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斗牛探源
被引量:
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斗牛,是苗、侗、水、布依、彝等民族人民喜爱的一项传统文化娱乐活动。 苗族最早的斗牛活动,据传始于其“吃牯脏”。古代苗民传说水牛是龙的化身,它有强悍的肌体,粗大的牛角,是苗族高贵、倔强的精神象征。于是杀水牛祭祖,一面缅怀祖先的功德,一面禳灾祈福,13年举行一次。杀牛前,往往驱牛搏斗,胜者为“王牛”。
作者
唐世林
出处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90-93,共4页
Guizhou Ethnic Studies
关键词
斗牛场
苗族
牯牛
斗牛活动
苗家
牵牛
铁炮
龙里
惠水
考场
分类号
C95 [社会学—民族学]
D633.373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7
二级引证文献
1
同被引文献
116
1
黎国韬,邱洁娴.
春牛舞与立春仪考[J]
.文化遗产,2012(1):145-151.
被引量:8
2
向柏松.
牛神崇拜[J]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0(1):43-46.
被引量:6
3
何天慧,兰却加.
论《格萨尔》与藏族牛崇拜文化[J]
.西藏研究,1998(1):91-95.
被引量:2
4
陈小波.
壮族牛崇拜出现时间的考古学考察[J]
.广西民族研究,1998(4):32-37.
被引量:8
5
卢敏飞.
壮族“牛魂节”、“祭祖节”探因[J]
.广西民族研究,1998(3):55-58.
被引量:9
6
黄润柏.
壮族“舞春牛”习俗初探[J]
.广西民族研究,1997(4):82-87.
被引量:17
7
隆名骥.
苗族风俗中的祖先崇拜[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7(2):66-70.
被引量:4
8
梁庭望.
“12”与壮侗语诸族的关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1,18(2):41-44.
被引量:2
9
刘德昌,袁定基.
论苗族鬼灵世界的现世意义[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6,17(S2):73-91.
被引量:7
10
宋兆麟.
春牛图探源[J]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93(1):104-11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7
1
何英德.
贵州苗族来源与相关问题研究[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2):46-50.
2
李晓通,冯强.
苗族斗文化活态传承的实践道路[J]
.地方文化研究,2017,5(1):53-58.
被引量:1
3
李晓通.
祖先崇拜文化催衍下的苗族奋争精神探析[J]
.边疆经济与文化,2017(7):45-47.
4
李晓通,冯强,杨文杰.
苗族竞技类体育文化传承演替状况论析[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8,34(2):94-98.
5
吴光萦.
浅论牛与苗族之关系--以黔东南州榕江县牯藏节为例[J]
.今古文创,2024(6):118-120.
6
李智萍.
民俗学视野下的中国牛文化研究综述[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25,40(1):72-79.
7
吕俊彪,刘文.
祖先记忆、牛之雄者与山地社会的整合——基于黔东南苗族斗牛习俗的田野考察[J]
.广西民族研究,2025(2):98-107.
二级引证文献
1
1
刘宇致,韦丽春,宁乐,谭文星,许康明.
融水苗族芒蒿舞体育文化研究[J]
.武术研究,2022,7(6):108-111.
1
万昌胜.
盛大的苗族牯藏节[J]
.文史天地,2000(5):69-71.
2
杨江洪,李向玉.
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处理方法冲突研究——以黔东南州凯里市周边斗牛活动为例[J]
.凯里学院学报,2011,29(5):68-71.
被引量:1
3
晓丹.
侗乡斗牛风情录[J]
.贵州民族研究,1982,2(1):113-115.
4
梦兰.
西班牙人为什么爱斗牛?[J]
.中国民族,1996,0(9):60-61.
被引量:1
5
西班牙一省明年起禁止斗牛[J]
.思想政治课教学,2010(9).
6
国画[J]
.青海社会科学,1982(2):121-121.
被引量:1
7
读者来信[J]
.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09(7):1-1.
8
宋业勇.
对待“顶牛”有三招[J]
.车间管理,2004(3):26-26.
9
黔南/人大专题调研扶贫开发工作[J]
.人大论坛,2014(5):42-42.
10
徐晓光.
“圣牯”与“牛籍”——侗族斗牛活动中的仪式与习惯法规则[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2(3):75-80.
被引量:12
贵州民族研究
1990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