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律解释的基本理念
被引量:
3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关于法律解释,在法学理论中存在各种不同的观点。在刑法学领域内,刑事古典学派与刑事实证学派对法律解释的认识大相径庭。本文试图在解释学的指导下,对法律解释的基本理念加以阐述。 一 刑事古典学派以严格限制法律解释而著称。贝卡利亚甚至否认法官对法律的解释权,指出:刑事法官根本没有解释刑事法律的权利,因为他们不是立法者。他认为,法官应当逐句适用法律,不必探询法律的精神。
作者
陈兴良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
出处
《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7-12,共6页
Law Science
关键词
法律解释
立法者
立法原意
立法意图
客观解释论
刑事古典学派
刑法解释
自由解释
传统解释学
刑事实证学派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7
同被引文献
359
引证文献
32
二级引证文献
186
参考文献
1
1
王平.
论我国刑法解释的有效性[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4,16(2):30-34.
被引量:18
二级参考文献
1
1
(美)博登海默(Bodenheimer,E.)著,邓正来,姬敬武.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华夏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17
1
王凤涛.
刑法适用解释的习惯法向度[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3):38-41.
2
陈兴良.
组织男性从事同性性交易行为之定性研究——对李宁案的分析[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13(1):119-127.
被引量:13
3
蔡军.
刑法解释的基本立场分析——从罪刑法定原则的形式性和实质性理解出发[J]
.理论月刊,2006(9):99-102.
被引量:5
4
刘清华,韦丽婧.
财产型犯罪中财物的界定[J]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9(3):50-53.
被引量:4
5
舒洪水,贾宇.
刑法解释论纲[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5):22-31.
被引量:17
6
王政勋.
范畴理论与刑法解释立场[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9,27(6):26-37.
被引量:12
7
羊震,陈洪转.
现代社会对刑法解释论的追问[J]
.法律适用,2010(8):23-27.
被引量:3
8
屈钰.
刑法解释的目标选择——主观解释论之提倡[J]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0(4):34-38.
被引量:1
9
赵运锋.
刑法解释立场:在形式主义与现实主义之间[J]
.东方法学,2011(4):140-148.
被引量:5
10
聂立泽,庄劲.
从“主客间性”到“主体间性”的刑法解释观[J]
.法学,2011(9):61-73.
被引量:14
同被引文献
359
1
周啸天.
立法技术、价值关照及现实影响:《刑法修正案(十一)》的理论透视[J]
.师大法学,2020(2):3-27.
被引量:2
2
王海明.
人道新探[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7,23(2):1-16.
被引量:4
3
王夏昊.
法律方法论视角下的司法能动性及其界限[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1):107-112.
被引量:7
4
刘学智.
司法能动性的价值功能与限度——司法能动主义中国本土化之思考[J]
.山东法官培训学院学报,2007,23(3):60-64.
被引量:15
5
布迪厄,强世功.
法律的力量——迈向司法场域的社会学[J]
.北大法律评论,1999(2):496-545.
被引量:113
6
张明楷.
立法解释的疑问——以刑法立法解释为中心[J]
.清华法学,2007,1(1):19-36.
被引量:56
7
陈斯喜.
论立法解释制度的是与非及其他[J]
.中国法学,1998(3):63-70.
被引量:55
8
葛洪义,陈年冰.
法的普遍性、确定性、合理性辩析——兼论当代中国立法和法理学的使命[J]
.法学研究,1997,19(5):78-86.
被引量:69
9
苏力.
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J]
.中国社会科学,1997(4):11-32.
被引量:300
10
韩大元,张翔.
试论宪法解释的客观性与主观性[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9,21(6):38-45.
被引量:25
引证文献
32
1
侯启舞.
渎职罪中的徇私概念问题探讨[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3):48-50.
被引量:3
2
张苏.
刑法目的视阈下的刑法解释[J]
.东方法学,2010(6):89-98.
被引量:6
3
黄维智.
挪用公款罪罪状考评——一起抵押国有土地使用证案引发的思考[J]
.法学,2005(6):95-102.
被引量:1
4
蒋熙辉.
刑法解释限度论[J]
.法学研究,2005,27(4):114-121.
被引量:48
5
何秉松,杨艳霞.
论刑法解释观[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7(5):166-170.
被引量:11
6
肖文,朱千里.
论刑法适用中道德评价因素的考量[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6,8(3):49-54.
被引量:2
7
项谷,张菁.
抢劫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新探——以最高法院《两抢意见》与上海市《“两抢一盗”意见》为视角[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06,21(6):120-126.
被引量:1
8
黄奇中.
论宪政维度的刑法解释目标观[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6):99-105.
被引量:3
9
徐光华.
刑法解释立场的历史考察——主观解释论之提倡[J]
.河北法学,2008,26(2):118-121.
被引量:12
10
黄奇中.
论刑法解释的客观性[J]
.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24(11):71-74.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86
1
舒登维.
网络犯罪刑法解释立场抉择及边界研究[J]
.政法学刊,2022,39(1):19-28.
被引量:2
2
王星译.
论刑事诉讼法教义学研究的范式回归[J]
.刑事法评论,2018(1):82-107.
被引量:1
3
俞小海.
刑法同类解释规则:一个反思性的证立[J]
.新疆社会科学,2022(4):141-152.
被引量:3
4
董成惠.
敢问社科法学路在何方——读苏力教授《中国法学研究格局的流变》的困惑[J]
.湘江法律评论,2022(1):45-64.
5
段磊.
党内法规解释制度活跃性困局的消解及其发展[J]
.现代法治研究,2019(3):21-30.
被引量:7
6
卢俊安.
意图是制定法解释的核心吗?——对交流意图论的批判性检视[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6):204-220.
被引量:1
7
马寅翔.
规范保护目的与构成要件解释[J]
.中外法学,2021(2):425-445.
被引量:34
8
任静.
刑法解释的目标归属与向度选择[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2(4):62-68.
9
金鸿浩.
网络黑灰色产业链的犯罪特征与治理对策优化[J]
.刑法论丛,2021(4):1-33.
被引量:4
10
李明见,李山河.
公职的不可谋私利性:影响力贿赂犯罪的法益[J]
.刑法论丛,2021(1):324-351.
被引量:1
1
李喜和.
公安民警执法自由观探析[J]
.法制与经济,2007,16(10X):79-80.
2
袁远.
论贿赂犯罪对象的本质和表现形式——以罪刑法定原则和客观解释论为核心展开[J]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3(1):71-73.
3
周赟.
法律解释(学)的理据、概念及价值[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28(4):32-39.
被引量:7
4
陈振一.
现代法治实现的制度条件解构[J]
.学术交流,2005(11):54-56.
被引量:1
5
朱昌波,史丹如.
论非法经营罪的现实冲突与完善[J]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64-69.
被引量:7
6
李蕊.
刑法解释若干问题探讨[J]
.中州大学学报,2008,25(5):17-19.
7
张辉.
我国实行刑事和解的公正性讨论[J]
.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10,14(11):113-113.
8
高晓飞.
期待可能性理论中国化的困境与出路[J]
.人民检察,2010(5):14-18.
被引量:7
9
王琳琳.
客观解释论对我国刑法解释的影响[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16(3):8-11.
10
苏彩霞.
遗弃罪之新诠释[J]
.法律科学,2001,19(1):110-117.
被引量:18
法学
1995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