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法律解释的真谛(上)——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道路
被引量:
87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司法权的行使总是以实现立法机关的意志,即法律规范为目的,而决不能受法官个人意志的丝毫影响。 ——约翰·马歇尔 法律解释有许多种可能性,作为法院判决基础的只是其中的一种,如何取舍选择当然取决于进行解释的人的主观性价值判断。……[所以]审判规范不能从法律条文中靠逻辑演绎出来,而应该通过观察和分析现实的社会关系去归纳之。
作者
季卫东
机构地区
日本神户大学法学部
出处
《中外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1-16,共16页
Peking University Law Journal
关键词
法律解释学
哈贝玛斯
法律规范
实用法学
法律思考
德沃金
正当化
批判法学
法官
法律推理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330
同被引文献
1237
引证文献
87
二级引证文献
964
参考文献
3
1
苏力.
解释的难题:对几种法律文本解释方法的追问[J]
.中国社会科学,1997(4):11-32.
被引量:297
2
沈宗灵.
论法律解释[J]
.中国法学,1993(6):57-64.
被引量:39
3
梁慧星.民法解释学[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
共引文献
330
1
石聚航.
行为规范与裁判规范分离下法定犯的限缩方案[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6):20-36.
被引量:1
2
陈金钊.
返回拟制探寻法思维的逻辑起点[J]
.学术月刊,2021(1):117-129.
被引量:8
3
张培铮.
网络暴力自诉案件的公安协助取证制度形成逻辑与理性反思[J]
.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24,36(1):51-67.
4
王彬.
司法裁决中的政策考量——以后果主义为分析视角[J]
.民间法,2023(1):11-20.
被引量:1
5
王若朴.
法律解释客观性的逻辑证成与实现路径[J]
.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22,20(4):29-34.
6
刘雷.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裁判的路径研究——基于实证分析的整全性考量[J]
.法律方法,2021,27(2):205-225.
被引量:5
7
余圣琪.
数据不正当竞争纠纷的司法裁判方法[J]
.法律方法,2021,27(1):436-448.
8
纪康.
构成要件解释中的利益衡量[J]
.法律方法,2021,27(1):194-206.
9
戴津伟.
法律解释方法的思维要素构造及其协调应用研究[J]
.法律方法,2020,26(3).
被引量:5
10
杨铜铜.
论体系解释规则的运用展开[J]
.法律方法,2020,26(2):190-206.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1237
1
李娜.
“连带”或“独立”:混合共同担保人之间法律关系辨析——以《民法典》第392条、第518条为分析对象[J]
.社会科学家,2022(9):113-120.
被引量:5
2
刘征峰.
论身份关系与财产变动公示的体系牵连[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4,30(2):84-103.
被引量:3
3
张兰兰.
作为权衡方法的比例原则[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22,28(3):187-205.
被引量:43
4
李帅,刘亦艾.
伊利程序性司法审查理论的逻辑谬误及其原因分析[J]
.人权研究(辑刊),2019(2):76-103.
被引量:1
5
张凇纶.
“违约方解除权”的再证成与省思[J]
.求是学刊,2022,49(5):122-131.
被引量:3
6
崔建远.
补论混合共同担保人相互间不享有追偿权[J]
.清华法学,2021,15(1):5-14.
被引量:28
7
刘承韪.
论违约方解除合同规则写入民法典之必要与可行[J]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20(3):37-46.
被引量:32
8
贺剑.
担保人内部追偿权之向死而生一个法律和经济分析[J]
.中外法学,2021(1):102-124.
被引量:31
9
彭诚信,吴越.
混合担保人内部追偿权否定论证成——兼评“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13条[J]
.南京社会科学,2021(7):75-85.
被引量:8
10
刘凯湘.
混合共同担保内部追偿权之否定[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29-39.
被引量:12
引证文献
87
1
梁苏琴.
刑事指导性案例中的法律论证[J]
.法律方法,2021,27(4):247-264.
被引量:1
2
刘亦艾.
论法律的确定性、妥当性与交谈合理性——评《法律解释学》“法律确定性问题”部分[J]
.法律方法,2021(3):272-293.
3
郑鹤瑜.
论我国刑法司法解释之弊端[J]
.西部法学评论,2006(1):42-44.
被引量:3
4
侯学勇.
法律解释方法的证立功能与司法能动主义[J]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13(1):113-120.
被引量:5
5
肖晖.
论公开性是现代判决理由的本质特征[J]
.北大法律评论,2001,2(2):402-429.
被引量:7
6
朱千里.
论刑法解释的合理性审查[J]
.法律适用,2010(5):12-17.
被引量:3
7
焦宝乾.
法律论证理论的兴起及其思想背景[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9(4):42-45.
被引量:4
8
田成有,李来孺.
重构还是超越:法律解释的客观性探询——以德沃金和波斯纳的法律解释论为主[J]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3,9(1):57-63.
被引量:14
9
黄松有.
司法解释权:理论逻辑与制度建构[J]
.中国法学,2005(2):3-14.
被引量:40
10
徐阳.
形式正义的合理诉求——对死刑复核程序意义的两种角度分析[J]
.当代法学,2005,19(3):81-85.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
964
1
丁建峰.
律师职业伦理的中国之“道”——基于公共理性与中国文化的探寻[J]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2019(2):3-22.
被引量:1
2
胡铭,宋灵珊.
“人工+智能”:司法智能化改革的基本逻辑[J]
.浙江学刊,2021(2):12-23.
被引量:30
3
刘永林,刘玉娟.
民办高校举办者变更政策:演变历程、实践困境和优化策略[J]
.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21,21(5):8-15.
被引量:2
4
吉冠浩.
指导案例视角下网络黑灰产犯罪罪量的司法证明[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1(1):55-71.
被引量:12
5
罗维鹏.
信息网络犯罪案件海量证据的类比分析——从涉众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数额认定展开[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2):90-106.
被引量:13
6
纵博.
刑事诉讼司法解释条款的效力问题[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2(6):107-124.
被引量:2
7
高通.
网络犯罪证明中的综合认定方法[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3):81-93.
被引量:12
8
韩振文.
智能时代法官预判确定性的功用、契机及其困境[J]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23,38(2):73-85.
被引量:1
9
郝士铭,张乐宁,刘冠宇.
婚姻法变迁、婚姻门槛摩擦失衡与青少年犯罪[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1(1).
被引量:1
10
黄贺琪.
2019年核心期刊大数据、人工智能类科技法论文盘点分析[J]
.中财法律评论,2020(1):345-364.
被引量:1
1
陈金钊.
法律解释学的转向与实用法学的第三条道路(上)[J]
.法学评论,2002,20(1):12-18.
被引量:21
2
陈金钊.
法律解释学的转向与实用法学的第三条道路(下)[J]
.法学评论,2002,20(2):14-22.
被引量:19
3
季卫东.
法律解释的真谛(下)——探索实用法学的第三道路[J]
.中外法学,1999,11(1):1-12.
被引量:26
4
魏怡然.
析批判的国际法研究方法[J]
.学习月刊,2010(4):45-46.
被引量:3
5
齐素.
试论口供的认定[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13(4):20-23.
被引量:1
6
真田芳宪,华夏.
比较法的方法与今日的课题[J]
.比较法研究,1993,7(3):302-320.
被引量:6
7
林海.
自由之钟:大法官约翰·马歇尔[J]
.江淮法治,2015,0(22):18-19.
8
陈金钊.
论审判规范[J]
.比较法研究,1999,13(Z1):335-348.
被引量:40
9
王刚.
“扳命”三郎,走出高墙“扳”来三千万[J]
.公安月刊,2003,0(10):61-63.
10
日本21世纪面临的任务与挑战[J]
.国外社会科学,1996(2):89-89.
中外法学
1998年 第6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