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即、便、就”的历时关系
被引量:
3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即、便、就”的历时关系李宗江作为虚词,“即”、“便”、“就”共有以下几个相同的意义:1.表示短时间内发生,相当于“马上”、“立即”。例如:①昔有国王,产生一女,唤医语言:“为我与药,立使长大。”医师答曰:“我与良药,能使即大。”(百喻经32页)②张...
作者
李宗江
机构地区
河南洛阳解放军外语学院中文系
出处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5-30,共6页
Linguistic Research
关键词
“就”
近代汉语语法
时间副词
人民文学出版社
《史记》
《世说新语》
中华书局
资料汇编
逻辑关系
《金瓶梅词话》
分类号
H13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91
引证文献
33
二级引证文献
51
同被引文献
191
1
朱丽师.
国内外小句整合研究述评[J]
.外国语,2021,44(2):109-120.
被引量:5
2
李桂蘭,吴福祥.
漢語南方方言多功能詞"正"的語義演变[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0(1):217-228.
被引量:1
3
易正中.
副词“就”的基本义及语法化[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6):79-80.
被引量:7
4
王光全.
也论“一 X 就 Y”结构[J]
.汉语学报,2005(3):13-19.
被引量:16
5
戴昭铭.
弱化、促化、虚化和语法化——吴方言中一种重要的演变现象[J]
.汉语学报,2004(2):26-34.
被引量:19
6
汪如东.
助词“就是了(就是)”的语法化及相关结构研究[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2(2):60-65.
被引量:7
7
封传兵.
“即”的语法化[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3):66-68.
被引量:1
8
沈家煊.
实词虚化的机制──《演化而来的语法》评介[J]
.当代语言学,1998(3):41-46.
被引量:513
9
殷志平.
动词前成分“一”的探讨[J]
.中国语文,1999(2):116-121.
被引量:45
10
冯胜利.
论汉语的“自然音步”[J]
.中国语文,1998(1):40-47.
被引量:235
引证文献
33
1
冯军伟.
句末语气词“就是”的语气类型——兼论词汇语义的语义滞留对虚化中语气词语气类型的影响[J]
.语言与翻译,2021(1):50-59.
2
汪維輝.
詞彙的語體差異及其分析——以一篇五代公文爲例[J]
.汉语史学报,2022(1):44-80.
3
姚琳.
由“立”组成的短时类时间副词的演化[J]
.南开语言学刊,2006(1):75-81.
被引量:2
4
张玲.
副词“差(一)点儿”溯源[J]
.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9(5):50-53.
被引量:2
5
沈敏,郭珊珊.
现代汉语短时类副词研究述评[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09(4):27-29.
被引量:2
6
韩栋.
“即便”的词汇化初探[J]
.衡水学院学报,2009,11(2):66-68.
被引量:1
7
陈颖.
“即”的语义分化及语法功能历时演变[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2):122-124.
被引量:4
8
周滢照,陈丽.
假设连词“即”的产生和发展[J]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4):59-61.
9
金桂桃.
《近代汉语连词》读后[J]
.长江学术,2011(4):166-168.
10
金桂桃.
“数+V_1(+而)+V_2”式动量表示法的发展演变[J]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3,34(3):68-76.
二级引证文献
51
1
冯军伟.
句末语气词“就是”的语气类型——兼论词汇语义的语义滞留对虚化中语气词语气类型的影响[J]
.语言与翻译,2021(1):50-59.
2
高彦梅,任小华.
回声评价的互动功能[J]
.语言学研究,2023(1):40-56.
被引量:1
3
韦志刚,洪波.
小句整合视角下条件句“只要P,就Q”的演变研究[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1(1):165-178.
被引量:2
4
李宇凤.
交际互动中“X就X”的言语行为功能[J]
.语言研究集刊,2020(1):112-127.
被引量:1
5
王燕.
互动视角下负面评价构式“X就X”的语用规约化考察[J]
.国际汉语文化研究,2022(1):151-163.
被引量:1
6
郝轶鸣.
试论“既”与“即”的异同及其虚化过程[J]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5(6):38-39.
7
路利.
“赶快类”短时副词的语义语用问题[J]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12(7):36-37.
8
王昭庆.
现代汉语逆转类语气副词的多向性语义启发[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11):164-166.
9
王静.
“立时”、“立刻”的词汇化及辨析[J]
.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4,0(12):8-10.
10
陈全静.
“立即、旋即、迅即”的词汇化及辨析[J]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2014(8):146-150.
被引量:1
1
王鸣阳.
我看“中医”[J]
.语文新圃,2007(5):21-22.
2
李文山.
论现代汉语中的三个“还有”--兼论共时材料中的语法化[J]
.汉语学习,2008(5):55-61.
被引量:6
3
陈丹.
论汉字性质复杂的原因兼谈汉字的性质[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1(3):62-65.
4
姜仁涛.
周绍良《百喻经译注》词语释义失当举隅[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4):80-85.
5
谢采地.
笑是最好的良药[J]
.英语画刊(中级),2017,0(5):69-69.
6
袁荣儿.
外国影视作品——促进外语学习良性循环的一剂良药[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07(3):66-66.
7
丁丹丹.
概念整合理论对言语幽默的阐释力——以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为例[J]
.海外英语,2013(20):159-160.
8
诊断书写中存在哪些问题?[J]
.中华医学写作杂志,2003,10(18):1673-1673.
9
邓慧爱.
《百喻经》中“尽”“悉皆”等副词研究[J]
.绥化学院学报,2010,30(2):116-117.
被引量:1
10
谭勇民.
南北朝代词“他”“身”“许”简议[J]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9(2):19-21.
语文研究
1997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