015,30(5):403-407. 被引量:26
-
8林国建.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机制及机构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5,31(4):474-476. 被引量:3
-
9姜春全,韦小民.基层疾控机构承担食品安全事故调查处置问题探讨[J].医学动物防制,2015,31(10):1180-1180. 被引量:4
-
10王玉明,崔燕.2012—2014年甘肃省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质量评价[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6,28(5):594-597. 被引量:5
-
1唐挺,戴英达.加强新生儿科院内感染的认识和防治[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9,16(6):8-11. 被引量:4
-
2鞠琳,宋海波,刁平.对不明原因食物中毒的分析探讨[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3,10(1):53-54. 被引量:5
-
3钟海燕.从病历书写与病案管理角度谈防范医疗纠纷[J].中国病案,2007,8(3):22-23. 被引量:4
-
4陆冠臣,董柏青,莫建军,黄兆勇,吴秀玲.2005~2007年广西学校呼吸道传染病突发事件调查[J].中国热带医学,2008,8(7):1189-1190. 被引量:10
-
5王冠梅,李伟,郭宁川.宁夏285例急性职业中毒调查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1,5(3):280-280.
-
6白志超,段奇翠.急性中毒现场及特殊作业场所气体采样方法[J].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3,20(2):133-135. 被引量:1
-
7段奇翠,宋为丽,白志超.急性中毒现场的监测[J].化工劳动保护,2001,22(2):57-58. 被引量:1
-
8何勇,胡建江,李常勇.一起砷化氢中毒的调查报告[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12):37-37.
-
9张宏亮.扼杀事故的“病原体”[J].董事会,2015,0(9):96-96.
-
10稿约[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