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北齐的文化
被引量: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北齐高氏之鲜卑化为人所共知,乃颜之推必历砥柱之险东奔北齐,至齐亡后仍内齐外周者,实缘北齐社会经济文化之优于北周,读《隋书·地理志》便可证实,而陈寅恪先生所述隋唐制度之多承北齐不承北周,据此亦可得合理解释。
作者
黄永年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出处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4年第4期30-34,共5页
关键词
北齐文化
北周文化
颜之推
陈寅恪
分类号
K239.2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3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45
同被引文献
113
1
李朝阳.
咸阳市郊清理一座北朝墓[J]
.考古与文物,1998(1):95-95.
被引量:10
2
张子英.
河北磁县北齐元良墓[J]
.考古,1997(3):33-39.
被引量:35
3
王昌富.
商州市北周、隋代墓葬清理简报[J]
.考古与文物,1997(4):3-7.
被引量:5
4
陈述.
汉儿汉子说[J]
.社会科学战线,1986(1):290-297.
被引量:11
5
韩明祥,赵镇平,仓小义.
济南市马家庄北齐墓[J]
.文物,1985(10):42-48.
被引量:48
6
夏名采.
益都北齐石室墓线刻画像[J]
.文物,1985(10):49-54.
被引量:55
7
韩兆民.
宁夏固原北周李贤夫妇墓发掘简报[J]
.文物,1985(11):1-20.
被引量:127
8
河北磁县讲武城古墓清理简报[J]
.考古,1959(1):24-26.
被引量:21
9
杨富斗.
山西曲沃县秦村发现的北魏墓[J]
.考古,1959(1):43-44.
被引量:13
10
冯先铭.
河北磁县贾璧村隋青瓷窑址初探[J]
.考古,1959(10):546-548.
被引量:21
引证文献
10
1
钱龙,马军.
东魏北齐的汉化形势[J]
.沧桑,2007,0(5):19-20.
被引量:4
2
李梅田.
北齐墓葬文化因素分析——以邺城、晋阳为中心[J]
.中原文物,2004(4):59-65.
被引量:15
3
李梅田.
北齐墓葬文化论析[J]
.中国历史文物,2004(6):59-68.
被引量:9
4
李梅田.
北朝墓室画像的区域性研究[J]
.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3):75-103.
被引量:13
5
黄寿成.
从中枢决策机构看北齐北周的汉化[J]
.文史哲,2010(3):67-77.
被引量:3
6
智宇晖.
唐代太原军国应制文创作的繁荣及原因[J]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6):69-72.
被引量:1
7
杨栋娟,吴洪琳.
北齐“汉儿”等语境下的华夏认同建构[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3):82-87.
被引量:1
8
黄寿成.
再论北周政权未实施九品中正制[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5):115-121.
9
魏雪涛.
东魏北齐文林集团的“倡优”角色研究[J]
.地域文化研究,2023(3):132-139.
被引量:1
10
李梅田.
关中地区魏晋北朝墓葬文化因素分析[J]
.考古与文物,2004(2):64-69.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45
1
高嘉谊.
固原地区北周三墓壁画研究[J]
.形象史学,2020(1):231-254.
被引量:1
2
王新迎.
从石景山古代墓葬看北京城市历史变迁[J]
.首都博物馆论丛,2023(1):34-38.
3
李皓.
中古陇西辛氏的地缘历史嬗变——以墓志所见族茔迁徙为线索[J]
.碑林集刊,2018,0(1):90-98.
4
武夏.
晋阳北齐中低级官吏土洞墓研究[J]
.边疆考古研究,2022(1):208-224.
被引量:1
5
李梅田.
从洛阳到邺城——北朝墓室画像及象征意义的转变[J]
.考古与文物,2006(2):65-72.
被引量:7
6
倪润安.
北魏盛乐时代至平城时代墓葬的发现与研究[J]
.文物世界,2009(6):39-46.
被引量:3
7
马旭东,李斯娜.
近十年北魏墓葬研究综述[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2):59-64.
被引量:3
8
马晓丽,崔明德.
对拓跋鲜卑及北朝汉化问题的总体考察[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2,22(1):1-17.
被引量:9
9
小林仁,李娜.
中国北齐随葬陶俑两大样式的形成及其意义[J]
.文物世界,2012(1):42-54.
被引量:9
10
董雪迎.
山西地区北朝墓室画像的发展演变[J]
.文物世界,2012(4):32-36.
被引量:3
1
袁泽君.
赤造“汉版十八圈”铜币[J]
.收藏,2010(12):106-107.
2
张岂之.
王国维、陈寅恪的学术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史学[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10(1):1-12.
被引量:3
3
田雨.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陈寅恪的史学成就[J]
.历史教学问题,1999(2):9-13.
4
窦葳.
《史记·田儋列传》校史札记[J]
.兰台世界(下旬),2012(12):22-23.
5
李学忠.
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四十周年[J]
.大江南北,2016,0(1):48-48.
6
何晓鹏.
四川何以救中国[J]
.看历史,2009(5):130-135.
7
孙风云.
东北人民抗日斗争砥柱综论[J]
.北方论丛,1992,0(2):100-105.
被引量:1
8
袁亦梦.
抗日统一战线的中流砥柱周恩来[J]
.文史精华,1996,0(8):4-12.
9
侯霞.
解读康有为《题三门》诗碑[J]
.中原文物,2015(3):125-126.
被引量:1
10
庄严.
中华民族的先锋 抗日战争的砥柱——中国共产党在杭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J]
.资料通讯,2005(9):1-7.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