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反思与重构:论我国预断排除规则的构建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预断排除规则是诉讼制度中保障公正审判的一个重要规则。为消除我国刑事诉讼制度中存在诸多导致法官预断的因素 ,需要实行起诉状一本主义 ,建立庭前准备法官与审理案件的法官分离制度 ,规范法官的回避制度和起诉书的制作 ,将被告人自白的证据调查顺序后移 ,建立证据能力规则 。
作者
唐磊
吴常青
谢小剑
机构地区
四川大学法学院
出处
《法学论坛》
2004年第5期53-58,共6页
Legal Forum
关键词
预断排除
反思
构建
起诉状一本主义
分类号
D925.2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182
同被引文献
59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参考文献
11
1
劳东燕.刑事一审程序的功能审视和结构反思[A]..刑事法评论(第13卷)[C].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611.
2
张建伟.刑事司法体制原理[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381.
3
莫丹谊.
试析日本刑事诉讼中的预断排除原则[J]
.现代法学,1996,18(4):122-124.
被引量:20
4
龙宗智.
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研究[J]
.法学研究,1999,21(3):60-71.
被引量:70
5
张丽卿.两岸刑事诉讼法之比较研究[J].台湾私立东海大学法学研究,(17):145-145.
6
艾君.犯罪嫌疑人受审该穿什么衣服[N].南方周末[N],2003-08-28.
7
李奋飞.
刑事诉讼中的法官庭外调查权研究[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4,12(1):101-110.
被引量:18
8
林劲松,朱珏.
对法官庭外调查权的反思——从刑事诉讼价值角度的分析[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3):43-49.
被引量:14
9
田口守一.刑事诉讼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
10
麦高伟 杰弗里·威尔逊.英国刑事司法程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16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陈瑞华.
对两审终审制的反思——从刑事诉讼角度的分析[J]
.法学,1999(12):18-25.
被引量:43
2
孙长永.
日本和意大利刑事庭审中的证据调查程序评析[J]
.现代法学,2002,24(6):90-95.
被引量:9
3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4条至第58条.
4
(英)丹宁勋爵著:《家庭故事》,刘庸安译,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174页.
5
法院能否直接改变检察机关指控的罪名,理论界有较大的争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此作出了肯定的规定.司法实践中,法院直接改变检察机关指控罪名的情况并不鲜见.
6
参见《日本本刑事诉讼法》第179条.
7
李卫国.
庭外调查所获证据的使用[J]
.人民检察,1998(6):52-53.
被引量:2
8
陈瑞华.
从“流水作业”走向“以裁判为中心”——对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一种思考[J]
.法学,2000(3):24-30.
被引量:111
9
牟军.
理念、事实与证明标准——以英美国家刑事司法审判为中心[J]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3(8):83-89.
被引量:3
共引文献
182
1
李拥军,董辰.
刑事庭审实质化视角下的法官预断排除研究[J]
.河北法学,2022,40(9):97-118.
被引量:2
2
左德起.
刑讯逼供的证明机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3):85-88.
被引量:1
3
薛萍.
论公诉案卷移送制度[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6):128-130.
被引量:1
4
韩红兴.
论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刑事程序理性[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6):56-62.
5
王建华.
论我国刑事不起诉制约制度的完善[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6,22(5):52-55.
6
秦宗文.
看准了病,下错了药的改革举措——论我国的庭前审查程序改革[J]
.西部法学评论,2001(3):51-57.
被引量:2
7
丛华.
论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独立建构[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3):9-13.
被引量:5
8
黄文.
法官庭外调查权的合理性质疑[J]
.当代法学,2004,18(2):127-133.
被引量:10
9
陈香酥.
浅议我国现行公诉方式的改造[J]
.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08,13(4):136-139.
10
刘远熙.
我国公诉案件庭前审查制度的重构[J]
.学术交流,2004(9):44-48.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59
1
龙宗智.
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程序研究[J]
.法学研究,1999,21(3):60-71.
被引量:70
2
莫丹谊.
试析日本刑事诉讼中的预断排除原则[J]
.现代法学,1996,18(4):122-124.
被引量:20
3
王敏远.
我国刑事诉讼法修改述评[J]
.法学家,1996(4):41-53.
被引量:14
4
陈光中.
坚持惩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立足国情与借鉴外国相结合──参与刑事诉讼法修改的几点体会[J]
.政法论坛,1996,14(6):25-31.
被引量:23
5
刘远熙.
我国公诉案件庭前审查制度的重构[J]
.学术交流,2004(9):44-48.
被引量:5
6
刘文.
起诉书一本主义与公诉方式改革[J]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1,3(4):45-48.
被引量:3
7
陈卫东,郝银钟.
我国公诉方式的结构性缺陷及其矫正[J]
.法学研究,2000,22(4):101-115.
被引量:72
8
陈光中,汪海燕.
论刑事诉讼的“中立”理念──兼谈刑事诉讼制度的改革[J]
.中国法学,2002(2):28-39.
被引量:96
9
谢琼.
论刑事诉讼中的法官中立及其制度保障[J]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5,17(11):74-76.
被引量:1
10
左卫民,马静华.
刑事证人出庭率:一种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阐述[J]
.中国法学,2005(6):164-176.
被引量:124
引证文献
5
1
李拥军,董辰.
刑事庭审实质化视角下的法官预断排除研究[J]
.河北法学,2022,40(9):97-118.
被引量:2
2
吴敏,李娟.
构建我国预审法官制度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7(2):374-375.
被引量:4
3
汪东升.
论刑事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的价值与功能[J]
.福建法学,2010(3):63-67.
被引量:2
4
李昌盛.
事实认定的中立性[J]
.清华法学,2012,6(4):132-150.
被引量:6
5
汪东升.
论刑事案件庭前审查程序的价值与功能[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7):120-123.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曹佳.
事实认定的多元理论反思——以概率、信念与最佳证据为轴心[J]
.河北法学,2024,42(8):135-153.
被引量:2
2
丛华.
论我国刑事庭前审查程序的独立建构[J]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2(3):9-13.
被引量:5
3
管锋.
论刑事预审在我国的构建[J]
.沧桑,2009(2):72-73.
4
赵群.
针对形式诉讼原则进行分析[J]
.商情,2014(16):359-359.
5
赖根法,鲍浩东.
以“相对集中办理刑事案件”模式为切入点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J]
.公安研究,2016,0(2):45-49.
6
张高霞.
刑事诉讼执行与预审法官制度融合新探[J]
.理论观察,2016(10):102-104.
7
纵博.
“以审判为中心”改革中的若干诉讼证明问题探讨[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8(6):101-109.
被引量:3
8
纪福和.
审查逮捕程序诉讼化的渐进型模式[J]
.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8(3):50-59.
9
金青.
我国庭前会议制度若干问题探讨[J]
.法制与经济(中旬),2013(9):19-20.
10
牟治伟.
我国案卷移送制度下的法官预断及其对事实认定的影响[J]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2,36(6):154-165.
被引量:1
1
唐磊,吴常青,谢小剑.
反思与重构:论我国预断排除规则的构建[J]
.河北法学,2004,22(11):62-66.
被引量:1
2
胡恩飞,张兄来.
论我国法官预断排除规则的完善[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5,4(6):18-20.
被引量:1
3
吴敏,李娟.
构建我国预审法官制度的思考[J]
.法制与社会,2007(2):374-375.
被引量:4
4
熊德川.
我国刑事诉讼庭前预断排除制度的建立[J]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4(5):112-113.
5
陈光中,熊秋红.
刑事诉讼法修改刍议(上)[J]
.中国法学,1995(4):92-98.
被引量:3
6
赵信会,张朋.
论补强规则的理论依据——以英美法系的法律制度为视角[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6):136-141.
被引量:1
7
谢小剑,易千.
刑事被告人开庭陈述权探析[J]
.人民检察,2005(01S):25-26.
8
刘佑清.
“武昌举报女”走红网络[J]
.政府法制(法制参考),2010(12):34-35.
9
冯春久.
跳出移民“越移越穷”的怪圈——淅川县后移民时代发展路径之一[J]
.决策探索,2013(9):20-21.
10
徐美君.
论排除非法获得的口供[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8,25(1):25-30.
法学论坛
2004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