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科学性与人文性──刑法学研究的价值目标
被引量: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科学性与人文性──刑法学研究的价值目标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教授陈兴良博士我国刑法学面对世纪交会的风云,如欲无愧于时代,使刑法学理论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必然面临着双重任务:专业"食槽"的建构与人文蕴含的加重。当前我国刑法学研究虽然一片繁荣景象,但繁荣背后潜...
作者
陈兴良
机构地区
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1,共1页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
关键词
刑法学研究
人文性
刑法学理论
价值目标
刑法规范
人文科学
社会功能
案例分析
主体意识
刑法研究
分类号
D924.4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8
同被引文献
93
1
汪太贤.
论中国法治的人文基础重构[J]
.中国法学,2001(4):7-19.
被引量:60
2
季卫东.
法律解释的真谛(上)——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道路[J]
.中外法学,1998,10(6):1-16.
被引量:88
3
王寒松.
中西人文主义精神比较[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6,15(3):27-34.
被引量:6
4
周少华.
伪证罪:一个规范的语境分析[J]
.法学研究,2002,24(3):111-123.
被引量:25
5
王轶.
民法价值判断问题的实体性论证规则——以中国民法学的学术实践为背景[J]
.中国社会科学,2004(6):104-116.
被引量:410
6
张明楷.
刑法学者如何为削减死刑作贡献[J]
.当代法学,2005,19(1):3-13.
被引量:65
7
刘国利,吴镝飞.
人文主义法学引论[J]
.中国法学,2004(6):23-32.
被引量:23
8
侯学勇,张霞.
共识与论证[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1):79-82.
被引量:5
9
李秀群.
法律论证的正当性标准[J]
.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5,17(1):83-86.
被引量:6
10
舒国滢.
寻访法学的问题立场——兼谈“论题学法学”的思考方式[J]
.法学研究,2005,27(3):3-20.
被引量:154
引证文献
5
1
陈航.
刑法论证及其存在的问题[J]
.环球法律评论,2008,30(2):59-65.
被引量:4
2
魏建国.
“科学主义”对大陆法系影响的考察与反思[J]
.北方法学,2010,4(5):19-30.
被引量:7
3
魏建国.
大陆法系方法论的科学主义误区与人文主义转向[J]
.法学评论,2011,29(1):32-38.
被引量:8
4
石聚航.
刑法的人文性论要[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9(1):50-58.
被引量:4
5
杜宴林.
人文主义:现代法精神的革命性变革[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1):38-42.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28
1
萧燕,康颖秋.
论现代契约法的价值修正[J]
.法治研究,2007(10):70-74.
2
陈军芬.
论人文主义与民法的发展[J]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4):18-20.
被引量:1
3
沈寨.
问题与立场:中国法律修辞(学)研究之反思[J]
.前沿,2011(21):196-200.
被引量:2
4
孙光宁,焦宝乾.
法律体系形成后的研究转向——2011年中国法律方法论研究学术报告[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77-84.
被引量:1
5
沈寨.
中国法律修辞(学)研究之反思[J]
.北方法学,2012,6(1):32-37.
被引量:5
6
侯学勇,杨颖.
法律修辞在中国兴起的背景及其在司法审判中的作用[J]
.政法论丛,2012(4):87-94.
被引量:15
7
侯学勇.
法律修辞如何在司法中发挥作用?[J]
.浙江社会科学,2012(8):57-64.
被引量:6
8
侯学宾,姚建宗.
中国法治指数设计的思想维度[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3,31(5):3-11.
被引量:71
9
石聚航.
刑法谦抑性是如何被搁浅的?——基于定罪实践的反思性观察[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4,20(1):181-192.
被引量:74
10
徐梓程.
论当代我国法律人文精神的缺失及其构建[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11(5):74-76.
1
陈兴良.
科学性与人文性──刑法学研究的价值目标[J]
.人民检察,1995(5):59-59.
2
孙丽丽,王勇.
科学发展观之“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5):55-58.
3
陈兴良.
科学性与人文性——刑法学研究的价值目标[J]
.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1995,8(2):46-46.
4
曹俊.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J]
.才智,2014,0(2):234-234.
5
康厚德.
抗震救灾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J]
.铜仁学院学报,2008,2(6):14-17.
被引量:1
6
张建伟.
法学之殇[J]
.政法论坛,2007,25(1):154-162.
被引量:5
7
赵平.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途径探析[J]
.人民论坛(中旬刊),2013(3):52-53.
被引量:1
8
王敏.
江泽民文化思想探论[J]
.东岳论丛,2001,22(4):16-19.
9
郑忆石.
邓小平理论的方法论特色[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4,26(5):8-12.
被引量:1
10
刘跃进.
国家安全中的“国家”概念[J]
.国际论坛,2013,15(1):49-53.
被引量:13
政治与法律
1995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