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中华民族之含义及形成史的分期
被引量:
3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中华民族是本世纪初出现的称谓.最初是指中华民族的主体——汉族;辛亥革命以后,出现了包括中国少数民族的用法,并且越来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到目前,一般以中华民族作中国各民族的总称,是体现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可分割的实体,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
作者
陈连开
机构地区
中央民族大学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145-151,共7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关键词
中华民族起源
历史时期
辛亥革命
形成史
各民族
统一多民族
民族地区
中国少数民族
56个兄弟民族
独立解放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中国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518
引证文献
37
二级引证文献
320
同被引文献
518
1
李静,高恩召.
从自在、自觉到自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38-47.
被引量:38
2
王云芳.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建构:从自然生成到情感互惠[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43-52.
被引量:59
3
谭安奎.
身份政治:根源、挑战与未来[J]
.探索与争鸣,2020,0(2):99-111.
被引量:28
4
邹广文,沈丹丹.
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认同的历史生成逻辑[J]
.天津社会科学,2021(3):11-18.
被引量:20
5
杨念群.
“大一统”与“中国”“天下”观比较论纲[J]
.史学理论研究,2021(2):73-87.
被引量:39
6
郭树勇,于阳.
全球秩序观的理性转向与“新理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性基础[J]
.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4):4-32.
被引量:22
7
何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经验研究:何以必要与何以可能[J]
.西北民族研究,2023(1):5-14.
被引量:32
8
李大龙.
试论游牧王朝对“大一统”思想的继承与实践[J]
.西北民族研究,2021(2):55-69.
被引量:28
9
郝亚明.
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三个维度[J]
.西北民族研究,2021(1):12-21.
被引量:56
10
周平.
中国的人口国民化研究[J]
.政治学研究,2021(1):116-12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37
1
青觉,吴鹏.
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发展的历史逻辑与当代价值[J]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2022(2):30-48.
被引量:8
2
哈正利.
中华民族复兴与民族问题的解决[J]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2):105-108.
被引量:1
3
叶江.
对50余年前汉民族形成问题讨论的新思索[J]
.民族研究,2009(2):1-10.
被引量:13
4
高翠莲.
试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发展的阶段划分[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4(4):55-60.
被引量:12
5
彭兆荣,李春霞,葛荣玲.
游牧文化的人类学研究述评[J]
.民族学刊,2010,1(1):45-54.
被引量:10
6
蒋锐.
中俄民族问题比较研究[J]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3):26-38.
被引量:2
7
冯夏根.
论20世纪40年代罗家伦的民族理论研究[J]
.兰州学刊,2006(5):55-57.
被引量:1
8
徐杰舜,韦小鹏.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研究述评[J]
.民族研究,2008(2):84-92.
被引量:43
9
高翠莲.
民国初年中华民族自觉进程出现曲折的原因[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8(5):29-33.
被引量:1
10
黎小龙,徐难于.
“五方之民”格局与大一统国家民族地理观的形成[J]
.民族研究,2008(6):69-74.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
320
1
李静,高恩召.
从自在、自觉到自为: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逻辑[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8(4):38-47.
被引量:38
2
赵旭东,朱鸿辉.
“格”“局”之间的文化互觉——费孝通多元一体文化观与人类命运共同体[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112-119.
被引量:13
3
王丹.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多民族民间文艺视角[J]
.西北民族研究,2021(1):37-46.
被引量:25
4
马小军,虎有泽.
个体情感、民族精神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兼谈《这边风景》中个体情感[J]
.青藏高原论坛,2023,11(3):12-18.
5
张巍贾,仲益.
新时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构建理路浅探[J]
.青海民族研究,2019,0(4):7-12.
被引量:2
6
张会龙,朱碧波.
中华国家范式:民族国家理论的省思与突破[J]
.政治学研究,2021(2):43-52.
被引量:36
7
洪盛志,华宗洁.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下现代节日文化建设的逻辑机理与实践进路[J]
.广西民族研究,2024(3):72-80.
8
汪燕.
民法典时代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法规对民族习惯的认可研究[J]
.民族学刊,2023,14(4):86-95.
9
李文亮.
两汉魏晋自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隐性自觉因子探梳——以汉印汉简“归义”“率善”为语境[J]
.民族论坛,2023(1):71-81.
10
刘薇.
中国南方人口较少民族“同源共母”神话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影响[J]
.民族论坛,2022(1):68-74.
被引量:1
1
胡昌勇.
《红军为愿意同东北军联合抗日致东北军全体将士书》“誓死不作亡国奴”[J]
.瞭望,2015,0(27):16-17.
2
吴敏娜.
叶剑英与邓小平的交往和情谊[J]
.报刊荟萃,2005(10):4-9.
3
刘田夫.
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J]
.源流,2011(3):20-25.
被引量:2
4
丁杨梅.
回族形成史的考察[J]
.时代人物,2008,0(6):246-247.
5
白剑.
中华民族起源之谜[J]
.大科技(科学之谜)(A),1999,0(7):17-18.
6
袁定基.
中华民族形成史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15(6):1-5.
被引量:2
7
鹫尾祐子,单印飞.
2011年日本的战国、秦汉史研究[J]
.中国史研究动态,2013(4):82-87.
8
孙慧荣.
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J]
.科学社会主义,1995(4):31-34.
被引量:1
9
王增斌.
见证太原四千五百余年史——追寻中华文明的根与魂[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19-25.
10
王雷.
日本与张勋复辟关系之探析[J]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8,30(2):86-89.
社会科学战线
1996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