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对高校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根据高校攀岩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和专项特点,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攀岩运动员一般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其结果是:对专项活动水平起主要作用的身体素质特殊要求为:力量与有氧耐力、灵敏与协调、平衡以及柔韧。本研究旨在为今后的高校攀岩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提供依据。
作者
高峰
机构地区
东莞理工学院体育系
出处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第8期108-109,共2页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关键词
高校攀岩运动员
身体素质
专项运动水平
分类号
G881 [文化科学—体育训练]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93
同被引文献
44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26
参考文献
3
1
张瑛秋,甄九祥,王福文.
中国优秀少年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12):1706-1708.
被引量:28
2
吴鹏,于军.
高校攀岩运动现状与对策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25(3):117-119.
被引量:32
3
曹景伟.
我国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体能水平的有效指标及其评价模型[J]
.体育科学,1999,19(1):40-44.
被引量:36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张瑛秋,苏丕仁,祁国鹰.
对目前我国优秀少年儿童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水平综合评价的研究[J]
.体育科学,1998,18(4):49-52.
被引量:11
2
姜文凯,丁宁炜,柏卫东,郑东海,盛蕾,季师敏.
训练专一性对运动员心肺功能及无氧阈的影响[J]
.体育科学,1990,11(3):50-56.
被引量:10
3
刘慧泉,何国民,汪福宁,许梧雄.
对划船运动训练成绩的综合评价[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1994,28(3):73-75.
被引量:12
4
曹建民,张健.
极限运动(一)[J]
.中国学校体育,2002,21(1):48-49.
被引量:33
5
曹建民,张健.
极限运动(二)攀岩运动[J]
.中国学校体育,2002,21(2):47-47.
被引量:20
6
张庆宝.
高校开设攀岩课程的可行性分析[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20(2):80-81.
被引量:22
7
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S].,2002.8.
8
吴焕群.乒乓球教学训练大纲[Z].国家体委,1996..
9
曾凡辉 王路德 刑文华 等.运动员科学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10
北京体育科学学会组织编写,李诚志.教练员训练指南[M]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共引文献
93
1
何雪德,金星.
江苏省女子赛艇项目突破性整体发展路径研究[J]
.体育世界,2019(12):126-128.
2
侯宇航,邓军文.
攀石运动项目在山西省太原市推广的可行性分析[J]
.体育视野,2023(15):14-16.
3
张春隆,马和太,韩春远.
我国竞技攀岩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4):77-80.
被引量:18
4
曹景伟,林琳,曹莉,孙晋海,殷立泉.
我国优秀女子公开级和轻量级赛艇运动员体能差异初探[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3):50-52.
被引量:1
5
孙福成.
田径运动体育手段化在乒乓球课堂教学中应用的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4(4):46-48.
6
徐宏波,刘小学.
高校大学生身体基本形态与攀岩运动成绩关联性的实证研究[J]
.运动,2011(16):71-73.
被引量:2
7
周亚飞,刘小学,郭晴.
浅谈高校大学生攀岩教学方法研究[J]
.运动,2012(12):83-84.
被引量:8
8
曹景伟.
中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运动员体能诊断的方法学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1999,35(9):2-9.
被引量:25
9
林琳,曹景伟,曹莉,孙晋海,殷立泉.
论体能类项目优秀运动员体能模型的理论架构[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1):78-81.
被引量:20
10
曹景伟,林琳,曹莉,孙晋海,殷立泉.
我国优秀女子赛艇公开级和轻量级运动员体能特征的比较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01,37(8):12-17.
被引量:8
同被引文献
44
1
张春隆,马和太,韩春远.
我国竞技攀岩运动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4):77-80.
被引量:18
2
王安雷.
攀岩运动在学校开展趋势初探[J]
.中国校外教育,2008(11):154-155.
被引量:4
3
周亚飞,刘小学,郭晴.
浅谈高校大学生攀岩教学方法研究[J]
.运动,2012(12):83-84.
被引量:8
4
刘建和.
技术训练中五组关系之再思考[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2,18(2):37-41.
被引量:3
5
徐剑锋.
试论体育教学循序渐进原则[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4,14(3):100-102.
被引量:3
6
云仲明.
青少年足球教学训练中的循序渐进原则[J]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11,25(4):81-82.
被引量:3
7
孙新新.
高校开设人工岩壁攀登选项课的可行性分析[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8(6):15-17.
被引量:7
8
解文杰.
全国第三届体育大会攀岩比赛评析[J]
.军事体育进修学院学报,2007,26(1):64-66.
被引量:5
9
任喜平,马楚虹.
高校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关指标的监测与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94-97.
被引量:12
10
慕煜.我国高校攀岩运动的发展历程[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7.
引证文献
11
1
李春华.
高校攀岩运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同济大学攀岩协会为例[J]
.运动精品,2017,36(12):69-70.
2
刘明星,杨文革,刘小学.
我国攀岩运动研究综述[J]
.运动,2011(10):47-48.
被引量:11
3
朱江华,战旗,刘瑾彦.
生理生化监控在攀岩运动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
.辽宁体育科技,2013,35(2):38-40.
被引量:2
4
张博.
攀岩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8):164-164.
被引量:6
5
胡娇娇.
试论攀岩运动在青少年中的勇德培育[J]
.当代体育科技,2015,5(12):97-97.
被引量:2
6
邱爱华.
攀岩训练中融入田径项目体能训练的实验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8,37(12):1088-1092.
被引量:2
7
臧卡,李晋龙,顾怡然.
体能训练对攀岩专项运动素质的影响研究[J]
.体育风尚,2021(3):275-276.
8
甘奇智,闫凤娟,甘进新,丘宇淮.
攀岩运动对引体向上技能迁移效果的探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21,29(6):53-54.
被引量:1
9
毛大雄,史伟,赵龙飞,国伟.
高校攀岩运动员肌肉耐力相关指标变化影响实验研究[J]
.体育科技,2021,42(3):29-31.
10
张辉,曹荣武,李春华,翁家银,吕季东,邵斌.
我国中小学攀岩场地和课程标准的研究[J]
.运动精品,2022,41(6):1-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26
1
侯宇航,邓军文.
攀石运动项目在山西省太原市推广的可行性分析[J]
.体育视野,2023(15):14-16.
2
白惠仁.
通渭县小学校园足球开展现状调查分析[J]
.内江科技,2022,43(7):90-91.
被引量:1
3
董豪.
浅谈河南省攀岩运动现状与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18,0(4X):98-98.
4
常旭,宋鹏威,宋利伟,邵文,牛茂源.
郑州市俱乐部攀岩运动发展现状研究[J]
.拳击与格斗,2017,0(9X):66-66.
5
张博.
攀岩运动可持续发展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8):164-164.
被引量:6
6
王语嫣,郭君.
我国竞技攀岩的特性及发展现状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13):177-178.
被引量:11
7
马雪.
贵州省桐梓县攀岩运动发展状况研究[J]
.凯里学院学报,2014,32(6):83-84.
被引量:1
8
李华帅.
攀岩初学者身体重心平衡感觉的训练[J]
.当代体育科技,2014,4(31):28-28.
9
何琳.
运动生理学常用指标在全民健身中的应用[J]
.体育世界,2015(11):134-135.
被引量:1
10
张博,叶向阳,潘旭华.
江西省竞技攀岩运动的特性及发展现状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7,25(2):22-23.
被引量:2
1
彭立刚,王小平,赵波.
少年短跑、跳跃运动员的踝关节力量柔韧性训练[J]
.中国学校体育,2002,21(5):41-42.
被引量:2
2
曾庆国.
析跆拳道运动员身体素质与专项运动水平的关系[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2):86-87.
被引量:11
3
任喜平,马楚虹.
高校攀岩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关指标的监测与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7,26(3):94-97.
被引量:12
4
程万才.
体育专业考生训练计划与范例[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1,8(1):36-42.
被引量:1
5
韩超.
福建高校健美操专项学生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
.宁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7(3):265-268.
被引量:1
6
张丹.
怎样进行跳远的身体训练[J]
.田径,2013(3):5-6.
7
朱建宇,张杰.
速度素质对跆拳道运动员专项运动水平的影响[J]
.中国教师,2008(S1).
8
陶宜林.
浅谈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J]
.青海体育科技,2005,35(1):12-14.
9
刘珂青.
普通高校篮球选修课教学比赛现状及对策的研究[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18(8):69-70.
被引量:5
10
崔光国,王洪义.
越野滑雪项目能量代谢特征与训练[J]
.冰雪运动,1995,17(2):39-40.
被引量:3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0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