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元人杂剧的本色派和文采派
被引量: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阶級形势、社会风尚的不同,文学上也必然反映出不同的风貌。特別是不同历史时期所流行的文学作品,如所謂唐詩、宋詞、元曲,它們先后之間虽有其承传关系。
作者
王季思
出处
《学术研究》
1964年第3期73-90,共18页
Academic Research
关键词
关汉卿
杂剧
本色派
现实主义作家
王实甫
石君宝
作品
郑光祖
本色当行
郑廷玉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99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同被引文献
99
1
董上德.
论元杂剧的文体特点[J]
.戏剧艺术,1998(3):63-69.
被引量:9
2
张耀杰.
《窦娥冤》与《还魂记》的宗教观念[J]
.民族艺术,1998(1):134-143.
被引量:1
3
曲家源.
元代水浒杂剧非《水浒传》来源考辨[J]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13(2):60-67.
被引量:3
4
钟林斌.
乔吉散曲与柳永词之比较研究[J]
.社会科学辑刊,1995(2):132-137.
被引量:1
5
李昌集.
戏曲写作与戏曲体演变——古代戏曲史一个冷视角探论[J]
.文艺理论研究,2014(6):104-129.
被引量:8
6
谷曙光,傅怡静.
论石君宝杂剧《秋胡戏妻》对前代相同题材各文体的承传创变[J]
.民族文学研究,2005,23(2):106-111.
被引量:8
7
周晓琳.
从《窦娥冤》看中国古典悲剧的民族特征[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11-14.
被引量:7
8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59.109.
9
贾三强.论元杂剧的本色派[C]∥东亚汉学研究学会会刊东亚汉学研究——第二届东亚汉学研讨会论文集.2011.
10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五·词曲[M].北京:中华书局, 1958:640.
引证文献
13
1
张立敏.
石君宝元杂剧“本色”特征下的女性塑造——基于《秋胡戏妻》《曲江池》《紫云亭》的分析[J]
.山西能源学院学报,2022,35(6):76-78.
2
刘廷乾.
元杂剧本色当行辨[J]
.文学遗产,2002(4):86-97.
被引量:2
3
张淼.
论元曲家乔吉的心态特征[J]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1):90-93.
4
贾三强.
论元杂剧的案头派[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11,31(6):31-38.
5
陈娟娟.
20世纪以来的元代水浒戏研究[J]
.艺术百家,2012,28(6):194-198.
6
贾三强.
论元杂剧的本色派[J]
.西部学刊,2015(12):22-27.
被引量:3
7
冯健民.
“行”“戾”之争及其对戏曲本质的追索——兼论戏曲艺术史观[J]
.艺术百家,2016,32(1):193-198.
被引量:1
8
王亚伟.
全真道与马致远神仙道化剧的情节建构[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4(1):183-188.
被引量:1
9
黄静枫.
“戏改”对“十七年”时期戏曲史学人视野和观念的影响[J]
.文艺研究,2018,0(10):89-101.
被引量:1
10
王跃平.
窦娥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多元解读[J]
.黑河学刊,2019(3):53-55.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姚昌炳.
古代戏曲理论中的“自然”观探寻[J]
.景德镇高专学报,2010,25(1):33-35.
被引量:1
2
曾怡静.
舞台化妆艺术漫谈[J]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0(5):99-99.
3
王跃平.
窦娥人物形象及社会意义多元解读[J]
.黑河学刊,2019(3):53-55.
被引量:2
4
卜令芳.
“本色当行”--从诗词到戏曲的审美流变[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24(1):51-54.
被引量:2
5
赵欢.
从马致远作品看元代大都文人的隐逸文化[J]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19(2):125-128.
被引量:2
6
王丹.
从窦娥冤看男权社会中的女性命运[J]
.汉字文化,2020(12):44-46.
7
胡子琪.
道德悲剧视角下《窦娥冤》的新解[J]
.今古文创,2020(22):33-34.
被引量:1
8
王小慧.
从“诗”到“剧”:“本色”的演变[J]
.戏剧之家,2022(14):22-24.
9
兰博.
书籍与民间文化的交互——以甘肃省图书馆藏秦腔《火焰山》对《西游记》接受为例[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6(3):63-67.
10
张聪,赵晓红.
20世纪50年代黄梅戏成熟因素探析——以《天仙配》《女驸马》为考察对象[J]
.戏剧文学,2024(7):42-49.
被引量:2
1
许祥麟.
汤显祖与本色说[J]
.天津师大学报,1986,6(1):77-79.
被引量:1
2
张大新.
“关郑白马”之“郑”考[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0(3):94-96.
被引量:3
3
王星琦.
关于元杂剧分期问题的再探索[J]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99-105.
被引量:1
4
李修生.
白仁甫及其创作[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6):49-55.
被引量:6
5
李勤印.
“本色当行”辨[J]
.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4):25-30.
被引量:2
6
徐定宝.
略论郑光祖和他的《倩女离魂》[J]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85,15(2):24-28.
被引量:2
7
孔繁信.
试论清初的散曲创作[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11(4):55-60.
8
吴承学.
中国古代文体风格学的历史发展[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33(1):101-109.
被引量:9
9
王毅.
李玉的生平及其剧作的艺术特色[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1,8(2):38-45.
10
任全高.
论元曲家郑廷玉的杂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J]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2(2):37-41.
被引量:1
学术研究
1964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