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国演义》中女性的自我隐匿
被引量: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三国演义》中女性群体形象概念化、类型化 ,她们只是权力争斗的工具与牺牲品 ,是忠义的标签和男性的附庸。这一缺憾既有历史题材的先天规定性 ,更是时代。
作者
李灿朝
机构地区
湖南理工学院中文系
出处
《湖南社会科学》
2004年第4期98-100,共3页
Social Sciences in Hunan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女性形象
自我隐匿
分类号
I06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5
引证文献
9
二级引证文献
2
同被引文献
35
1
王文浩.
刘备形象虚伪论析[J]
.襄樊学院学报,2008,29(7):73-76.
被引量:4
2
史玉丰,郭海玉.
昨日赤壁今又来——评电影《赤壁》[J]
.电影评介,2008(23):20-21.
被引量:1
3
陈辽.
《三国演义》决策探索[J]
.南通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0(1):19-22.
被引量:1
4
钟林斌.
《隔江斗智》杂剧与《三国志通俗演义》[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4):80-84.
被引量:3
5
王菊艳.
《三国演义》的妇女观与儒家文化[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1):95-99.
被引量:3
6
程群.
宏大叙事的缺失与复归——当代美国史学的曲折反映[J]
.史学理论研究,2005(1):51-60.
被引量:70
7
严明,顾友泽.
论《三国演义》女性观的矛盾性[J]
.明清小说研究,2001(1):137-153.
被引量:8
8
郭瑞林.
《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道德意蕴[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46-51.
被引量:8
9
吴海燕.
浅谈毛宗岗的妇女观[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3):36-37.
被引量:2
10
楚爱华.
从貂蝉形象的塑造管窥罗贯中的儒家妇女观[J]
.开封大学学报,2005,19(1):46-49.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9
1
阮宇.
论四大名著中女性人物角色的演变[J]
.新纪实,2021(2):25-27.
2
李会转.
孙夫人形象的文化解读[J]
.长城,2009(2):159-161.
3
李会转.
自觉自强求至情——吴国太、孙夫人形象的另一解读[J]
.作家,2008,0(12):139-140.
4
周颖.
漫说三国人物之“怒”[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4):95-98.
5
段江丽.
国家叙事中的性别平等——也谈毛评本《三国演义》的女性观[J]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2):110-119.
被引量:1
6
刘舸.
《三国演义》中演绎的女人命运[J]
.芒种(下半月),2014(6):117-118.
7
周启勋.
试论《三国演义》中的貂蝉[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9(4):67-71.
8
刘咏涛.
论三国文艺作品的孙夫人形象[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9(3):39-44.
被引量:1
9
唐景珏.
《三国演义》中一代“女人”的命运[J]
.作家,2014,0(09X):146-147.
二级引证文献
2
1
谭丽娜.
揆度与超越:《三国演义》的作家伦理[J]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1(6):86-91.
2
许爱珠,林奕敏.
历史祛魅与正剧新诠——论新编汉剧《夫人城》对三国记忆的重构策略[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25,46(7):10-15.
1
樊林.
自我追寻的失落——试论丁玲小说女性意识的演变[J]
.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4):67-68.
被引量:2
2
阿翔.
阿翔的诗[J]
.西湖,2016,0(3):93-95.
3
易彬.
被点燃、被隐匿的“青春”——从异文角度读解《春》及穆旦的诗歌特质[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5):138-144.
被引量:1
4
易彬.
被点燃、被隐匿的“青春”——从异文角度读解穆旦诗《春》及其诗歌特质[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6(12):162-170.
被引量:4
5
孙莉,梁雪.
守望与抗争——试析《红楼梦》作品中的女性意识[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11):11-12.
被引量:5
6
冯娟娟.
徐小斌《羽蛇》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7(2):107-108.
被引量:1
7
梁锦丽.
近代婚恋民歌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6(8):77-78.
8
谢刚.
美丑尽在情与欲之间——《金瓶梅》的文学地位和美学价值[J]
.学术论坛,2002,25(6):83-88.
被引量:3
9
张瑾,齐秀坤.
论夏洛蒂·勃朗特对女性文学出路的探索——以《教师》为例[J]
.学术交流,2003(11):169-171.
被引量:1
10
沈永英.
论虹影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女性意识和写作意义[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9):86-87.
湖南社会科学
200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