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汉儿汉子说
被引量:
11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汉语习称人曰子,每于民族名下缀“子”字,不论是文字或口语里,常常会遇到有“苗子”、“蛮子”、“番子”、“鞑子”等这类词,独于汉族自身,不常以汉子称说,可是又非绝无此目,只是意义不同。所以也不能以自称、他称作解释。旧时代,在一般中、上层里,特别在知识界,用“汉子”这个词,会感觉卤俗失雅,缙绅先生不言之。现代汉语里,对这个词的使用,意义上有发展、有变化。
作者
陈述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1986年第1期290-297,共8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现代汉语
中原汉人
民族偏见
汉族
契丹
南北朝
北齐
口语
匈奴
国号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5
引证文献
11
二级引证文献
34
同被引文献
95
1
柴芃.
“中州名汉”考——中古时期的地域问题[J]
.中国史研究,2021(1):21-34.
被引量:1
2
金朝的民族政策与民族歧视[J]
.历史研究,1996(3):54-69.
被引量:29
3
何德章.
北魏国号与正统问题[J]
.历史研究,1992(3):113-125.
被引量:77
4
范文澜.
试论中国自秦汉时成为统一国家的原因[J]
.历史研究,1954(3):15-25.
被引量:67
5
刘浦江.
说“汉人”──辽金时代民族融合的一个侧面[J]
.民族研究,1998(6):57-65.
被引量:24
6
张博泉.
论金代文化发展的特点[J]
.社会科学战线,1986(1):304-310.
被引量:15
7
伯颜.
金朝之汉人与南人[J]
.社会科学辑刊,1985(1):131-131.
被引量:1
8
贾敬颜.
“汉人”考[J]
.中国社会科学,1985(6):99-109.
被引量:22
9
贾敬颜,洪俊.
关系成吉思汗历史的几个问题[J]
.社会科学辑刊,1981(3):84-89.
被引量:5
10
贾敬颜.
纠军问题刍议[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7(1):6-15.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11
1
孙伯君.
胡汉对音和古代北方汉语[J]
.语言研究,2005,25(1):66-72.
被引量:4
2
雷虹霁.
汉文化形成时期的多样性与区域性特点——以汉代历史文献为中心的考察[J]
.南都学坛(南阳师范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报),2009,29(4):11-17.
被引量:1
3
马天杰.
“女汉子”小考[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5(4):153-154.
被引量:4
4
仝卓.
“女汉子”词义源流探析[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5(6):30-32.
被引量:3
5
杨晓春.
元末高丽人记载中的中国北方社会——读《老乞大》中“汉儿”相关内容札记[J]
.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2):69-77.
被引量:1
6
杨栋娟,吴洪琳.
北齐“汉儿”等语境下的华夏认同建构[J]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3(3):82-87.
被引量:1
7
苏航.
“汉儿”歧视与“胡姓”赐与——论北朝的权利边界与族类边界[J]
.民族研究,2018(1):92-109.
被引量:8
8
刘迎胜.
“汉人八种”新解--读陈寅恪《元代汉人译名考》[J]
.西北民族研究,2020,0(1):44-61.
被引量:8
9
孔维京.
赵翼《廿二史劄记》金代“汉人”“南人”说厘正[J]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8(1):126-134.
10
卢修龙.
君主赐国姓——在辽汉人身份重塑与辽朝中后期政治秩序构建[J]
.宋史研究论丛,2021(2):400-408.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34
1
高红娜.
解读“女汉子”[J]
.作家天地,2020(13):28-29.
2
胡小鹏.
元代族群认知的演变——以“色目人”为中心[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59(6):109-118.
被引量:3
3
沈卫荣.
陈寅恪与佛教和西域语文学研究[J]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1):1-14.
被引量:4
4
聂鸿音.
“女真”译音考[J]
.宁夏社会科学,2011(5):77-80.
被引量:1
5
路萌莉.
《史记·货殖列传》近十年研究综述[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4,29(18):54-62.
被引量:3
6
王丹,李玉华.
小学女童的性别角色教育分析[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32(5):86-90.
被引量:1
7
刘晓萍.
“女汉子”与“女子汉”:火与冰——元语言视角的解读[J]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4):74-78.
8
彭石玉,王芷璇.
“女汉子”的涵义及其英译比较研究[J]
.外国语文研究,2018,4(4):69-75.
被引量:2
9
曹利华.
从吐鲁番出土文书中突厥语的汉字译音看6-8世纪西北方音声母之特点[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40(4):182-188.
被引量:1
10
刘迎胜.
“汉人八种”新解--读陈寅恪《元代汉人译名考》[J]
.西北民族研究,2020,0(1):44-61.
被引量:8
1
李连进.
“蛮”为古代壮族族称再考[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20(1):101-107.
被引量:1
2
丘菊贤,杨东晨.
中原汉人南徙与客家述评[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30(1):1-8.
被引量:1
3
刘春喜.
客家人的迁徙及其文化特征的形成[J]
.广西民族研究,1998(1):74-76.
被引量:3
4
野夫.
一副对联结友情[J]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上半月),2009(7):5-5.
5
周人杰.
成绩自己会说话[J]
.党的生活(江苏),2015,0(10):1-1.
6
周人杰.
“成绩自己会说话”[J]
.决策探索,2015(16):1-1.
7
伍福县.
选拔年轻干部苗子要注重潜质、悟性和气象[J]
.领导科学,2012(17):50-51.
8
陌上烟花.
我是你DE笨蛋叶廷威[J]
.快乐青春,2006(6):14-18.
9
张中政.
汉儿、签军与金朝的民族等级[J]
.社会科学辑刊,1983(3):99-102.
被引量:11
10
蒋炳钊.
论客家与当地民族诸关系[J]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42(4):106-112.
社会科学战线
1986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