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三国演义》中一代“女人”的命运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三国演义》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以男性社会为中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充满了尖锐复杂的矛盾。女性形象在《三国演义》中只能够充当配角,历来不被人们所关注,在这部小说中,女性的地位是卑微的,然而,本文通过分析发现,一部《三国演义》,既演绎了一代英雄的命运,也演绎了一代女人的命运。
作者
唐景珏
机构地区
安康学院
出处
《作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09X期146-147,共2页
Writer Magazine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女人
命运
分类号
I207.413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8
参考文献
10
共引文献
3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10
1
杨林夕.
女性—符号—道德——论《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24(7):11-17.
被引量:9
2
刘宁,吴险峰.
战场上被践踏的花——浅析《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11):1-1.
被引量:5
3
曲明鑫.
浅谈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中女性形象的评批[J]
.琼州学院学报,2007,14(3):68-69.
被引量:3
4
郭瑞林.
《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及其思想道德意蕴[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2):46-51.
被引量:8
5
王菊艳.
《三国演义》的妇女观与儒家文化[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1):95-99.
被引量:3
6
李灿朝.
《三国演义》中女性的自我隐匿[J]
.湖南社会科学,2004(4):98-100.
被引量:9
7
罗譞.
从《三国演义》的女性形象塑造看叙事的意识形态本质[J]
.零陵学院学报,2004,25(1):45-48.
被引量:1
8
周晓琳.
男权话语的产物——《三国演义》女性形象论[J]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71-74.
被引量:8
9
熊笃.
从《三国演义》看传统“妇道”的变迁[J]
.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46-50.
被引量:3
10
严明,顾友泽.
论《三国演义》女性观的矛盾性[J]
.明清小说研究,2001(1):137-153.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8
1
李伟实.
貂蝉故事的来源与演变[J]
.文史知识,2002(10):66-70.
被引量:2
2
吴海燕.
浅谈毛宗岗的妇女观[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5(3):36-37.
被引量:2
3
《(三国演义研究集)》.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2月第1版.
4
《(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11月第1版.
5
《明清小说研究》第二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年12月第1版.
6
《三国演义》第六十四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7
《三国演义》第一百七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8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9
《三国演义》第五十五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10
《三国演义》第二十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11月第1版.
共引文献
35
1
阮宇.
论四大名著中女性人物角色的演变[J]
.新纪实,2021(2):25-27.
2
刘佳宏,吴侃民.
从《花间集》中女性形象的塑造看男性本位意识[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6(2):35-36.
3
杨林夕.
论《西游记》中人间国度的女性[J]
.兰州学刊,2010(2):165-169.
被引量:5
4
李会转.
孙夫人形象的文化解读[J]
.长城,2009(2):159-161.
5
李会转.
自觉自强求至情——吴国太、孙夫人形象的另一解读[J]
.作家,2008,0(12):139-140.
6
王菊艳.
《三国演义》的妇女观与儒家文化[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1):95-99.
被引量:3
7
杨林夕.
女性·符号·情欲——论《金瓶梅》中的女性形象[J]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6):52-57.
8
杨林夕.
德欲矛盾,菩萨妖魔——论明代神魔小说的女性形象[J]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0,29(4):46-50.
被引量:1
9
杨林夕.
柔肩担道义——论《三国演义》中女性崇德倾向及其文化内涵[J]
.阴山学刊,2010,23(3):45-52.
被引量:3
10
周颖.
漫说三国人物之“怒”[J]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8(4):95-98.
1
叶延滨.
“坏人”在哪?[J]
.杉乡文学,2005,0(14):31-31.
2
付永超.
《到灯塔去》:伍尔夫文本中的女性形象解读[J]
.芒种,2012(10):83-84.
3
林白,荒林,徐小斌,谭湘.
九十年代女性小说四人谈[J]
.南方文坛,1997(2):33-35.
被引量:16
4
吴莉斯.
充满诱惑的尤物悲歌——对茅盾《子夜》中女性形象的分析[J]
.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科版),2012,29(4):58-60.
被引量:1
5
甘丽.
种族冲突下的黑人女性的精神分裂[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1):48-50.
6
杨晓宇,侯铁平.
瓦解与修复——论铁凝小说中的男性形象[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21-24.
被引量:1
作家
2014年 第09X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